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石听风,踏青梁野

梅园梦呓

<p class="ql-block">我最崇尚的山是梁野群山,我最向往的风景是古母石听风,我最怀恋的情景是和你一起爬山的日子。</p><p class="ql-block">三十几年来,古母石一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变幻。可是,不知是什么缘由,美好的愿望一直只是愿望,从青年到知天命之年,无数次的亲近梁野山,却没有一次能如愿地吻石听风古母石。</p><p class="ql-block">记忆的潮水如开闸的洪流奔泻前行……</p> <p class="ql-block">我记起了我的第一次亲近梁野山。那是1979年的暑假,我和十来个高中女同学一起,第一次攀爬梁野山、古母顶。她们都是当时县良种场职工的女儿,十五六岁,正是爱幻想、爱冒险的年龄,一人提议,大家响应,当然也热情地邀我同行。在那个年代,我对梁野山、古母石一无所知,但当有人问我去不去时,也许是与山、石的一种缘分,也许是好奇心使然,我欣然答应一同前往。可是,由于都是第一次去,只能一边问路,一边前行。恰在好玩的年龄,把玩一潭清泉,戏水忘情;观赏一丛野花,欢呼再三;追逐一群小鸟,喧闹不已——就在这样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太阳躲在了西山后面,天幕已悄悄拉开,渐渐地,我们已经看不见路了。</p><p class="ql-block">惊慌,犹如夜的魔鬼,在一步步地靠近我们。两个初中的小妹用哭声伴着大家跌跌撞撞往山下摸爬 ,还好,有一两个老成点的,一边安慰小的,一边鼓励大的,总算在晚上八点左右迎见了举着火把来寻找我们的家长,并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家中。</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一次失败的梁野山之行,也许,三分之一的路程都没能走到,还被家长们当成了笑谈,给我兴奋的渴望浇了一盆冷水。可是,奇怪的是,遗憾反而激起了我的登山之兴、攀石之愿。从此,我才开始了与梁野山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本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起初是开始利用假期有意识地查阅县志等资料,了解有关梁野山、古母石的一些介绍和传说。读到清康熙三十八年重纂《武平县志·方舆志》载:“……梁野山在邑治东三十五里,险峻迭出,绝顶有白莲池。昔乡民采茗,误至一岩,见门垂龙须草,蒙披而入,内有佛像、经帙、钟磬,幢盖如新。再往迷路。”又载“唐开元中,福僧持铁钵驻三峰。大历中,僧灵悟驻此。自后岩芜。顶有古母石,大数丈,一石载之,登者见百里”。这才了解到有关古母石的来历,方知古母石就在梁野山最高山峰,古母顶石也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同时还第一次接触了定光古佛的神奇传说。又看到资料记载“在梁野山人的心目中,古母石是凛然正气的化身,令那些奸佞小人心惊胆战,更令善良百姓顶礼膜拜。它不仅饱经风霜,耐得寂寞,而且一身正气,高洁无邪,威武不屈,一代一代向世人张扬着梁野大山和山中百姓的这种性格和品行。”</p><p class="ql-block">接着,慢慢的,我生出了对梁野山的向往,对古母石的景仰。一心想找机会重登梁野山,听风古母石。甚至后来几十年间也不曾化淡攀爬梁野山、登上古母石的渴望。可是,虽然对梁野大山心向往之,对古母大石情有独钟,却连续几年都没有机会再次攀爬此山,一登石顶。</p> <p class="ql-block">大概是我和梁野山的情未了,机会开始青睐我了:</p><p class="ql-block">三年之后的1982年,我大学毕业恰好分配在中堡中学任教,得知消息的第一感觉就是庆幸自己离梁野山近了!</p><p class="ql-block">可是,距离的接近并没有成就我的登山之愿!从82至84年,我和同事学生朋友家人连续三年计划或行动,但是登上梁野山顶的愿望却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没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本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之后的几十年里,因为结婚生子,工作调动,我离梁野山古母石越来越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梁野山,我从文字中读出了你的雄奇巍峨,气势磅礴;古母石,我从传说中体味到你的神奇广博,深情款款。多年来我向往着你!我曾经领略你那充满着粗犷剽悍而又神奇莫测的野性之美,多年来我倾心于你!可是,纵然你被称为“梁野仙山”,纵然你千峰竞秀,万壑争鸣;纵然你奇山异石,流泉飞瀑;纵然你风景宜人,野趣盎然,你并没有张开胸怀拥抱我呀!古母石啊,我要何时才能登顶览胜,吻石听风呢!