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燕山遇难的抗日名将~曹国仕
在“七七事变”来临之际、由衷地缅怀在中国共产党华北局领导下成立的北平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其中、杰出的军事家、抗日英雄、军队创始人~曹国仕将军。以及无数抗日先烈和英雄儿女们。
曹国仕正是这众多英烈中一名杰出的抗日将领。
曹国仕自1932年随刘景文举旗抗日,到1937年5月正式加入中共北方局领导和创建的北平郊区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国民抗日军”(即平西游击队前身,又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这支队伍受北方局下设的特委书记苏梅直接领导,后遭国民党驻扎在南口的29军一个连的突袭,不幸被捕遇难在燕山脚下,坚持抗日长达五年之久。
他的一生,体现出我国人民坚强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他由一个抗日英雄,转变、成长为一名杰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将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书写了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曹国仕(1892——1937),是“九一八”事变后活跃在辽东三角地带的抗日名将,后兵败入关,重整旗鼓,继续坚持抗日,遇难于燕山脚下。
曹国仕,岫岩县兴隆乡三道河人。其父曹洪美,是位纯朴善良的农民。一生倍尝“睁眼瞎”之苦,所以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读书,但终因家境贫寒。儿子只读了三年私塾便停学了。少年时代的曹国仕就熟读《三国演义》,书中丰富的战略思想和智谋妙计,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这对于他后来人生观、志趣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
曹国仕。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婚后兄弟分居,他分得六亩土地,勉强维持生活。1926年岫岩县警察大队组建骑兵分队,主要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由于财政拮据,当局号召凡自带马匹参加者,可考虑优先招用。并可获得双饷。早有从军志愿的曹国仕,便托亲求友弄来一匹骏马去投军,当即被委任为班长。曹国仕从此开始了军事生涯。
1931年,岫岩县公安大队长、公安局长刘景文,因剿匪有功,被委任庄、岫、盖、辽等九县联防总指挥。他上任后,把几年来表现英勇、深得士兵拥戴的曹国仕提升为骑兵分队长。“九一八”事变后,辽东民众抗日浪潮风起云涌,刘景文陷入极端困惑之中。伪奉天省政府为拉拢他,任命他为岫岩县“县长兼警务局局长”。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表面与日伪周旋。暗中却筹划、集聚抗日力量,扩编军队,除原有的警察大队外,又扩充一个自卫大队,下设10个中队。将骑兵分队扩编为中队,曹国仕晋升为骑兵中队长。
1932年9月,刘景文毅然决然举起抗日救国旗帜。在北京的张学良将刘景文部编为东北抗日救国军第56路,委任刘景文为司令。曹国仕荣升为直属卫队营营长,成为刘景文的得力助手。
刘景文率部抗日,对南满、安奉两条铁路大动脉形成严重威胁。
1932年12月中旬,日本关东军多门师团、天野步兵第15旅团、独立守备队及大批伪军,分兵五路从辽阳、海城、大石桥、安东、凤城等地向岫岩刘景文部扑来,妄图一举消灭这支抗日队伍。刘景文从容布防,毫不惊恐,他联合其他抗日军,集中兵力先歼辽阳来犯之敌。并亲自指挥了大偏岭、关门山、黄花甸等战斗.给敌人以重创。在战斗中曹国仕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偏岭位于岫岩县城北30公里,为岫岩西北部的天然屏障,又是海城通往岫岩的军事要道,从来是兵家必争之地。I932年12月_11日,刘景文在主动撤出岫岩县城的前夕。便派第一旅第一团团长任福祥率所部及炮兵营,占据了有利地形,扼守大偏岭通道,准备歼灭来犯之敌。12月14日上午8耐许,日伪军干余人来攻,抗日军突然枪炮齐鸣,与敌人展开激战,半日内击毙日军官一人,击伤伪军40余人,初战告捷,军心大振。
