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堂好课,离不开不断的打磨;集体的进步离不开专家的引领。</p><p class="ql-block"> 3月30日,语文教研员马月芳老师,在这阴郁的天气里给七小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束阳光。</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学校的杨英老师和伏伶俐老师代表学校,展示了两堂不一样的课,杨英老师勇于挑战,大胆尝试综合实践活动课《有趣的汉字》。伏伶俐老师执教的科普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统编教材的理念和四年级学生年段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她们的课,各有各自的特色,各有各自的想法,各有各自的亮点。两堂课不仅带给我们新意,更让我们对这两种类型的课应该如何上,有了探讨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两堂课型完全不同的课,在老师精心的准备,有效的引领下,学生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状态。在综合实践课上,五年级学生不仅展现了自己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归纳材料的能力,更是体现了从内化到表达的过程。四年级的课堂则语文味十足,朗朗的读书声、精彩的发言、优美的文笔、无一处不彰显着老师平日里扎实的教学和对教材的把握。</p> <p class="ql-block">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马月芳老师,就这两节课和全体语文教师们做了中肯的交流,即表扬了我们的优势,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更是利用本次教研,就如何利用文本去教给学生语言的运用给我们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p><p class="ql-block"> 马老师把这句话再一次的送给全体语文老师,让我们再一次的明确,语文是教给学生语言,让学生学会通过对课本的阅读,把书面语言内化成自己的口头表达,更是学习语言大家是如何把语言运用的那样娴熟,如此的深入人心。从而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如何利用好手头的文本,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并学会自己试着运用学到的知识,提升写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既是对伏老师这类青年教师的历练和提升,也是对杨英这一类老教师的肯定,更是对七小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细致深入的统编教材的理念解读和培训!</p><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结束了,也许,我们得到的很多,可能我们内化吸收的并不多,但是,我相信,即便是点滴的收获,对于我们也是进步,而且我相信,我们会走的更远,因为我们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加油!七小人!</p> <p class="ql-block">撰 稿:语文教研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 影:语文教研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徐西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 核:张晓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