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北京之行(二)

孙中

<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16日上午我们去了恭王府游览。</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曾先后作为清乾隆时期权臣和珅、清嘉庆时期庆僖亲王永璘的宅邸,咸丰元年(1851年)清廷赐封此宅邸于恭亲王奕訢,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的府邸正门,一宫门,三开间。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只石狮,其中东侧为雄狮,西侧为雌狮。</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是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的一座王府,坐落于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之中,它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宫门,来到二宫门前,这是府邸的第二进院。过了第二道门,便来到了银安殿。银安殿又名银銮殿,为王府正殿,也是等级最高的建筑,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绿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  此为恭王府全景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  银安殿后是嘉乐堂,其地位相当于紫禁城的坤宁宫,用于萨满教祭祀活动。然而现作为展厅出租。嘉乐堂前有两株古银杏。</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湟中宗喀唐卡《释迦牟尼与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青海省湟中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工序繁杂,银铜器制作工序有:下料、焊接、砸、灌胶、构图、抛光等,鎏金工艺程序有:煞金、抹金、开金、压光等,最终形成一件银铜器作品。</p> <p class="ql-block">  宗喀巴大师。</p> <p class="ql-block">  湟中堆绣是流行于青海省湟中县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期。湟中堆绣主要表现藏传佛教题材,它以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多用于唐卡制作。湟中堆绣将刺绣与浮雕艺术结合在一起,粗犷中显细腻,质朴中见华美,呈现出动人的民族特色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三绝之一的后罩楼,长150米,有九十九间半房间。奕䜣将后罩楼底层中间改为佛楼,楼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菩萨,是当时府内的礼佛之所。</p> <p class="ql-block">  从后罩楼出来,箭道对面就是萃锦园。萃锦园的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 徜徉于园中犹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萃锦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方塘水榭,由面积约2000平米的长方形池塘和水中央的湖心亭组成。有木船廊桥通往湖心亭。湖心岛上有水榭三间,名“诗画舫”,是观赏、垂钓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两侧的游廊。</p> <p class="ql-block">  大戏楼原名“怡神所”,曾悬挂康熙皇帝御笔“神怡所”匾额,是招待宾客,摆宴看戏的场所。大戏楼棚顶悬大宫灯20盏,地下青砖铺就,20张八仙桌配上太师椅,放置井然。戏楼后壁,皆为浅棕色木棂,用暗蓝色丝布做底衬罩饰,愈发使戏楼内显出一种肃穆之感。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采用的是一种聚音的木料,屋顶是三卷勾连搭式,再加上内部结构独特,使得声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  “垂青樾”得名于垂花门前的四棵龙爪槐。树冠如撑开的伞盖,夏季浓密弯垂,树下清凉荫爽,此树已有两百年树龄了。</p> <p class="ql-block">  垂花门内的小院是香雪坞,因种植了竹子,又称“竹子院”。竹子院据说是恭亲王的夫人(福晋)喜欢翠竹摇曳的姿态,并按照《红楼梦》潇湘馆的描述所建,并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 沁秋亭又名流杯亭。在设计上,沁秋亭采用了传统木质单围柱和方形屋顶。在建筑结构上,沁秋亭采用八角攒尖顶的结构设计,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p> <p class="ql-block">  沁秋亭地上的水渠从东西看像流“水”的水字,南北看像长寿的“寿”字,取“水常流,寿常有”之意,故也叫水寿亭。</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又去了北海公园(我们是从北海公园的北门进入)。</p><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东邻景山,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全园占地68.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8.9万平方米,陆地面积29.3万平方米)。曾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1925年开放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在北海北岸,西邻天王殿。