刘景文率部2000余人进驻关门山,12月18日与日军接火,歼伪军600多人。活捉辽阳参事官成泽直亮,40多日军无一漏网,此役共缴长短枪500余支、轻机枪3挺、炮2门、电台1部。
1932年12月17日下午,伪辽阳县长杨显青率辽阳民团400余人,辎重车30余辆侵入黄花甸街。刘景文部与辽阳抗日军王全一部奋起抗击首发一炮,炮弹正好落在伪县长指挥部前,杨大惊失色,仓惶地向辽阳方向逃去。由于慌不择路,竞走进一个山路崎岖的小道,30多辆辎重车全翻进山沟里去了。日寇不甘失败,18、19两天又调动300人增援黄花甸街,宽甸抗日军司令张海川率200多大刀队趁黑出击,大显身手。从增援日军进入到逃出黄花甸街。前后7天,共歼日军140余名,大长了抗日军民志气,大灭日寇威风。
抗日救国军56路军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斗争的。武器装备极差,组织不纯,纪律松弛,思想不统一。面对数倍于我之敌的疯狂围剿、屠杀、诱降,加之断了军火、军饷的接济,抗日军陷入了困境。
1933年1月至3月,刘景文部两次反攻海城县城未克。5月,副司令王纯玉叛国投敌,带走大枪300余支。不久团长孙多三又率部投敌,交还日俘成泽直亮,并交出两车武器弹药。56路抗日军面临瓦解的局面。
6月,日寇派叛徒张恩峰等出面,同时组织岫岩农商各界写信向曹国仕劝降,曹国仕为了争得休整机会,遂将计就计,提出三个条件:(1)全部官兵不能拆编缩减;(2)部队不进城,划定七区为曹部防区,仍驻防于大偏岭地区,任何部队不得进入;(3)为确保防区治安上的需要,须补充步枪l50支,并配足弹药。经过多次磋商,日寇终于接受上述条件。同时也向曹国仕提出三个条件:(1)曹的眷属须进城居住;(2)要按月进城汇报情况;(3)须交回旧枪50支。于6月末达成协议。曹按协议在送枪送眷属的同时,领回150支步枪和官兵的两个月薪饷。曹回防地后,对部下进一步加强抗日教育,积极扩充实力,把附近拥有70多人的“天德”、“北国”,有二三十人的“久胜”、“五龙”、“双江”……等大小股抗日军统一收编,一时部队扩大到2000余人。11月,刘景文在庄河夹皮沟战斗失利后,只身化装经营口去北平,后回河北原籍。
1934年初,日寇侦知曹国仕部日渐壮大,并看清曹的真正意图,决意趁曹部羽翼未丰,早日锄掉。事有凑巧,一次曹国仕到县城汇报发现情况异常,便不露声色地回到家里,于当晚夜深人静时,悄悄地携带家小,离开了县城,直奔大偏岭。曹国仕回营后,立即下令做好一切撤离及应战准备。
刘景文出走后曹国仕继任司令。继续活动于岫、凤、辽、海的山区坚持抗日。
1934年3月上旬,曹国仕部由岫、辽边境游动至三间房北沟,日寇闻讯赶来,沿沟底摸索前进,这时曹国仕占据制高点,与敌激战一小时,击毙日寇二人,击伤四、五人。
1934年4月22日午,曹部于岫岩七区明子峪与前来追剿的一营伪军相遇。此时曹部已化整为零,曹带领的只有五六十人。伪军在日军的督战下,对曹部形成包围之势,敌众我寡,激战三小时,曹国仕率部突围。4月23日,日军令一部伪军跟踪曹国仕部,双方于二道河子遭遇,激战数小时,曹国仕率部向苏子沟方向退去。此役,曹部损失较大。
曹国仕在连连遭到挫折之后,总结了经验教训,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不再轻易与敌人硬拚。考虑到他的家乡七区已引起敌伪的注意,便率部向八区转移以图休整。l934年6月,曹国仕率队活动于岫岩八区丰源一带。一日,日寇与大同队跟踪追来,在刺棱牙沟展开激战。曹登上山顶制高点与敌人接了火,激战约半小时,毙敌10余名。曹部巧妙转移了。12月,曹国仕率骑兵队,行军至岫岩南二道洋河时,被日军阻击,曹部即隐于丛林。夜里有日军10多人,在路旁拢火取暖,曹国仕带卫士戴长治、程玉祥二人,沿壕沟向敌人背后摸去,乘敌不备突然开火,当场打死日军四人,伤一人,打死战马二匹,曹国仕等安然撤离,从此日军不敢轻易夜出。
继抗日救国军著名领导人苗可秀牺牲之后,刘壮飞、赵伟等又先后殉难,形势更加艰难。此时曹国仕认识到孤军奋战,必然要导致失败。遂挥军东下。活动于尖山窑、大小汤沟、青凉山、南马峪一带。1936年12月,接到少年铁血军的邀请,参加以赵侗、白君实为首召集的葛藤峪大会,从此曹国仕参加了铁血军组织,被任命为第四路指挥。仍率部活动于岫岩七八区及岫海、岫凤边境一带,与铁血军一二三路军遥为呼应。一致行动。
