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空巢老人做裸体模特,交往24岁女友,子女说:死了都不会帮你收尸!

不可能错过你

<p class="ql-block">这几天,两位老年裸模上了热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叫王肃中,90岁,四川人,从业10余年。</p> 一个叫李继胜,93岁,河南人,从业10余年。 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交集,然而当<strong>“全裸”、“高龄”、“模特”</strong>等敏感的标签都集合在两个人身上时,奇妙的共识发生了:“能被社会关注,就感觉没白活,会一直做下去,做到99。”事实上,当“裸模”在很多人看起来是没有体面的,而且很容易和色情挂钩。只是对于已经“体面”过的王肃中和李继胜来说,比起“等死”,这反而没什么大不了的。<strong>体面的活着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体面的让人看到活着。</strong>先来说说王肃中的故事。<h3> 王肃中是一位很普通的独居老人,每个月有700块的低保,这几年补贴一直在涨,生活勉强过得去。2012 年末,王肃中很偶然地来到四川师范大学里的一间画室闲逛,看到学生正在进行人体素描。 恰巧,模特经纪人瞧见他,便试探着问:“你想不想干?”活了大半辈子,头一次听到,有人给83岁的老头介绍工作,王肃中很是惊讶,也很激动,二话不说答应了对方。 画室也很爽快,给王肃中开了一天一百块的工资。不过裸模这个活,要比王肃中想象的难得多。<h3> 只要有了工作安排,王肃中就得在 6 点起床,辗转至少一个多小时的公共交通,来到院校画室。 一节人体绘画课时长为 45 分钟,每次工作得上 6 至 8 节课。这意味着,除了中午饭点和中途休息的时间,他都得在画室里保持姿势不变超过 5 小时,最常见的是端坐、侧躺或站立。<h3> 老人很实在,只要到岗位,就尽力配合老师同学的安排,不多说半句累话。<h3> 学生们也乐于“用”王肃中。每当画室到了休息时间时,师生们还会给他打水,到了饭点还会给老人买来盒饭。 然而,王肃中子女们却认为这是件十分“丢人”的事,在得知父亲做人体模特后,三个子女一致反对。 他们认为老人都这把年纪了,还拿着一副残败的身躯当人体模特,是个不要脸的人。甚至还因为此事,叫上其他包括子女、孙辈在内的所有近亲,与他断绝关系:“死了也不会给你收尸。”当然,活着的时候,子女也不是多孝顺。 所以王肃中很不明白,<strong>“我是光荣的,我不欠哪个,我不跟哪个借,我不去骗人家。”“他们不孝顺就算了,我有我的理想,我怎么就不能追求社会的发展?”</strong>王肃中说的社会的发展,是做裸模后看到的一则新闻:“1971 年,毛主席就说中国可以搞人体(绘画),在 89 年底 90 年初,《成都日报》天天登人体素描。”<h3> 毛主席都说了这是艺术,自己自然也不会丢人。于是王肃中不再顾及外界的指点,成了“成都年龄最大的职业裸模”。 10年里,以他身体为原型的艺术作品超过千幅。而其中,他最欣赏的是一张出自 8 年前一位学生之手的水粉画。还记得当时,他特意从成都坐火车到绵阳,给学生画了整整一天。 画中,他赤身坐在灰白色的台子上,右手托着腮帮子,若有其思地凝望着面前的花枝。无论是骨骼线条还是色彩明暗,都是他喜欢的样子。<h3> 在王肃中奔波在家和画室的时候,另一名高龄裸模李继胜已经“熬走”了广州美术学院三任院长。和王肃中相比,李继胜原本就是美院学生笔下的“肖像画”。 彼时李继胜从河南来到广州谋生,没事就在北亭一带转悠,捡些废品卖钱,后来遇到一名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 这名学生觉得李继胜的外形适合做人体肖像,建议他去当写生模特。<h3> 李继胜这才知道,原来社会上还有专门花钱请人坐着的。此后,老李就开始了自己的“模特”生涯,而之所以做裸模也是因为:刚开始他们只是给我画头部,这个挣得少,一次才几块钱。