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引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的改善,孩子们参加劳动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相对减少;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很多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习惯。为改变这种现象,弘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传播正能量,我们组织中队开展了劳动育人活动。</p> <p class="ql-block"> 思想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通过主题队会,向孩子讲解劳动的重要性。一个一个关于劳动的故事,让其重要性在孩子们心里扎了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集体劳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孩子们来到开心农场,拔拔草,施施肥;来到花坛里,浇浇水,松松土;看到整齐小菜园,充满生机的花圃,孩子们不仅仅流了汗,也收获了成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理自立的自觉性。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用品自己整理,自己房间的卫生自己打扫,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更加直观的让孩子们认识到了劳动最光荣。</p> <p class="ql-block"> 家校合育,拓展劳动教育效果。通过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支持,激励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帮父母拖拖地,刷刷碗,在劳动中体验父母的辛苦,从而学会吃苦,学会感恩。</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劳动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劳动的技能,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学生的情操也在劳动中得到了熏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