1936年2月,铁血军第四路军指挥曹国仕率16、17、18大队,向岫岩西活动,行至门楼沟时与日寇守备队提茂小队遭遇,曹国仕怒发冲冠,决心消灭这个万恶败类。
日寇小队长提茂,是驻岫岩时间较长的守备队长,他两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嗜杀成性,奸淫掳掠,令人发指。1935年冬季,在岫岩东南三道虎岭李家园子以抓“马胡子”为借口,将堡中的20多名青年妇女,纠集一起,脱光衣服,用冷水猛浇。对提茂的兽性,当时全县人民无不恨之入骨。曹国仕侦知来敌是提茂带队,便指挥所部与敌拚死激战,提茂当场被击毙,并打死鬼子兵六名,消息传出、百姓无不称快。
1936年9月.铁血军第2、3、4路指挥。赵庆吉、白君实、曹国仕率第6、7、8、11、12、13、16、17各大队乘夜破坏安奉路之长山嘴子一段铁路,袭击当夜11时北上的兵车,交战两小时,缴步枪23支。
这一年秋,一股春风吹到了曹国仕部。抗联一路军一师六团刘团长率部近百人进行第二次西征到达岫岩县境,活动在大小汤沟、石人沟、大岭下、暖泉、葛藤、荒地一带,所到之处均召开群众会,散发传单、小报,宣传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救国的道理,动员群众参军。他们爱护群众,遵守纪律的模范行动给曹部很大影响。此时、正在大小汤沟深山密林中休整的曹国士闻讯,立即与抗联1师6团会合,共同向南马峪进发。1936年10月中旬,日伪军向南马峪进行讨伐。抗联一师六团和曹国仕部联合对敌,埋伏在一棵树岭。次日上午,日酋广濑率先头部队80多人来攻,我军沉着应战,先将伪军放过,然后对准日寇猛烈开枪射击,当场打死米山班长等3人,打伤4人,缴获机枪一挺,剩余的日伪军急忙逃跑。这次战斗,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焰,提高了抗联声望,鼓舞了义勇军情绪。在与抗联部队的共同战斗中,曹国仕受到了教育,对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了他的抗日决心,自此、曹国仕也萌生了靠近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曹国仕在“三角地带”活动,使日伪如骨梗在喉,寝食不安。他们一方面派兵追剿阻截;另一方面许以重金诱降,扬言只要曹国仕不与皇军作战,可让他当县太爷。
曹国仕有一个亲侄叫曹有伦,利令智昏,鬼迷心窍,日本人收买了它,令他出来找曹国仕劝降。那时,曹国仕住在二道沟,他侄带着日本人发的手枪找上门来。曹国仕早有提防,当曹有伦刚走进屋时,曹国仕就用枪逼住他,严声厉色地问:“你来干什么?日本人给了你多少钱?”又顺手把曹有伦身上的枪缴了。曹有伦吓得魂飞魄散,浑身直打哆嗦。曹国仕唤来两个警卫员吩咐说:“去把他给我管教管教!”曹有伦劝降未成反挨了一顿暴打,灰溜溜地跑了。
曹国仕婚后生有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妻曹关氏和长女、儿子随军,次女、小女住在老窝砬子姨家。行军打仗条件艰苦,妻儿走累了就临时住到可靠的老百姓家休息一下,再跟着走。后由于曹的部下毛德胜、孙福田叛变,带领敌人将曹关氏抓走,送到岫岩警察署。敌人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不分昼夜严刑逼供,她遍体鳞伤,满口牙齿都被打掉。敌人没有从她嘴里了解到一点有关曹国仕的消息。
后来商会各界按日本人的旨意,给曹国仕写了封劝降信。国仕看后写了回信,大意是:要我曹国仕投降,除非铁树开花,公牛下崽。我绝不当亡国奴!过了一段时间,日本人又派侦探长张星五到处去找曹国仕,妄图以夫妻情爱,劝降曹国仕。张星五原是抗日救国军56路一旅一团营长,攻打大孤山之后,经不住日伪重金利诱,投降了日寇,充当守备队侦探长。曹国仕明了他的来意之后,斩钉截铁地对他说:“不看旧情,今天我枪毙了你。借你的嘴,告诉日本人,我曹国仕早已把夫妻之情置之度外了,要杀要砍,任凭他们。有朝一日,我曹国仕一定要报仇的。”张星五碰了一鼻子灰,狼狈溜走。
