(课题动态)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分享会

少年强成长学校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对信息素养的重视,人们开始注重程序设计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有相关文件明确指出,要在中小学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3月30日,人工智能编程课题组成员林丽君老师在萍乡市信息素养提升培训班中,对学校特色编程课程开展的系列活动进行了经验分享。&nbsp;</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近两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芦溪镇中心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青少儿科学技术教育,力求孩子全面优质均衡发展,经过多年的沉淀,我校“人工智能编程”课程已取得一定成效,已在3-6年级全面开设“人工智能编程”课程,此项课程也已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当中。</p> <p class="ql-block">●聚集工作创新,建设编程教师队伍●</p> <p class="ql-block">1.建设编程教师团队。由我校优秀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携手,成立一支教学教研一体的授课团队,为开展编程课程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2.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引导与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及线上研讨等活动,对全体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编程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聚合工作资源,加大课程开展力度●</p> <p class="ql-block">1.学生参赛硕果累累</p><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芦溪县第一届青少年编程追梦营活动正式启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共有十余名同学获得荣誉,并有1名学生获得了深圳嘉年华的参赛资格;2020年11月,3名学生代表参加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决赛,设计的《校门口斑马线智能协警机器人》获得全国小学组二等奖的喜人佳绩。这又是我校编程课程的一次成功尝试。</p> <p class="ql-block">2.课题研究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编程团队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依托labplus编程软件 开展初级人工智能编程实践与研究》成功立项为省信息技术“十三五”规划课题。2021年3月,编程团队又一次提交申报书,《农村小学开展labplus人工智能编程实践与研究》成功立项为“十四五”规划课题。</p> <p class="ql-block">3.编程课堂落地生花</p><p class="ql-block"> 自2019年9月,我校就正式启动编程社团,选定五年级一个班级进行试点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课堂模式初具成效。2021年初,正式在3-6年级全面推广,由信息技术教师授课,编程团队现正着手准备编程教材的编写。</p> <p class="ql-block">●我校编程校本课程开发●</p> <p class="ql-block">1. 以项目引领, 注重问题分析、解决</p><p class="ql-block"> 不孤立地教编程, 一开始就让学生把抽象和实现“自动化”的编程结合起来, 这也是我们校本教材的总原则。编程只是实现问题“自动化”解决的一个部分, 学生通过了解项目中提出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始就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分析问题、规划制定解决方案, 并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来衡量方案的可行性, 然后再着手实现。</p> <p class="ql-block">2. 以Labplus为载体, 降低编程准入门槛</p><p class="ql-block">(1) 可视化编程。相比现在六年级信息技术中学习的LOGO语言, 其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学生记忆命令行, 使用者可以不认识英文单词, 也可以不会使用键盘。其构成程序的命令和参数通过积木形状的模块来实现, 用鼠标拖动模块到程序编辑栏就可以轻松实现程序编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与编写代码的语法没有太大的关系。Labplus正是这样一款可视化的, 忽略命令行代码的编程软件, 不需要学生去记忆枯燥乏味的命令行, 为学生最终实现编程大大降低了门槛。</p><p class="ql-block">(2) 支持的硬件。掌控板结合了硬件传感器, 使编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电脑屏幕, 而是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外部设备, 拓展了Labplus的可编程应用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 以STEAM为课程框架, 拓展学生视野</p><p class="ql-block"> STEAM (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 教育五个学科跨界结合, 打破常规了学科界限。在编写编程教育校本课程时, 我们也考虑把这些领域的项目有序地放到一起, 以此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个领域的问题、知识, 激发其兴趣爱好。STEAM教育注重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它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 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选择与STEAM教育相关领域的项目, 并且与现实生活结合, 我们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 设计了如下表的课程目录。</p> <p class="ql-block">●专家点评及建议●</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校本课程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扬,同时专家还为我们的课程还提出了几点建议,专家提出做校本课程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作为编程教育的校本教材选择时,要注重程序设计相关知识点的合理分布。(2) 校本教材有涉及到steam,那么项目要具有跨学科特性、拓展性。(3) 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基础, 遵循编程学习的一般规律。(4) 在内容的编排上, 要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5) 编程教育解决问题时要制定标准化流程,便于教学和操作。学生学会从碰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标准化处理流程以及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即解决问题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我们课题组将以此分享会为契机,多渠道学习,吸取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集大家的智慧和才干,脚踏实地抓教学,组织教学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人工智能的编程能力,多总结教学经验,编写出更符合学校实情的人工智能校本课程,让我们学校人工智能编程课程开展得更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来自于2021省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展Labplus人工智能编程实践与研究》供稿:林丽君 编辑:徐海荣 审稿:王苗 彭亮</p>

编程

课程

校本

学生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我校

解决问题

课题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