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建,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是皇太子的书斋,它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幽雅宁静,布局巧妙,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 </p> <p class="ql-block">  静心斋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碧鲜亭紧贴花墙外,起点景之妙。斋内遍布太湖石山景,玲挑剔透,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景色幽雅,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p> <p class="ql-block">  抱素书屋,曾是清代皇帝的读书之所。“抱素”援引《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表现了百姓在国家安定兴盛时,保持纯朴的本质而安居乐业的景况,这也正是乾隆所憧憬的理想统治。</p> <p class="ql-block">  罨画轩坐落在山石的高处在焙茶坞斜对面。是个一明二暗的房子。二者之间有长廊相连。长廊也是静心斋这里的特色之一。几乎所有建筑都用长廊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  沁泉廊桥名曰“沁泉廊”,位于画峰室西侧,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与叠翠楼及爬山廊同期添建。桥长12.1米,宽2.3米,桥为三孔,花岗岩方石桥礅,桥面木板,桥礅上立八根红漆柱,彩画廊檐,青灰筒瓦,卷棚屋顶,桥上两侧装红木护栏楣子坐凳,支桌摆椅开设茶座,供游人饮茶小憩。</p><p class="ql-block">桥两端与假山小道相连,整个青瓦红柱廊桥映在碧水荷叶中,太湖石假山环抱其周围,坐在沁泉廊桥中品茶观景闻水声。有人言:沁泉廊枕山跨水,廊下清溪泻玉,叮咚有声,廊外乱石穿云,层峦叠嶂,人在廊中,“不下堂筵,坐穷泉壑”。</p> <p class="ql-block">  镜清斋是整个静心斋园林景区的主体建筑。此主殿建筑面阔五间,前廊后轩,四周抄手游廊环抱方池,体现了其以池水为主题的布局立意。此殿端庄素雅,乾隆更写下“临池构屋如临镜”的诗句来描述它。殿外“镜清斋”三字隶书书法匾额为民国陆徵祥所书。</p> <p class="ql-block">  西天梵境,又名大西天,坐落于北海公园北岸,东临静心斋,西与大圆镜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隔海贯成一线,是北海公园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明代时为经厂,又为西天禅林喇嘛庙。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扩建后,改名西天梵境。1980年经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山门为歇山黑琉璃黄剪边顶仿木结构券门,为三座,门之间有琉璃墙,中间门额为“西天梵境”。门内东西为钟鼓楼,重檐歇山调大脊,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p> <p class="ql-block">  后为天王殿五间,歇山调大脊,绿琉璃瓦黄剪边顶,殿内左右立四大金刚。殿外东西各有一座石幢,东边的刻金刚经,西边的刻药师经。</p> <p class="ql-block">  华藏恒春殿即大慈真如殿位于北海公园北岸的“西天梵境”内,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明代西天禅林喇嘛庙,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扩建后,改名西天梵境,西与大圆境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贯成一线,是一组文物价值很高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北海的九龙壁是最有特色的一座,两面有龙,升降各异,互不雷同。该壁 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高5.96米,厚1.6米,长25.52米。两面有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18条。</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为五脊四坡顶,正脊上两面各有九条龙,垂脊两侧各一条,正脊两吻身上前后各一条,吞脊兽下,东西各有一块盖筒瓦,上面各有龙一条,五条脊共有龙32条。简瓦、陇陲、斗拱下面的龙砖上都各有一条龙(四周筒瓦252块,陇陲251块、龙砖82块)。如此算来,九龙壁上共计有龙635条。</p> <p class="ql-block">  阐福寺,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太素殿旧址。清孝庄皇后死后曾在此祭奠,乾隆尊生母之愿,下令改为喇嘛庙,赐名阐福寺,其规制仿河北正定隆兴寺。</p> <p class="ql-block">  快雪堂在北海北岸,阐福寺东侧,这组建筑是根据地势南低北高随山就势而建,古朴幽静,占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庭院式建筑,有重檐垂花门、景窗;有回廊、卧角廊、抄手廊与各大殿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庭院式格局。院落四季常青绿。</p><p class="ql-block">庭院深处收藏着以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为首的众多书法名家的书法石刻。</p> <p class="ql-block">  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也是北海的标志性景点。北海白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p><p class="ql-block">白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p> <p class="ql-block">  五龙亭位于北海北岸西部。