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了培养孩子们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特放假三天,现将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p> 放假时间安排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3日(周六)—4月5日(周一)放假,共3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清明节</span></p> 清明节由来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p><p class="ql-block">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注意事项</span></p> 文明祭祀 <p class="ql-block">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倡导文明节俭的祭祀,也能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深切怀念。</p><p class="ql-block"> 建议用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寄托哀思、祭奠先祖,弘扬社会新风气。</p> 安全踏青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外出踏青时,注意预防花粉过敏;游玩时,拒绝危险举动,确保人身安全。</p> 卫生健康 <p class="ql-block"> 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参加适当的户外锻炼时,增强体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p> 疫情防控 <p class="ql-block"> 放假期间,仍要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假期不远游或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家庭成员外出要佩戴好口罩,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不到人群密集处聚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p> 其他安全 <p class="ql-block"> 饮食安全。讲究饮食卫生,严把“进口”关,不购买或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的食品,食用水果应清洗、削皮,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p><p class="ql-block"> 交通安全。外出时,切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p><p class="ql-block"> 防火安全。加强防火安全教育,不准玩火,注意用电、用水安全。</p><p class="ql-block"> 防溺水。做好预防溺水的教育,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p> <p class="ql-block"> 最后,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祖的实际行动,共同打造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