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日记(082)钗头凤伴游沈园

李识石

<p class="ql-block"><b> 钗 头 凤 伴 游 沈 园</b></p><p class="ql-block"><b> ——李俊杰</b></p><p class="ql-block"><b> 二零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下午,自鲁迅故居乘乌蓬船,行二十分钟后,到达绍兴的另一名胜古迹沈园,继续游览拜观。</b></p><p class="ql-block"><b> 该园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系宋代著名园林,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又名“沈氏园”,是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园林,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一派江南风情,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 沈园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钗头凤碑、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b></p><p class="ql-block"><b> 沈园堪谓爱情之园,在这里曾经演绎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原配夫人唐婉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陆游(1125年—1209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唐婉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一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婚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但是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陆游的母亲经常责骂唐琬。罪名为多情善感,整天腻歪,影响发育,不会生育,逼迫二人离散。无奈中,唐氏后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陆游见人感事,忆及往日的美满姻缘,不得久长,遂乘醉吟诵《钗头凤》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极言"离索"之痛。词曰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唐琬见而和之,情意益加凄绝,词曰: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此后不久,哀恨而终。后陆游又数度访沈园,赋诗抒怀,悼念亡灵,如: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又如: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1208年陆游去世的前一年,八十有四的放翁,再次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是陆游对唐婉的最后哀念,第二年,便追随著唐琬去了另一个世界。</b></p><p class="ql-block"><b> 在对陆游唐婉悲欢离合爱情故事的默念中,拜赏了钗头凤石刻,务观堂,半壁亭,孤鹤亭等景点,对放翁的家国情怀,更加肃然起敬,对沈园深厚的文化底蕴,赞叹不已。深感慕名而来的沈园之游,不虚此行,收获满满!堪谓:辛丑季春游沈园,钗头凤碑呈眼前。妙词哀婉颂鈡情,棒打鸳鸯恨千年。小园由此名八方,历代墨客赐宏篇。楼船夜雪瓜洲渡,亘古男儿一务观。</b></p> <p class="ql-block"><b>陆游唐婉“钗头凤”碑,词中的红酥手,系绍兴的一种点心食品。</b></p> <p class="ql-block"><b>半壁亭,指陆游一生念念不忘的南宋半壁江山。</b></p> <p class="ql-block"><b>领袖毛泽东书陆游词: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b></p> <p class="ql-block"><b>沈园内的务观堂。</b></p> <b>书法释文:辛丑季春游沈园,钗头凤碑呈眼前。妙词相和诉衷情,棒打鸳鸯憾千年。小园由此名八方,墨客幽怨扬四面。楼船夜雪瓜洲渡,亘古男儿一务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