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清代屡有修葺。此处原是明代太素殿的旧址,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拆除太素殿,改建为五座亭子。</p> <p class="ql-block">  五龙亭伸入水中,由五间亭子组成,五亭俱为方形,前后错落布置。玉亭之间由桥与白玉石栏杆相连呈S形,如同巨龙,故称龙亭。</p> <p class="ql-block">  中间亭子最大,称龙泽亭,为皇帝休息时所用。屋顶为重檐攒尖顶,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象征着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左边两亭名为“澄祥”、“滋香”,澄祥亭为重檐,滋香亭为单檐;右边两亭名为“诵瑞”、“浮翠”,与左边相同。合称五龙亭。整组建筑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安排,且不同建筑形式的设置也充分显示了皇权等级的区分。</p><p class="ql-block">五亭皆为绿琉璃瓦顶,黄瓦剪边,檐下梁枋施小点金旋子彩画,绚丽多彩,金碧辉煌。龙泽、滋香、浮翠三亭石岸下有单孔石桥一座,通向北岸,每座亭正面檐下各悬华带匾一方。</p><p class="ql-block">当年,龙泽亭是专供封建帝后们钓鱼、赏月、观焰火的地方,其余四亭是文武官员陪钓的地方。清人诗曰:“液池西北五龙亭,小艇穿花月满汀,酒渴正思吞碧海,闲寻陆羽话茶经。”</p> <p class="ql-block">  北海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成于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是乾隆皇帝为其母孝圣皇太后祝寿所建。主体建筑为极乐世界大殿,总面积达1246平方米。其横梁跨度13.5米,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p> <p class="ql-block">  极乐世界大殿,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殿内有须弥山一座,山上二百二十六尊菩萨、罗汉佛像林立,山间丛林古刹、宝塔耸立、仙鸟神兽、奇花异卉、河流瀑布交相呼应,山下绘满海水,以象征佛界的普陀胜境。</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为祝其母80寿辰而建万佛楼(现为遗址区)。万佛楼石碑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石碑四面分别用汉、满、蒙、藏文镌刻乾隆御制《万佛楼落成瞻礼时》。石碑原在万佛楼前,1987年移立于此。</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北海公园的南出口出来去玩了团城。然后又从公园的南入口进去,登了白塔山。</p> <p class="ql-block">  团城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南门外西侧。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屿。 元代在其上增建仪天殿,明代重修,改名承光殿,并在岛屿周围加筑城墙,墙顶砌成城堞垛口,初步奠定了团城的规模。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金时,团城为御苑的一部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团城横遭洗劫,衍祥门楼被击毁,白玉佛左臂被击伤,团城上的珍宝文物也被洗劫一空。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团城多次进行修缮,1961年国务院将团城及北海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进入团城的昭景门上有一座罩门亭。 </p> <p class="ql-block">  在承光殿东侧南北各矗立一棵高大的白皮松,它们也是金代所植,距今已八百多年。尤其是殿前的一棵,它的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周长达5.1米。人们在大街上远远就可以看到它银白色的雄姿,这两棵白皮松就像两位威武的将军守卫在承光殿前后,所以乾隆御封它们为“白袍将军”。</p> <p class="ql-block">  承光殿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内,处在城台中央,是团城景区的主要建筑,元代称仪天殿。康熙时期重建过后,改称承光殿。</p> <p class="ql-block">  承光殿,是北海公园团城中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正方形大殿,双重檐,黄琉璃瓦、绿剪边,四面有抱厦,南面有正方形月台,其建筑形式颇似故宫角楼。</p><p class="ql-block">殿内供一尊嘉庆时西藏进贡的玉佛,高1.5米,用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全身洁白光润,袈裟及顶冠上镶以宝石。</p><p class="ql-block">另外,承光殿又为东汉太子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余清斋</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園堆雲積翠橋(永安寺橋)的橋牌樓,卽橋北的“堆雲”牌樓和橋南的“積翠”牌樓,得以保存至今,皆因爲其位於北海公園之內。 堆雲積翠橋(永安寺橋)前身是元代的一座木桥,最早建於元至顺二年(1331年),初建時橋名已無攷,據明孫國勅《燕都遊覽誌》記載,明時橋曾名太液橋,南北橋頭各立一座木製橋牌樓,北爲“堆雲”,南爲“積翠”,所以此橋也稱“堆雲積翠橋”。清初白塔寺建成,乾隆年間更名永安寺,乾隆八年改建堆雲積翠橋爲三曲折三孔拱券石橋,兩側有望柱48根。以後橋也稱爲永安(寺)橋了,橋南接團城,北連瓊華島,南北橋牌樓爲四柱三間,前後戧柱八根,綠琉璃瓦廡殿式頂,額枋爲和璽彩畫,與金鰲玉蝀橋牌樓規制相同。