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洋溢着盎然的生机,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对数学文化教学意义的理解,探索基于数学文化的“数概念”教学策略与方法,2021年3月30日至31日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数概念”教学研讨会隆重举行,蓬莱区第三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居云端进行线上学习与教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会前刘主任精心细致做好学习安排,各教研组有针对性地观看名师观摩课,分工录制视频,整理实录。</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会由专家引领,内容丰富,既有省级优秀教师课例展示,又有专家成果汇报,开展教学研究,彰显数学文化之韵。</p>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p class="ql-block"> 30日上午是4节课的课例展示,分别是《认识几分之一》,《分数的意义》,《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四节课构成了数概念的一个教学系列,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的渗透,观摩以后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宋晓彦老师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宋老师在课堂借助操作的体验来支撑学生数学抽象的过程,构建出分数的概念。在整节课中,老师带领学生经历操作的体验、直观表达、语言符号的抽象的过程,重温了分数的形成过程,真正达到了聚焦于数学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的高度。数学文化微视频的加入引导学生对分数追根溯源,让孩子真正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尹程娇教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尹老师以目标为导向,层层推进,确认学生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尹老师从之前学习的几分之一入手,由一个或一些物体都可看作一个整体归纳出单位“1”的概念,要通过圈一圈、画一画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最后借助数轴,通过数一数认识了分数单位。老师利用转化思想把分数的意义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直观化,利用数轴将分数、整数和小数巧妙的结合,让学生在迁移类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分数也是数出来的,创造同分母分数其实就是将分数单位叠加的过程,有效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是陈峰教师执教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中,陈老师立足数学文化,从生活出发,借助人民币帮助学生认识一位小数,借助正方形纸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教师重视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画、读的过程,提高数感。陈老师课堂轻松愉悦,让人丝毫不会有“课的束缚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收获到更多思维成长的喜悦,对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节是王文静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王老师通过平均分一张正方形纸片,让学生用分一分、画一画的方法找到0.1,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接着追问学生0.01、0.001可以怎样表示,通过迁移类推让学生更加明白小数的意义。教师以“一”为中心,将计数单位向两个方向的无限延伸,沟通了整数和小数的联系,渗透了极限思想。小数发展史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让数学文化浸润着学生的心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展示课过后,我们聆听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教授的专家报告。曹教授分别从数学文化、数学史融入教学、数学与生活、科技、人文艺术以及数学游戏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曹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数学文化要实际融入小学数学,改变数学教育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倾向,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深入到数学的精神层面,从而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让我们的数学有“味”,有“灵魂”;借助数学文化,让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花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数学文化视角下的分数、小数概念分析”是由刘秀玲、孟敏、郑珊珊三位老师进行汇报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刘秀玲老师从教材分析和教学实施两方面对数学文化视角下的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二个部分郑敏老师从分数发展的历史概况、“历史序”、“教材序”、“心理序”和“教学序”五个部分对基于数学史的分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三部分郑珊珊老师从小数发展的历史概况、教材呈现顺序和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思考三个方面对基于数学史的小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p> <p class="ql-block"> 基于大观念的小学数学“数概念”的课例研究是由冯胜男、赵瑞、杨霞三位老师进行分享的。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大观念的简介、小学阶段数概念的大观念、基于大观念的课例分析和基于大观念的课例研究框架。在分享大观念的简介的同时还分享了大观念的四个寻找策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会议的最后,省小学数学教研员徐云鸿老师做了题为《创新,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的总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徐老师从“什么是创新”“为什么创新”“怎样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徐老师认为:创新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有广度、有深度的思考,并把这种意识作为日常习惯贯穿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徐老师还谈到了大概念在数学教学上的应用,在大概念相互联结的整体结构下,数学的概念、知识、法则就构成了连贯整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最后,徐老师对全省小数人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教师应该由以前以教为主的专家,向以学为主的专家转变。</p><p class="ql-block"><br></p> 道因术而立,术因道而显 <p class="ql-block"> 我校数学教研团队的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其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认真观看倾听、仔细记录,积极交流,将自己的点滴收获进行细致地研讨。</p> 学而思则明,思而行则远 <p class="ql-block"> 为期两天的“省教学研讨会”培训结束了,通过培训,老师们的理论得到了提升,积淀了知识,增长了技艺,这一页页笔记和一篇篇反思正印证着他们学习的热情和进步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观摩学习,老师们都对小学数学“数学文化”及“数概念”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层面的升华,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在今后的日子里,每一位教师将潜心探索和实践,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数学文化研究而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