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危险 会避险 守护安全成长——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老牛

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每年的3月最后一周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周,自1996年起国家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了全面深入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br>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2021年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守护安全成长。<br>  信阳市五中以此为契机,加上清明节即将到来,宣传文明祭祖,平安清明,确保全校师生的假期安全,学校近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br><br><h1><font color="#ed2308"><b>安全教育主题海报</b></font></h1>【知危险 会避险 守护安全成长】在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联合组织开展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共同设计公布了一批面向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主题海报。<br>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同呼吁每一位家长、监护人安全守法文明出行,做好行为示范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孩子出行安全,一起创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br>安全倡议<br>  安全无小事,在3月29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特向所有师生和家长发出以下安全倡议,请认真阅读并牢记心中!<br> 清明节正值春分与谷雨之间,是春天雨水天气最多的时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积水多,容易摔倒,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br> 家长带着孩子出行,不管是祭祖还是踏青,都一定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br><font color="#ed2308">一、注意出行安全</font><br>1.清明节正值人流高峰期,外出时,请家长选择适合的出行方式,尽量避开高峰,以防发生拥挤事故。<br>2.为减缓交通压力,绿色出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执勤民警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br><font color="#ed2308">二、妥善保管物品</font><br>1.外出期间,需要携带的物品较多,家长一定要分类好,避免孩子接触到危险物品,要妥善保管。<br>2.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防止丢失,并嘱咐孩子看管好自己的物品。<br>3.最好准备好环保袋和垃圾袋,收纳好各种物品与垃圾,不要随便扔弃,破坏环境。<br><font color="#ed2308">三、防范消防隐患</font><br>1.每年清明期间,不正当的祭拜活动都会引发山林火灾,因此一定要加强消防意识,从自身做起。<br>2.遵守相关部门关于扫墓的管理规则,尽量避免在户外特别是山林中使用明火,或燃放烟花爆竹。<br>3.在指定区域焚烧纸钱、香烛等,扫墓前清理好周围的杂草枯叶等,扫墓后要处理好焚烧物,做到安全祭祖。<br><font color="#ed2308">四、确保人身安全</font><br>1.无论是上山祭祖,还是外出踏青,我们去的都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生事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br>2.家长记得叮嘱孩子牵着自己的手,不要走丢,玩耍时也不要离开家长的视线范围。<br>3.一旦遇到陌生人搭讪就要提高警惕,避免跟他们聊天,不要食用他们给的食物和饮料。<br><font color="#ed2308">五、注重饮食安全</font><br>1.现在是季节交换之际,各种流行疾病多发,要预防孩子感染流感、手足口病、红眼病、水痘等等。<br>2.给孩子吃清洁干净的食物和饮用水,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提醒孩子勤洗手、讲卫生,防止病从口入。<br>3.重视食品安全,讲究卫生,禁止孩子吃街边的小吃和不干净的食物。<br><font color="#ed2308">六、防疫安全</font><br>1.家长们需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告知班主任老师。<br>2.外出时请家长和孩子坚持正确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喝水,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br>3.时刻增强疫情防控意识。<br>  安全文明问题,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希望家长能和学校站在同一阵线,一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希望每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文明教育工作,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又有意义的假期。<br><br> 信阳市五中

安全

孩子

家长

教育

中小学生

出行

祭祖

全国

物品

第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