过了没多久,美院的老师就问我要不要做‘人体模特’,就是不穿衣服给学生画,这个钱给得多一些。 一开始,李继胜也不太习惯脱衣服,后来也想明白了,“我老了,画人体课脱个衣服也没啥啊,两三岁的小孩子也都是光着屁股跑着玩呢!” 看到很多美院老师留着胡子和长发,老李也开始有样学样地留起须发。“搞艺术的不都是这样嘛,咱也赶一回时髦。” 后来头发太长了,老李就自己挽成发髻。标志性的须发也成为他的“招牌”。课多的时候,李继胜一周要去5天,美院还专门为他提供了宿舍。 不过最近几年由于宿舍楼拆迁,老李搬到了大学城一带居住。“这里很有生活气息。”虽然去学校有点远,但一个月两三百元的房租让老李觉得“挺划算”。从业到现在,李继胜也记不清被人画过多少次了。 不过一些学生经常会去看他,给他带些礼物,带的最多的,就是关于他的画册。李继胜也很喜欢收集有关他一切的相关报道和图片。 “我去小洲村逛时,看到里面的很多画室都有我的像,还有木刻的、雕塑的。”如今93岁的李继胜身体依然很好,来广州这么久也很少生病,眼不花、耳不聋,每天雷打不动地抽一包烟、喝半斤二锅头,还要出去散步溜达半天。<h3> 这些年里,曾有一位媒体人专程去采访过他们。彼时这位媒体人想用“贡献”、“艺术”、“财富”、“梦想”这样的词汇去勾画两位老人的一生,但想来想去,最终作罢:“刚开始以为他们去当裸模是生活所迫或者喜欢艺术,但后来我感觉,他们人生注定是这样的,哪怕不是现在的状态,也会变成其他的模样,做出那些大胆的选择,这是中国空巢老人现象导致的一条必经之路。”<br></br>确实,所有的原因和目的,在年近半百的两个老人身上,已经掀不起一丝波澜。或者说,当一个空巢老人决定成为裸模,只是余生的一种新奇的活法。 就像对王肃中来说,做裸模前,他是一名手艺精湛的裁缝,开过成都第一家专门服务于“异形”人群的服装店,还收过数百名徒弟。 他一直干到退休才宣布关门。“这几十年,没让家人吃过什么苦,这是我最骄傲的事……”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裁缝这个行当迅速落寞,大家仿佛也不需要他了。而后父母去世,妻子抑郁自杀,子女改嫁、成家。也不再来往,王肃中感到了深深的孤独。 在72岁那年,他去了趟布店,用自己的手艺给自己做了一套寿衣。他不愿意因为年龄,而成为拖累子女的累赘。独自准备好一切,去等待着不知何时到来的死亡。 他从来没有怪罪过子女,因为他觉得中国的老人,都是这么过的,也都是“孤独的死去”。只是没想到,据《2018年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及重点疾病报告》,2018年四川男性人均期望寿命为74.34岁。王肃中多活了十多年,也意味着孤独了十多年。 今年过年前,王肃中提了两桶油去徒弟家串门,在地铁的电梯上没踩稳摔下来,头朝下脚朝上的姿势,幸运的是一位工作人员及时从后面抱住了他。而他走这么久,费这么大劲,只是为了告诉徒弟一件事:一位共同认识的旧友去世了。王肃中也找过老伴,准确的说,那个女人看上了王肃中的钱,主动找的王肃中。 王肃中在这个女人身上花了将近10万元。先是拿出3万8千元替女方买了社保,又拿了一万多给对方的儿子去云南旅游。后来,女方说汽车明年可能要限购了,最好先把车买了。王肃中又拿出几万块给她,让她添置买车。钱花光,人就跑了。“她就是个骗子。”王肃中说,这件事之后,加上自己年纪也大了,就不再找老伴了。虽然孤身一人,王肃中仍然保持着极规律的生活。 在家里,把房间打扫干净,出门前会把自己收拾干净,没课的日子,六七点起床洗漱,泡浓茶,吃完饭散散步,八点睡觉。 王肃中很喜欢做菜,一个小时,他就能倒腾出三个菜:白菜肉丸汤、五花肉红烧豆腐、蒸腊肉香肠,包括解冻、切菜备料和烹饪。人老了,好多欲望都没了。现在我的开销不高,一个月水电费100多,物管100多,房租398,加起来 600元,一个人生活,舒服得很。<h3> 李继胜的经历,虽然比王肃中丰富一些,但同样过的孤独。“我是49年当的兵,53年复员。当时是在运输团,后来到了朝鲜做卫生院护士,参加过抗美援朝志愿军”。 