1934年6月,日伪竟将曹国仕同族54口人全抓起来,并以枪杀相威胁,同时放出一人,去向曹国仕报信。他在古石沟找到曹目仕,边哭边讲,最后泣不成声。曹国仕焦虑万分,考虑良久,斩钉截铁地说:“你也不必难过,事到如今,难过也无济 回去告诉族里人,我曹国仕决不做任何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家族和老祖宗的事,我决不会放过这些小鬼子,迟早我是要把这些家仇国恨一起报的。……不过我也尽量想些办法。”威逼诱降不成,日伪便派重兵“围剿”,同时,对抗日军活动地区的人民群众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疯狂大屠杀。
1936年2月5日,曹国仕率部200余人在四道沟西沟的老黑沟一带活动,与敌周旋,日寇守备队长新泽上尉,以通匪罪名,先后三次逮捕56人,又分别在三处进行大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道沟惨案”。将130余户房舍放火烧掉,使数百人无家可归。从此曹部活动越来越艰难。
1937年正月,曹国仕在盖县与日寇作战,不幸腿部受重伤,由部下程世安等秘密护送到岫岩老家二道沟,乡亲唐兴海、唐凤林父子为他挖了地窖在里养伤近两个月。伤势痊愈后,此时曹部已零散,便化装成商人离开苦战数年的岫岩家乡,由其表弟关洪芳护送,,经大东沟进关去北平找赵桐另图抗日救国大计。
1937年3月初,曹国仕到达北平。找到以前在辽南共同抗日的战友赵侗、任福祥等人,并经他们介绍参加了“东北救亡总会”。
1937年3月10日,曹国仕应邀参加中共党员张玺尧、戴福纯(戴昊)等,在北平东北大学宿舍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研究武装斗争、到敌后开展游击战、打回东北老家去等事宜。这是东北特委书记苏梅,奉刘少奇和彭真的指示,要张希尧通过建立武装,在平西建立起革命抗日根据地。
同年5月,芦沟桥事变前夕,我党北方局领导下的“东北救亡总会”的刘澜波、高崇民、阎宝航,特支书记苏梅等,着手组织平西游击队,曹国仕随赵侗、高鹏、纪亭榭等人积极响应。
5月19日曹国仕跟随赵侗等30多人分两路出发到白羊城,同当地汤万宁已组织起来的20多人共60余人在北京郊区昌平县白羊城汇合组织起义。
5月20日,在村东头的一所小学校场地,平西游击队成立大会开始了。那恕主持的大会,戴福纯,曹国仕,高鹏都分别代表领导讲了话,他们说:“今天我们辽南,辽西抗日义勇军和民先队员又组织在一起,成立了抗日队伍,我们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当时的口号是:“不作亡国奴!”、“打回老家去!”打起的旗帜是:上红下蓝军旗(红色的标志是革命烈火,蓝色的标志是大地和人民),会议传达了北平地下党指示,宣告正式成立“国民抗日军”(即平西游击队前身又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这是我党领导下的北平郊区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这支队伍受北方局下设的特委书记苏梅直接领导。
5月20日、国民抗日军成立大会结束后,由汤万宁带路,直奔永安庄。在永安庄,抗日军领导成员赵侗、高鹏、郑子丰等连续开会,会议明确赵侗为队长,高鹏为政治部长,郑子丰为副队长。
5月21日,国民抗日军的领导继续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据说:“赵侗与高鹏商议让曹国仕携带信件去驻扎在南口的国民党29军联络,说明情况’以免发生误会”。曹国仕未及出发,国民党29军已派一个连的兵力于21日夜里偷偷包围了永安庄。5月22日拂晓,国民党军向国民抗日军发动了突然攻击。
国民抗日军听到枪声,随即组织突围,曹国仕身先士卒,当机立断,利用二门的影壁墙挡住身子,组织火力向外还击,掩护战友突围,对方的火力被压下去了。刘凤梧带一部分人一跃冲出正房,闪到东厢房的后面,但大墙太高,不能攀越,刘凤梧顺手抡起身边的一把大镐。把墙扒了个大窟窿,外面是一片大麻地,刘凤梧带几个人留下掩护,刘坚带队冲出。这时曹国仕腿部受伤倒在地上,刘凤梧跑过去要背他一起走,他断然说:“不要管我,赶快带队伍走,我掩护你们。刘风梧含着眼泪,指挥部队离开了永安庄。
身负重伤的曹国仕落入国民党军之手后被拖着往南口走,永安庄距南口约30多里,曹国仕在辽南抗日时另一条腿就受了伤,前后不过半年,现在两腿根本就走不了路,于是敌人拖着他走到五峰山下准备将他杀害。这时,曹国仕的两腿已经是伤痕累累,仍艰难的站了起来,仰望着白羊城,仰望着永安庄,仿佛看到刘凤梧已经带领同志们安全的突围出去,他笑着说:“你们不要猖狂,我们的同志一定会替我报仇的!”,临牺牲前他高喊:“打到汉奸卖国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最后,敌人用刀将他们的头颅轧下,挂在南口城墙上“示众”三天,时年46岁。