由於1930年代改造街面牌樓爲水泥柱結構時,這對牌樓在公園內,所以没改,至今仍保持着八根戧柱的木結構。牌樓外各有一對石獅面向外蹲,橋北牌樓外石獅離永安寺山門較近,這就形成了廟宇山門前的石獅子頭朝裏了,有悖常規格局。1979年橋進行了全面整修和加固,橋面全部更新,並新裝莲花形望柱和荷葉圖案護欄板。每到夏季,橋畔大片荷花盛開之時,在藍天白雲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和三拱石橋、白塔相映成趣,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永安寺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原名白塔寺,乾隆八年(1743)改为永安寺。该寺依山就势而筑,进入永安寺山门殿,第一座是前殿—法轮殿(供奉释迦牟尼、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法轮殿是僧人诵经说法的场所。法轮殿门悬挂“法轮殿”匾额,门上有一幅对联。殿前有香炉,左、右有钟、鼓楼(都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p> <p class="ql-block">  穿过法轮殿,是36级台阶,台阶上是“龙光、紫照”牌坊,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p><p class="ql-block">牌坊两侧有一个平台,有二亭二碑二石二窟。东边是引胜亭,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乾隆御制碑“白塔山总记”,西边是涤霭亭,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乾隆御制碑“白塔山四面记”。亭前有两块奇石:昆仑石(“昆仑”是乾隆御笔),立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和太湖石(金代从开封运来)。奇石后面有用太湖石垒起来的两个楞伽窟,窟内供奉佛像并有壁画。</p> <p class="ql-block">  普安殿是永安寺最后一重殿,殿里供奉的是西藏密宗黄教始祖宗喀巴,及他的两大弟子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像,两侧则是密宗的八尊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游玩了北海公园后,我们又到了景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曾是全城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1928年建园,全园总面积23公顷其中,花卉草坪占地1100 平方米。该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内有绮望楼、五方亭、寿皇殿、永思殿、牡丹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寿皇殿砖城门外东、西、南三面各立四柱三间九楼形式宝坊一座。宝坊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原为金丝楠木梁柱,经数次修葺,后改为混凝土柱,戗柱皆去除。黄琉璃筒瓦庑殿顶,面阔16.2米,和玺彩画。坊额原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  寿皇殿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重昂五踩斗拱。通面阔20米,通进深4.2米。两侧各有旁门1座,黄琉璃筒瓦庑殿顶,琉璃单昂单翘五踩斗拱。南墙门内为寿皇门,黄琉璃筒瓦庑殿顶。面阔5间,进深3间。重昂五踩斗拱,和玺彩画。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八级踏步,中间带御路,寿皇门两旁有侧门,均为黄琉璃筒瓦顶。</p><p class="ql-block"> 寿皇门左右各有配亭1座,黄琉璃筒瓦顶,每面宽6.1米,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下有石围栏。寿皇门东西有配殿各5间,进深1间,黄琉璃筒瓦悬山顶调大脊,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旋子彩画。</p> <p class="ql-block">  燎炉也叫焚帛炉,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燎炉在寿皇殿内垣南侧,东西各一座,黄琉璃瓦砖仿木结构。用于焚烧祭祀祝版和香帛。</p> <p class="ql-block">  在寿皇殿月台的东西两侧,对称建有高大的八角重檐攒尖碑亭,何为碑亭呢?顾名思义,碑亭就是指对石碑起保护作用的亭子,寿皇殿碑亭等级规格非常高,亭内矗立着7米多高的石碑,龟趺模样为龙头龟背麒麟爪,龟趺身下水盘是海水江崖以及虾、蟹、龟等海物,雕刻得极为精细,置身其中蔚为壮观,在北京皇家园林中可谓独一无二。两通石碑面南一侧是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重建寿皇殿碑记》,面北一侧是《乾隆十五年五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两座石碑分别以满文和汉文书写,详细记述了重建寿皇殿的理由、经过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  寿皇殿东配殿,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用于存储寿皇殿正殿内陈设物品及祭祀礼仪时用的乐器。</p> <p class="ql-block">  绵禧殿,在寿皇殿西侧。形制同衍庆殿。衍庆殿、绵禧殿为寿皇殿的东西朵殿,均为黄琉璃筒瓦歇山调大脊,面阔3间,进深3间,有前廊。重昂五踩斗拱,和玺彩画,台基前和左右有石护拦。</p> <p class="ql-block">  寿皇殿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年1749)。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上层檐用重昂七踩斗拱,下层檐用重昂五踩斗拱。檐下明间悬滿汉文“寿皇殿”匾额。曾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画像。