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路岐(沈嘉麒)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节诗简话</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撰文:路 岐</b></div></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时节雨纷纷”。</b></h3> 今年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都是在农历三月,故古时又称为:“三月节”。古语曰:“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清明演变成民间节日———清明节,开始于周朝,但它成为扫墓祭祀的节日,据说与介子推有关。清明节前一天,古时要禁火,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节”。 相传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期间,介之推跟随护驾,立下大功。后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论功封赏,介之推不愿做官,背着老母躲入绵山。为把介之推逼出山来,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不料,介之推宁可烧死,也不出山。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后来,人们在绵山树洞里,发现了一封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感动。于是,又将寒食节,改为清明节。所以,我国著名诗学家王力先生曾说:“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上河图》(部分)。</b></h3> 古往今来的清明节,它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据考证,清明源于“清明风”。早在春秋时,在《国语》中曾记载:“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至汉代时,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解释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另一种说法,清明,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历史记载,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治天下。为此,周朝在制定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标志天地清朗明净,既明气候,又扬政绩。<br> 清明节气,劳动人民也常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每年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春回大地菜花黄。</b></h3> 古代的清明节,除了到郊外祭祀先人外,文人踏青的风气也极为盛行。历代文人墨客中,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如唐代诗人韦庄,有一首《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中第一首诗前两句,曾这样写道:“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这前两句诗,点出了三月天的特征。在我国,俗话说:“春打六九头”,六九的时候,便到了立春了。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春意却总是姗姍来迟。但一旦到了暮春三月,春的景象才完全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于是,原本人们都在室内进行的礼俗活动,开始转移到室外进行了。三月初,男女老少都要出外郊游,踏青宴乐,或者扫墓致祭。因而,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娱乐节日之一踏青节、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最大的纪念节日之一寒食节。<div> 韦庄在这首诗里,把北国之春写得风景如画,这不仅是艺术技巧问题,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一共五首,这是第一首。当时作者已经六十岁了,春天的到来,使他兴致勃勃。他写的这组诗,就是写这次寒食节春游的情景。<br></div> <b><i> 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i></b> 在我国古代写清明的诗中,最著名的当推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它流传最广、影响最大。<br>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不用典故,也没有浓艳华丽的词藻,而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淳朴的乡村风俗画,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读后令人神往。无独有偶,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也有一首《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诗人更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令到来时,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与杜牧诗可谓相映成趣,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我着重介绍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清明》诗作,与朋友们分享。<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 唐 杜牧</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i></b></div><i><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i></b></div></i></b>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在华夏大地上,可说是家喻户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大人们总是拿这首浅近通俗的《清明》诗,讲解给孩子们听。这首优秀杰出的诗篇,不仅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而且诗的优美、意境、蕴涵,都达到了极高的层次。它可以使不同文化素养的人,从中领略到不同程度的审美内涵,得到不同层面的审美享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时节雨纷纷”。</b></h3> <b><i>“清明时节雨纷纷”</i></b>,这既是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也是人们的心境特征:这“纷纷细雨”洒落的不仅是春雨,而且也洒落着人们的愁情;春雨不仅洒落在茫茫的大地上,而且也落在人们郁郁的心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却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牧童遥指杏花村”。</b></h3> 于此,才有了下面的一句:<b><i>“路上行人欲断魂”</i></b>的出现。细雨增添了人们的愁情,以至令人几乎断魂。“行人”,应是指“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但在这里,说得确切一点,他们应该是前去扫墓的人,或者是刚刚扫墓才归来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词歌赋里,“魂”多半指的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他们为怀念逝去(或新逝)的亲人已悲不自胜,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更是复杂。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这里,尤其要提出的是,“行人欲断魂”中的一个“欲”字,它用得十分地贴切。“欲”字,就是“几乎”、“快要”的意思,属限制性副词。有它,就增加了感情表达的准确性;无它,就流于夸张失实。快要“断魂”而尚未“断魂”,正是此境此情的的临界点,多一分不可,少一分不行。可见诗人在遣词用字上的独具匠心,锱铢必较,不差分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杜牧:《清明》诗。</b></h3> 前二句是诗人交代了身外的情景(当然已渗透、融合了诗人自身的浓厚情绪);接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身心境和行止的刻划。诗人身在异乡,他未去扫墓,也无墓可扫。他只有乡思之愁。而他乡人们的扫墓,引动了他不能归去扫墓的乡愁。他人是有墓可扫而愁,他是有墓不能扫而愁。所以,他是思乡愁加上凭吊愁的双重之愁。为此,他便要借酒浇愁——<b><i>“借问酒家何处有?”</i></b>这“借问”二字,也表明了他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不知酒家在何处方才借问。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而在第四句中说:<b><i>“牧童遥指杏花村”</i></b>。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没有,而是以“行动”作为答复,这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b><i>“牧童遥指杏花村”</i></b>,它为我们开拓出一个新的境界:遥遥在望的杏花村。我们可以想见,在纷纷细雨中,远处那一片为杏花笼罩的村庄该是何等凄艳。杏花带雨如美人含泪。细雨如烟,也许一片杏花就像朦胧天际一排绯红的轻云。那是一个多么凄美的境界。诗人借酒浇愁,在那样的环境中,也许要“愁更愁”了! 这两句诗中,“借问”与“遥指”二词,互相照应,使这样一个凄美之极的画面,有了声音,有了动作,有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因而就更加生动,更加有生活情趣,更能激发与调动读者的艺术想象力,给画面以各种浮想联翩的补充,从而更丰富了它本身固有的艺术内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h3>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意境优美、兴味跃然。这首诗,从篇法上来讲,也很自然,是很有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于是,也就直接引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即是“合”。从艺术上讲,这是一个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无味,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这个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经国务院批准,2008年起,清明节已正式列为法定节假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三月春耕忙。</b></h3>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提出了:“根据清明前七天后七天不问候的民俗。从今天起清明期间不问早上好。4月10号以后继续问候。”对此,有不同意见者,立即转发了中央民族学院蒙曼老师在央视节目中解释杜牧的《清明》这首诗的视频,并指出:“清明节到底能不能祝别人节日快乐?且听专家的说法。” <br> 弊人以为:其实,这个节目,当时这位民族大学的蒙曼老师在电视节目里,主要是解释杜牧:《清明》诗中的涵意,而并没有刻意去讲解我国古代民间的习俗。故所,她所讲的清明时节的快乐,就是指外出春游踏青游玩之乐,而不是指民俗文化的习俗。因此,我国民俗文化中,对于清明期间主要是:追思先人、缅怀先烈。所以,这是不该是祝人快乐的时候。这个视频转发者,是那着鷄毛当令箭,故弄玄虚,断章取义,妄顾史实。因此,那这个视频来应对清明节民间习俗的说法,是不作为凭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季节农民忙着春耕。</b></h3> <b><i>“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i></b>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是这样说。 我国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是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的意味,而是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清明节的民间习俗 新华社发。</b></h3>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唐朝开始盛行。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在继承。而时至今日,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也已经为清明节增添了许多内涵。在祭炎黄二祖的同时,悼念自己的先祖,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在今天的清明活动中,就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明节诗简话》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朋友们热情观看,谢谢,再见!</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路岐</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年3月29日</b></di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