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该不该管?如何管?

林~

一起来学习吧 <p class="ql-block">今天为大家分享【作为家长,你真的会“管”孩子吗】</p><p class="ql-block">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实在太难管了,说什么话都听不进去。</p><p class="ql-block">其实,这是因为你在“管“孩子,而不是在“管理”孩子。</p><p class="ql-block">什么叫“管”孩子:</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放学了,娃又要在外面买零食。</p><p class="ql-block">你突然想起最近已经吃过两次外头的零食了,今天不能再让他吃了,跟娃提出NO之后,迎来一阵哭闹。</p><p class="ql-block">娃在看电视,一不留神,又离电视机很近。</p><p class="ql-block">你只能大老远冲他大叫,离电视远点,再不动就不给你看了!</p><p class="ql-block">娃走开一阵之后,又继续循环刚才的一切。</p><p class="ql-block">什么叫“管理”孩子:</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放学了,娃又要在外面买零食。</p><p class="ql-block">你平和地跟他说,我们说好一周只能在外面买两次零食,这周你的次数已经用完了,我们一起遵守规定好吗?妈妈回家给你做水果沙拉。</p><p class="ql-block">然后娃欣然答应。</p><p class="ql-block">娃在看电视,一不留神,又离电视很近。</p><p class="ql-block">你走过去拉他到客厅最远的地方,说,我们约定好的,超过茶几的位置看电视,你需要站在这个角落看10分钟,才能回到沙发上。</p><p class="ql-block">娃吃一堑长一智,靠近电视机的次数减少了。</p><p class="ql-block">管孩子,是大人要求孩子要怎么做,孩子就得怎么做,结果孩子充满压迫感和抵触心理。</p><p class="ql-block">因此,越管,孩子越不听。</p><p class="ql-block">而管理孩子,则是事先跟孩子商量共同认可的规则,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p><p class="ql-block">因此,越管理,孩子越听话。</p><p class="ql-block">管孩子,大多用的是情绪。</p><p class="ql-block">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预期,就会怒吼、训斥甚至打。</p><p class="ql-block">目的是要孩子顺从、听话。这种管,实质是一种控制。</p><p class="ql-block">而管理孩子,更多需要家长的智慧。</p><p class="ql-block">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预期,往往是沟通、倾听,耐心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p><p class="ql-block">目的是要孩子明是非、懂事理。</p><p class="ql-block">这种管理,实质是一种引导。</p><p class="ql-block">UCL医学研究协会梅•斯塔福德博士说:</p><p class="ql-block">不听孩子的意愿,否定他的决定,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控制,只会助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削弱孩子的自立与自律能力。</p><p class="ql-block">这是非常需要父母去警惕和避免的。</p><p class="ql-block">正因如此,我希望家长们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手段是“管理”,而非“管”。</p><p class="ql-block">或许讲到这里,会有不少家长不知道具体如何做才算管理孩子。</p><p class="ql-block">下面,我根据自身“管理孩子”的经验,给大家分享7大“管理”原则,希望能给想管理孩子的家长一些帮助。</p><p class="ql-block">原则1:要跟孩子一起制定成长规则</p><p class="ql-block">俗话说:无规矩不成圆。管理孩子的第一步,就要制定规则。</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份规则不能是家长单方面决定,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讨、达成共识后才能实施。</p><p class="ql-block">因为只有这样做,孩子才能打从心里认可,他才会一心一意去执行和遵守。</p><p class="ql-block">原则2:规则尽量多维度制定</p><p class="ql-block">通常情况下,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制定:</p><p class="ql-block">一天的作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情绪心理、行为准则</p><p class="ql-block">多维度的制定,是方便帮助孩子树立各种好习惯,也让他养成规则意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p><p class="ql-block">当然,这套规则制定需要后续执行中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p><p class="ql-block">原则3:规则制定最好具体到细节</p><p class="ql-block">如果规则没有具体到细节,那么孩子就容易模糊,从而不知如何遵守。</p><p class="ql-block">比如,你和孩子说:早上要早点出门哦!</p><p class="ql-block">早点是早到什么时候?孩子不会有概念。</p><p class="ql-block">但如果你和他规定:我们要7点半起床,8点出门。孩子就知道时间的概念,也会在潜意识中去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原则4:要先紧后松</p><p class="ql-block">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往往是比较差的,需要不断去提醒和督促才能慢慢形成习惯。</p><p class="ql-block">所以,在前期执行这份共同制定的规则时,如果孩子想通过撒娇或撒泼的方式来让你妥协,请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拒绝。</p><p class="ql-block">什么时候可以放松一点去管理呢?</p><p class="ql-block">等到你觉得孩子各方面的习惯已经基本成型时,家长在态度上就可稍稍放松一些,让孩子灵活一点地去自主管理。</p><p class="ql-block">原则5:提醒孩子,不要催孩子</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说,人的学习行为是由两套系统合成的,一套是躯体的,一套是心理的。</p><p class="ql-block">催促,只能使身体到位,却无法让心思到位,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要学会用提醒来代替“催”。</p><p class="ql-block">原则6:每天晚上复盘总结</p><p class="ql-block">每天晚上入睡前,跟孩子一起盘点当天的各项行为,做好的画个笑脸,没做好的画个哭脸。</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达成一致的行为共识,那就彼此好好沟通。</p><p class="ql-block">如果彼此都有理,又不想向对方妥协,那就互相尊重,保留意见,求同存异。</p><p class="ql-block">当然,也就既不给笑脸,也不给哭脸。</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来,孩子既能感受到尊重,也能每天在总结中强化好的行为,得到成长。</p><p class="ql-block">管理大师西洛斯·梅考克曾说过: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p><p class="ql-block">对待孩子,“管”是指令,“管理”才是爱。</p><p class="ql-block">科学合理的管理,既照顾到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从中学会尊重和看见他人的需要,这是管理美好的地方所在。</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成长学院就分享到这里啦</p><p class="ql-block">在此,希望家长们能看到管理的美好,也能善用管理法则培养出一个明是非、懂事理、会谦让,有教养、为人正直、相处起来令人如沐春风的好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