寿皇殿建于须弥座台基上,前有月台,前面出三组、左右各一组台阶,各十二阶,前面台阶中央有团龙御路石。</p> <p class="ql-block">  此为寿皇殿外院正门,亦称砖城墙,是寿皇殿南大门。牌楼式拱券门三座。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重昂五踩斗栱。门口为清乾隆时期雕凿的石狮一对。根据园方说明牌显示,现置一对石狮为元朝遗物。</p> <p class="ql-block">  周赏亭为景山五方亭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位于东起第二座山峰上。与山西侧的富览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直径10.4米,每边4米。亭高约为11.3米,建筑面积近100平方米。绿琉璃筒瓦顶,黄琉璃筒瓦剪边,重檐八角攒尖式。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单昂五踩斗拱,两槽柱子,内外各8根。是一座重檐攒尖的圆形古亭,周赏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宝生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 class="ql-block">  观妙亭,是景山五方亭之一,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西侧的缉芳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它是重檐八角攒尖顶,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亭高12.05米,建筑面积90.30平方米。观妙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阿閦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佛像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 class="ql-block">  万春亭位于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7米,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景山五亭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万春亭坐落在中央,高17.4米,亭内面积是1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在万春亭远眺故宫全景。</p> <p class="ql-block">辑芳亭</p> <p class="ql-block">富揽亭</p> <p class="ql-block">  明思宗(崇祯帝)殉国处。即明未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皇帝在此上吊自尽。</p> <p class="ql-block">  2月27日表哥又陪我去了北京大觉寺。</p><p class="ql-block">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p> <p class="ql-block">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觉寺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进大觉寺山门殿,进了山门,对着第一殿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院子很大,从东到西分别是左右碑亭各一,西面是公德池,又称放生池,公德桥,在向西是钟楼和鼓楼。天王殿,因内有弥勒佛,所以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正中是弥勒佛雕像,殿两侧是四大天王雕像。</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天王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于明代,正殿匾额四个大字“无去来处”,殿面阔35米,进深18米,殿内有木制盘龙藻井,供奉三世佛像。南北墙有泥制二十诸天像,大雄宝殿供的是三世佛,大觉寺现在的三世佛像是1972年从智化寺移来的。</p> <p class="ql-block">  大殿内正面佛坛上供奉着高大的三世佛,木质金漆,雕刻细腻生动。</p> <p class="ql-block">  板壁后为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塑像。</p> <p class="ql-block">  无量寿佛殿上悬有“动静等观”的匾,是乾隆御笔。殿内正中供奉着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坐像,左右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背面供奉着南海观音。无量寿殿前左右各有一块碑,南面一块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所建,刻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p> <p class="ql-block">  殿内正中供奉着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坐像,左右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背面供奉着南海观音,又称海岛观音。</p> <p class="ql-block">  无量寿殿前左右各有一块碑,南面一块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所建,刻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 北面一块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为明孝宗所建,刻有《大明敕谕》,记载了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奉周太后之命重修大觉寺的历史,又称为大明敕谕碑。