</p> <p class="ql-block">心中的梁野山啊,脑中的古母石……</p><p class="ql-block">几十年之后,再次激起我的登山之愿的,是儿子在高三毕业那年暑假和他的同学们的登山照片,他们在古母石旁留下的勃发英姿感染了我,也又一次燃起了我心中珍藏已久的登山顶之火。以致我年年都在盼着有机会和知己三五或亲朋数人再攀梁野山,亲吻古母石……</p> <p class="ql-block">机会终于来了!今年的清明节,天清气新,正是踏青好时节,老友夫妇忽发雅兴,邀我们同车郊游。我建议大家同行爬梁野山,最后大家意见一致。噢耶!我终于要在魂牵梦萦几十年后再次亲近梁野山,攀爬古母石,以实现我的夙愿了!</p><p class="ql-block">因为曾经从不同的登山路线上山,都是无功而返,这次我接受了亲戚的邀请和安排,选择了可以先坐车到山脚的中堡——大绩线路。我们一早从县城出发,开车往中堡——大绩——坑头——沙背,直到水泥路的尽头,才开始徒步上山。</p> <h3>一路上,远看大山被浓雾遮蔽,朦胧奇幻;近处则薄雾飘飞,似青烟缭绕;满眼的绿叶招展,杜鹃烂漫;到处是高大的乔木夹杂着密密麻麻的灌木丛,山谷及背阴处也时不时闪现一片碧绿苍翠的毛竹林。恰逢春花吐蕊的时节,满山满坡,高高低低,都是各色花儿,大大小小,挨挨挤挤,香气浓郁,迷醉着我们。虽已不再年轻,没能身轻似燕,但个个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试想:久在凡尘间,浸在俗务中,突然置身仙山妙境里,能不飘飘欲仙,犹如庄周化蝶吗?三五朋友就是在这般美好的景致中边攀山路边海聊,才刚十点就来到梁山寺了。</h3> <h3>到得梁山寺,这寺早经重新修缮,比起几十年前宽敞气派多了!</h3><div><br></div><h3>还记得以前看过的资料,梁野山寺也叫白云寺,寺中供奉定光古佛像。定光古佛是客家人的保护神,百姓虔诚信仰。千百年来,有关定光古佛的神奇传说,在我们闽西客家流传甚广,包括岩前狮岩等地均有不少地方供奉佛像。不过据我所知,家乡老人们总是认为梁野山白云寺的定光古佛最灵验,所以尽管山高路远,寺庙也几经毁兴,却一直香火旺盛,甚至可以说是名震闽粤赣边呢!</h3><h3><br></h3> <h3>在寺殿旁稍事休息,用清凉的山泉水洗去灰尘汗渍,不忘喝几口沁人心脾的仙泉。环视眼前风光,看那庙前的白莲池也已清理整修,但见池中绿水莹莹,碧波荡漾,周围一片安祥明静,恬然亮泽,让人不知不觉就宁静安然下来。<br></h3><div>抬眼眺望寺门对面山头也令我们心旷神怡:只见绿影婆娑间,丛丛簇簇,粉紫满坡的应时杜鹃,随风飘舞,似在招引我们继续上行。</div> <h3>歇好喝足,继续登山。越往上越空旷,流云飘逸,春风涤荡,忽然忆起“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霓,咏而归。”虽然我们眼前没有沂水可浴,不过站在这高山之巅,也很有那种“风乎舞霓”的意境哦😊</h3><div><br></div><h3>眼前逐渐不见了高大乔木与竹林,代之以稀疏的矮松和一些灌木、野草,山路上丛丛簇簇,满眼都是粉的紫的杜鹃,有的开得正热烈,有的已经灿烂过头了。</h3> <p class="ql-block">记忆深处我只欣赏红杜鹃,也许是小时候听来的关于杜鹃啼血的故事在影响着我,还是一曲《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的歌词在左右着我?我从网络上看到的一些照片分明有鲜红的杜鹃啊!遗憾的是,本次登山除了粉色或偶尔一簇紫色的,就是没看见一朵红色的。</p> <h3>(本图片来自网络)</h3><h3>当然,这点小小的遗憾并没让我失望多久,想到几十年的心愿马上就要实现了,我和朋友们仿佛回到青春年少之时,于此情此景中,或大声惊呼,恨不得揽花入怀;或童心再现,择满枝鲜花合影……</h3> <h3>美好的景致催生力量,近午12点,我们距古母石只剩下最后一段不成路的陡坡了!我挥动着遮阳帽,激动万分:古母石,我来了!吻石听风乃我愿,今日当由我挥洒。企盼了三十三年,经历了无数次遗憾,我终于战胜了困难,如愿的来到了你的身边,向你致敬!</h3> <h3>梁野山,无数次的失败被我踩在脚下了!我终于爬上了你的顶峰……</h3> <h3>古母石,历经岁月沧桑人生磨难,我终于背靠着你听风……</h3> <h3>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了雄奇山势,悬石于万仞巅峰。千百年神话传说,区分了善恶忠奸,弘扬了客家精髓。如今,我抚摸你的久远,亲吻你的气息,再将山石踩在脚下,迎着强劲的山风,俯身石罅静听,只觉呼呼风声,声声入耳;高空飞云,片片含情。似在启示着我:生命可以短暂,人生未必辉煌,但是,只要有心愿就会有希望、有目标,加上有动力、有行动就一定能实现!</h3> <p class="ql-block">我还听到阵阵山风呼啸而过,是梁野山的欢呼吧,还是古母石的鼓励?是的,我仿佛听到“欢迎再来!”</p><p class="ql-block">会的,我,我们,一定还会再来,听你,读你,慢慢地懂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重新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