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湖上采薪春复春,养蚕常见茧丝新。老蚕不识人间事,犹趁东风了此身。”</p> 课程背景 <p>1.历史文化传承</p><p> 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我们认为我们有责任、有必要去重拾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相应的蚕桑主题课程,让孩子们从蚕桑文化课程中汲取营养,学习成长。</p><p>2. 基于课程研究的需要</p><p> 为了贯彻落实“七个一”,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我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班本课程的研发中成为我班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密蚕桑”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正全面推进实践研发中。</p> 课程设置 <p> 我们将蚕桑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选定课程内容,形成序列化的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研发和实践活动。</p> 第一阶段:生命历程 <p>(预设课程内容:养蚕、观察、学文、探究)</p> <p> 从一颗颗小小的蚕卵开始,让孩子们亲身经历蚕宝宝的生命历程。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调查与实践。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桑树的种植方法,学会辨别桑叶,学会交往与合作懂得珍爱生命。</p> <p> 为了让学生全天候观察蚕宝宝,孩子们将蚕卵带回家,在家里也能和蚕宝宝亲密接触。</p> <p> 孩子们细心观察、及时记录,把蚕宝宝每天的生长变化绘制成“养蚕日志”,把蚕宝宝每天的长度,蜕变时间和吃食、排泄情况都记录在册。</p> <p>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 第二阶段:文化传承 <p> 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服饰</p> <p> 研究丝绸之路我们还绘编了电子小报。</p> <p>正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p> <p> 由桑蚕到缫丝到织锦,这个过程蕴含的科学与发明,是值得中国人骄傲和传承的。丝绸的发明曾经代表了东方文明的绚烂、高贵、华彩、美丽,让全世界倾倒,古罗马崇拜丝绸,把中国叫做丝国。丝绸和丝绸之路几千年来都是中国的文明标杆和标志。</p><p> 我们研究蚕桑,还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