&nbsp;</p> <p class="ql-block">  龙王堂位于全寺最高处, 是一座两层建筑,在龙王堂前有一水池,称为灵泉。龙王堂的建筑是新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  辽碑,刻于1068年,高1.8米,宽0.8米,记载了大觉寺的早期历史,是大觉寺信史的开始,为珍贵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迦陵舍利塔又称迦陵和尚塔、大觉寺塔,是清代雍正年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迦陵舍利塔矗立在大悲堂北侧全寺的最高点,高12米,是覆钵式塔,与北海永安寺白塔的形制相仿。迦陵舍利塔塔基是两层须弥座,下面的八角须弥座刻有仰莲和伏莲纹样,在八个面中心和四周都镶嵌有砖雕,转角处的角柱上有连珠、如意等纹样,其上的圆形须弥座上刻有仰莲和伏莲,束腰处有花草图案。须弥座之上是三层叠涩金刚圈,在上是塔肚,塔肚正面开有壶门,壶门下方有一个由连珠纹装饰的座,壶门周围装饰有火焰纹样,假门上还有石刻的窗棂。塔肚上是十三层相轮,没有基座,相轮上是由伞盖和宝珠组成的塔刹,伞盖上刻有流云纹和佛字,并挂有铜铎。刹顶的宝珠上有蕉叶纹装饰。</p> <p class="ql-block">  大觉寺遗存的辽代石狮,花岗岩雕刻,面部已经残缺了。</p> <p class="ql-block">  领要亭位于寺院的西南角坡上,是一六角攒尖顶的亭子,名字来自“山寺之趣此领要,付与山僧阅小年”诗,据说是乾隆或雍正所做,旁边还有一石,上刻有乾隆于丙戌年的一首题诗。</p> <p class="ql-block">  幽静的四宜堂院内,300年的古玉兰树,正含包待放。</p> <p class="ql-block">  憩云轩,位于寺内南侧山坡上,是一座具有传统园林风格的建筑,檐下悬有一匾,上书“憩云轩”三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  憩云轩,位于寺内南侧山坡上,是一座具有传统园林风格的建筑,檐下悬有一匾,上书“憩云轩”三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 大觉寺里有一个院落,名叫“四宜堂”,乃是雍正皇帝将自己的书斋名恩赐得来。在这个四宜堂院内,有一株树龄已逾300年的古玉兰树,久负盛名,花开时节满树晶莹,如冰似雪。</p> <p class="ql-block">  鼓楼,建于明代,造型古朴,楼内设架鼓一面,为寺僧举行宗教仪式所用。</p> <p class="ql-block">  钟楼,建于明代,造型古朴,楼内设铜钟一座,铸于明代宣德五年,为寺僧举行宗教仪式所用。</p> <p class="ql-block">  北碑亭,建于明代,造型美观大方,亭中立石碑一通,螭首龟趺,碑阳刻明宣德三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文,碑阴刻正统十一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文。</p> <p class="ql-block">  南碑亭,建于明代,亭中立石碑一通,螭首龟趺,碑阳刻清雍亲王撰送迦陵禅师大觉方丈碑记,碑阴刻清乾隆十二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文。</p> <p class="ql-block">  3月6日表哥又陪我们去参观了位于八达岭的青龙桥火车站,随后又一起去登了八达岭长城。</p><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我们从北京清河火车站坐高铁到八达岭。此为八达岭的高铁车站。</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站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0日,随着京张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该站投入运营。</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14年10月,八达岭长城站总建筑面积49500平方米,其中地面站房9000平方米,地下站房40500平方米,站场规模为2台4线,设计承载量为最多可容纳1500名旅客。</p> <p class="ql-block">  此为1905年修建的京张铁路涵洞。</p> <p class="ql-block">  青龙桥火车站是京包铁路(原京张铁路)上的一个火车站,建于1908年。</p><p class="ql-block">青龙桥站是一座见证了中国铁路百年发展的火车站。当年詹天佑先生为解决关沟段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创造性地采用了两台机车调头相互推挽的办法,使列车进青龙桥东沟后回头,依山腰作“人”字形,再倒向后折返穿越八达岭隧道,青龙桥站因此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与京张铁路青龙桥站线路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  此为1905年修筑的铁路护坡。</p> <p class="ql-block">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p> <p class="ql-block">  这是詹天佑的铜像,也是在1919年时候立的。它的高度大概有2米,铜像底座写着“詹公天佑之象”四个字。</p><p class="ql-block">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1919年4月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p><p class="ql-block"> 詹天佑在修建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一段时便采取了“人”字形的方法铺铁轨,让火车用两个大马力的火车头前拉后推,然后到交叉点以后再调换方向。这样循环交替,结果火车就能平平稳稳地上山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詹天佑的伟大壮举,在青龙桥车站为他立了铜像。