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对数学文化教学和单元统整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课堂质量。3月30日,坊前镇数学教师们热情洋溢,谦虚好学,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下有幸参与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新概念”教研研讨会</p> 《认识几分之一》 <p class="ql-block">首先是宋晓彦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多次让学生动手体验。学生通过折-折、涂- -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宋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一折1/2和用不同的方法折出1/4,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p> 《分数的意义》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是尹程娇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尹老师开始时从学生学情出发,短短的一句“你对分数有哪些了解?”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既找准了起点,又调动了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准备“起跑”。研究分数的意义时,尹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放手让学生创造出学生自己喜欢的分数,根据学生创造的千变万化的分数,教师的有效引导,师生共同合作,精彩地生成了什么是分数的意义,巧妙地突破了第二个重难点。</p><p class="ql-block">尹老师对课堂的巧妙预设,让学生既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又不脱离课本知识的架构。整个课堂是学生学习智慧和教师教学智慧的碰撞,同时让在场师生们享受着数学知识从生活化生成到数学化的美妙过程。</p> 《小数的初步认识》 <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课陈峰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陈老师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p> 《小数的意义》 <p class="ql-block">第四节课,是王文静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上课开始王老师让孩子找找0.1在哪里。利用“数形结合”探究小数的意义,更加清晰。并打通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对比、推理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进一步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让生动手找找,画画比0.1更小的小数。并对课上学生的出色表现给予表扬,并建议加强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学生之间互动。王老师在教学中还充分挖掘数学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小数的起源和发展,感受到我国数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名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课堂的构思和设计、课堂的把握与调控,让大家收获满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将继续行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努力把最扎实有效的课堂带给孩子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