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龙门——(世界文化遗产东山篇)

<p class="ql-block">  龙门东山竟然也有石窟!</p><p class="ql-block"> 得知这个消息我惊了,土生土长在洛阳四十多年的洛阳人竟然不知道!看来我对家乡的了解还真是太少,对龙门的关注更是不够。记得小时候来龙门游玩,石窟是要去的,但年少的我们根本不懂历史和造像背后的故事,因此这些残缺的佛像总让我们不感兴趣,觉得一堆石头人看着无聊。最喜欢、最熟悉的就只有卢舍那大佛和她旁边的托塔天王,记得天王的小腿因无数人的拥抱而发黑显得光滑明亮,俨然是现在所说的“包浆了”。然而最有趣的是在龙门桥下的河滩边,挽起裤脚趟着河,弯腰翻动石块,没准在哪个石头下面会藏着透明的鱼虾和横行的螃蟹,这种突然出现的惊喜才是我们最喜欢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石窟管理严格,安全为先,石栏杆切断了人与水之间的亲近联系。但周边的环境和风景越来越美,原来景区门口卖廉价纪念品的小摊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景区理念打造的绿地游园,加上多年来对龙门山的维护整修,伊水穿流两山出的伊阙更诠释出“绿水青山”美的意蕴。</p> <p class="ql-block">  西山石窟看毕,走在连接两山的石桥上,对面东山可见零星的洞窟和建筑,心中疑惑以前怎么从未注意到,现在看来还挺明显的,从前东山前的这条道路是通往伊川的必经之路,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现在已成为景区内部道路了。安心走在路上远望刚刚逛过的西山,绵延1公里的山上洞窟万千不可数,大小不一,疏密不同,最显眼的卢舍那大佛依然面目清晰,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感。</p><p class="ql-block"> 在大佛前自拍留个影!若干年后再来,见证千年不变的佛和自己流逝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先后参观了擂鼓台遗址、散落山间的几个不太知名的石窟、为蒋介石宋美龄来洛“避寿”建造的蒋宋别墅等。</p> <p class="ql-block">  在早闻其名却第一次踏入的香山寺里,看到乾隆的碑刻赋诗:“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称颂了香山寺及伊阙的美丽风貌,还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这里,也是白居易晚年迁居洛阳居住的地方,他自称“香山居士”,并在“九老堂”与诸多同好在香山寺煮茗烹茶,宴游赋诗;在这里,也曾发生武则天 “龙门赋诗夺锦袍”的有趣故事,其间的主角宋之问的才学毋庸置疑,但人品历来被人诟病,看来德艺双馨的流芳百世才是应该追求的;看到遍布四周的白居易的诗词名句,耳熟能详的经典人尽皆知,这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所创作诗词并留存于世据说是最多的,难怪被称为“诗魔”!</p> <p class="ql-block">  来到白园—即白居易墓园,映入眼帘的翠竹流水顿生幽静清雅之感,上面的茶社品茶人众多,休息之余感受一下古人在山间的品茗之乐,松快之感让人心生愉悦。走进右边的碑刻长廊,疑惑这些怎么全是日本人对白居易的称颂题词,突然记起在唐代,白居易的诗影响了日本文化,他在日本的诗名大过我们以为最知名的李白,当时他的诗在日本广为流传深受喜爱,难怪呢!</p><p class="ql-block"> 拐到左边的纪念馆内,白居易像迎门坐卧,两边是关于他的文图介绍及书法名家撰写他的诗词作品,其中一幅书法引起我的兴趣:“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仔细查看竟然是洛阳美术家协会主席张建京老师的作品,拍照发给张老师,惊喜呀!</p><p class="ql-block"> 绕圈环游,只见一个以砖砌边中间高高隆起的大墓冢,这就是白少傅的安息地。周围石碑是他国内外无数后人为纪念先祖所立。站在这里,耳边是儿童稚嫩的朗诵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他13岁时所作,此诗也奠定了他在长安得以立足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下来右转,又见一碑刻长廊。进去发现这里面全是白居易的诗词名篇,由不同时代的书法名家所写镌刻而成。《长恨歌》《大林寺桃花》《卖炭翁》《买花》《观刈麦》《忆江南》等,站在《琵琶行》前,从头到尾朗诵一遍,算是对白居易的致敬。</p><p class="ql-block"> 细看之时,偶遇一人正在拓印书法名帖,贴在碑面的宣纸已干透,显得特别平整,拿着拓印工具蘸着墨汁在纸面上轻轻捶打,便见阴刻的字迹不断出现,黑白分明,清晰完整,真是神奇!看看字体别有韵味,心想:能赢得人们的喜爱并拓印,估计应该是名家。果然不出所料,一看是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的墨宝,他家在偃师,现在郑州大学书法学院,也是咱洛阳的文化名人呢!</p> <p class="ql-block">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洛阳呀!它是中原文化的中心,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二里头遗址验证着最早的“中国”--夏都在这里;“中国”二字连着第一次出现在陕西出土的文物何尊上,指的就是洛阳。作为都城,千年来历经大大小小十三朝;龙门石窟从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北魏开始开凿建到唐代的集中造像,其丰富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广博的知识内涵是留给后人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只有了解历史,你才会发现洛阳在中国历史中有多重要!一日行游,由西到东,远观近瞧石窟内外大小佛像,有太多的历史需要了解,有太多的知识需要补充,有太多的文化需要浸润,这样的宝贵财富是更需要我们一生去学习、去传承!家在洛阳,我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记】我一个洛阳人,白园出来找不到公交站,问过工作人员向前走过铁路桥,竟然又错过了停车场,就这样一路向北,无奈只有步行走过龙门北桥,到了龙门大道才乘坐上公交车,整整绕了一大圈!不禁感慨,洛阳的发展变化太快,我对家乡的了解太少!年卡已办,游遍洛阳,准备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