</p> <p class="ql-block">  詹天佑墓,花岗岩上刻“詹天佑先生之墓”这几个字简洁而遒劲有力,后面的黑色石碑对詹天佑的一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詹天佑墓原在海淀区万泉庄,1982年5月20日迁至延庆青龙桥。铜像为1919年所立。墓坐北朝南,墓台长6米,宽284米,高06米。黑色大理石墓碑上刻写“詹天佑先生生平”。</p> <p class="ql-block">  这块碑立于1919年,是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亲笔书写的,为表彰詹天佑的功勋,碑额上写着“大总统颁给之碑”,此外大总统还撰写了碑文。</p> <p class="ql-block">  此为碑文。</p> <p class="ql-block">  京张铁路青龙桥站的“苏州码子”。</p> <p class="ql-block">  青龙桥火车站的女性候车室。</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的男性候车。</p> <p class="ql-block">  中间那位为詹天佑身着官服的半身照。詹天佑是负责京张铁路建设的总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p> <p class="ql-block">  青龙桥火车站展览室内的老照片,记录了车站的古往今来。</p> <p class="ql-block">  青龙桥车站上水塔。</p> <p class="ql-block">  京张铁路青龙桥站,长城号列车驶入车站。</p> <p class="ql-block">  京张铁路青龙桥站处,京张铁路“之”字形线路。</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p> <p class="ql-block">  在八达岭岭口的关城西关门门额上方,题有“北门锁钥”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何谓“北门锁钥”?这要考察一下八达岭地区的地形和追溯一下历史。从北京的南口起至八达岭,有一条两旁翠嶂如屏的山沟,长达20公里,俗称“关沟”。八达岭是关沟的第四重关,也是居庸关之北口,故从元代起就称之为“北口”,地形极为险要。古人云:“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说起“北门锁钥”,还有一段故事。据典书《五代名臣言行录》记载,辽宋澶渊之盟后,宋朝宰相寇准被派去镇守北京,辽朝使臣路过北京,问寇准道:“你位为宰相,为什么却来这里?”寇准说:“朝中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从此以后人们便把镇守北方的大将称“北门锁钥”。</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p> <p class="ql-block">  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曾咏曰:“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壮哉峻岭走长龙”。</p> <p class="ql-block">  陈列在登城入口处的这五门古炮是明代守卫长城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北线十三楼向北东接青龙桥,南线十一楼向南西接古长城,上下起伏于崇山峻岭的辟峰山脊上犹如天际盘龙,堪称世界奇迹。</p> <p class="ql-block">  现在八达岭长城的游览线路是南七北八,即从步行登城入口上去,分南长城和北长城,往南走到第七个敌楼就不让再往前走了。往北走到第八个敌楼也不让再前行了。而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处就在北八楼,我们是走的北线。</p> <p class="ql-block">  门內有门,道道相通。</p> <p class="ql-block">  登上北八,站在八达岭最高处,回看北六到北四,山峦起伏,景色尽收眼里。曲折蜿蜒的长城沿着山脊伸向远方。站在八达岭长城最高处,远眺整个长城,真的感叹先人的智慧与勤劳!</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设在八达岭长城北七楼附近的缆车站,下面的缆车站在高铁站旁边。</p> <p class="ql-block">  到了北八楼之后有三种下城方式,一是缆车滑车下山,二是走熊乐园和公交车站方向,三是原路返回。我们选择了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  中国长城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八达岭长城景区内,是一座以万里长城为主题,全面反映长城历史、军事、建筑、经济、文化艺术及现状的专题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该馆于1994年9月建成开馆,由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p><p class="ql-block"> 1924年,罗哲文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农民家庭,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赞》(已录入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2012年5月14日,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去世,享年88岁。罗哲文曾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中国长城博物馆展示了长城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及体系;历史上发生在长城内外的重大战役;长城的建筑结构与布局;长城沿线地区经济开发与繁荣,文化艺术以及长城内外兄弟民族长期共同发展、相互交融的史实;展示解放后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世界文化遗产所受到的世界人民的保护以及长城在新中国外交史和旅游事业中的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