复员后,李继胜在老家的大队和公社当会计,娶了媳妇,陆续生了5个儿子和3个女儿。“现如今孙子都抱娃娃了。”但因为他曾经自己生产鼠药,不幸中毒,落下了后遗症,导致记不清孙子的名字,干不了重活,被家人嫌弃。李继胜觉得,既然在家待着也没有太大意思,就想出来走走,看看这个世界,“至少也不白活一回。”“我原来是打算去海南岛看一看,结果走到了广州就留了下来,一住就是十几年。” 李继胜说,每次出门坐车,他都会带齐自己的退伍证、残疾证和老年证。“公交车免票,坐火车半票。”这些政策他烂熟于心。在李继胜走红后,凤凰卫视、《东方时空》、春节联欢晚会都曾邀请过他,国外导演也找他拍片。 这些年的“成就”在李继胜看来,都是拜他这个名字所赐。“你不‘迷信’不行,我的名字最早叫‘李继盛’,是茂盛的盛,叫了几年也没‘茂盛’起来。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就改成了圣人的圣,也没啥变化。来到广州之后,我改为胜利的胜。这一‘仗’才算是打胜利了!” 做裸模的日子里,李继胜学会了用手机、电脑,还交了一个24岁的女朋友,平时还会帮着老家的亲戚在广州找工作。 虽然很难以置信,但媒体对此事确实有过报道。 只是,这么多年,他从没回过老家,家里人也很少给他打过电话。<br></br>他说他不愿回去,因为孩子们都不要他。“回去就知道跟我要钱,有钱的时候当亲生父母,没钱的时候就不要爹妈了。” 其实李继胜做裸模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了一些钱,除了给家里盖了两层楼,还资助几个孙子上大学。直到5年前,老伴去世后,李继胜不再往家寄钱,子女们也不再愿意养他。儿媳妇对李继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在家待着也没事做,赶紧回去广州当模特吧。”<h3> 如今,王肃中和李继胜因为年龄的缘故,模特课也少了起来,没课的时候,两个人就去溜达。一个往四川以西,一个往广州以东。事迹传开后,有网友被老人的艺术理想打动,指责儿女冷漠。 也有为老人的敬业精神疯狂打 call 的美术从业者。 有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空巢老人的状态。 但无论是褒是贬,这些是非对错似乎对老人已然不重要了。“我今年90岁了,以前过了很多好日子,如果将来有一天,真要孤独老死,我也能接受,何况,还给艺术做了贡献。” <p class="ql-block">王肃中和李继朝也许真的会“脱到”99岁,为艺术献身,为自己正名,活的很酷,很酷,很酷。但同样,他们也是一面镜子,如果有可能,还是不希望老年人“裸奔”,<b>“至少,要需要他们。”</b>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王肃中曾说,“我想给像我一样的空巢老人立个榜样,找到自己的乐趣,不成为社会的负担。”而根据统计,2000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p> <p class="ql-block">一个老人可能会有许多种消遣孤独的方式,但没有一种是“生活”。</p><p class="ql-block">毕竟,他们有的是时间,缺的也是时间。</p><p class="ql-block">大多数独居老人,都是在孤独中煎熬着,直到无声无息地离去。</p><p class="ql-block">更可怕的是:</p><p class="ql-block">都说养儿防老,我们这代人恰好同时扮演了这两个角色。</p><p class="ql-block">正如前浪和后浪的更迭,精准切中当下现实的代际鸿沟,在大时代齿轮飞速转动下,一代人有一代人寻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无法交集,尽是孤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