这位以抗日为己任,舍家为国,出生入死,在辽南三角地区的抗日战场上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却壮志未酬,死于国人之手,演成历史悲剧。
曹国仕是我党在北平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队将领;第二天被捕牺牲,与曹国仕的头颅一起悬挂在南口城墙上示众三天的昌平战友王士俊,被誉为北京抗日第一烈士。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永远记住这些中华民族的英烈们。
永安庄事件说明:
关于永安庄遭袭事件,有位作家在作品里描述是曹国仕“送信迟了”。这样的作品很不严谨,玷污了烈士的光辉一生。我们了解一下当时的情景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一、5月21日这天领导们继续开会,部队刚刚成立,要解决的事情很多,送信只是其中之一;
2、 会议开了多长时间结束的,曹国仕是不是参会者之一;
3、 送信去协调关系,是否到了必须马上去那么急,如果领导层一致认为有必要,曹国仕能拖延抗命吗?;
4、 正式的档案资料记载均是:“未及出发”。在战争年代,突发事件、瞬息万变时有发生,不都是因为谁的责任造成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斗争环境的恶劣,“迟了”和“未及”有主客观本质上的区别;
5、 永安庄距南口镇约30多里,沟通的事情没那么急是不会白天开会晚上赶路的,可偏巧晚上已经被包围了;
6、 作家称此事问过纪亭榭,纪亭榭虽然是这支队伍的领导,但、当时他在城里另有任务,并没有在场,或许纪亭榭说的就是没来得及送出去,被理解成“迟了”呢;
7、 刘凤梧的儿子刘生津发表的文章对此事也有看法说:“从没听我父亲提起有这件事”、“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真实,就算当时国共两支部队是一场误会,可当他们抓到曹国仕和王士俊以后,他们的身份就可以搞清楚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杀他们?我们可以引用一段北京日报:《“七七事变”73周年祭:21天北平陷落》文中的一段话,文中说:“军长宋哲元对学员提了个问题:“学员们,我们当前的敌人是谁?”当时,宋哲元料想中的答案应该是 共产党。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军队整齐划一,举手的举手,举枪的举枪:“我们的敌人是日本人!”此话一出,高坐主席台的宋哲元和日本官员相顾无言,十分尴尬。” 我们都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8月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之后才正式形成的,永安庄突围是“七七事变”以前的事,这时的共产党在国统区还没有合法的地位,党的领导也不公开,党所领导的武装也被认为是土匪,宋哲元和日本人签了一个协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共产党是他们共同的敌人,所以我认为:曹国仕即使是事前去联络了,国民党也是照打不误。”
根据以上几方面情况分析:地方档案或有关资料里记载的“未及出发”更为准确。
赵侗、高鹏、曹国仕都是统领过几百数千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开展对敌斗争,具有多年丰富抗日斗争经验的领导,如果几位领导都认为事情紧迫到必须立即出发,可能曹国仕也与这次遭袭擦肩而过,幸免于难了。
参考资料:
《辽宁英烈》
《现代满族英烈传》
北方晨报《英雄誓为抗日死—记岫岩抗日英雄曹国仕》
《重读“红蓝箍”——平西游击队创建揭秘》
中国鞍山名人网
撰稿人:杜詠星
2013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