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之上的生态之旅(四)—墨脱篇

天光云影

这是2020年11月初的深秋季节,我们一大早从波密出发前往墨脱,这段行程大致有120公里,不堵车的情况下3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墨脱县城。这个季节雨雪少,去往墨脱的公路路况算是不错,沿着弯弯绕绕的山路一路上行就来到了海拔4200多米的嘎隆拉山垭口。嘎隆拉山位于南面印度洋暖水气和北面青藏高原高寒水气的交锋带,气候多变令人生畏。加上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剧烈频繁,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被当地人称为神山。山顶常年被冰雪覆盖,山上孕育着数条冰川,冰川融水最终汇入雅鲁藏布江的支流。而今垭口全长3360米的嘎隆拉隧道是驾车通往墨脱的必经之路。 上两图是位于嘎隆山垭口附近的嘎隆寺,这是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宁玛派寺庙。这里雪山环抱林木茂盛,寺庙的红墙金顶和蓝天白云雪山绿树交相辉映,风景宜人令我们在此驻足良久。 穿过这座嘎隆拉隧道,就算是踏进了墨脱的门槛。 隧道的这段明洞,让我有一种以前玩《极品飞车》游戏的场景既视感。 墨脱一词在藏语中意为“花朵”,历史上有“博隅白玛岗”之称,藏语意为“隐藏的莲花”。墨脱县域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200~7787米,平均海拔1200米,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北部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南缘巴昔卡海拔仅155米,短距离内相对高差7000多米。雅鲁藏布江在两座山峰的夹峙中咆哮而出,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险峻的峡谷。以前在全国两千多个县份中,墨脱是唯一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不通邮的县。这里每年有八个月左右的时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因此被称为“高原孤岛”、“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而今有了嘎隆拉隧道,从波密通往墨脱的公路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一条常态化通行的公路。虽说现在对来往车辆采取的还是一天进一天出的限行措施,但毕竟去这个驴友心中的莲花圣地不再是梦想中的事情。 通往墨脱的有些路段无法将山上的水流避开,就修了这样的明洞,明洞的顶上可以将水流引至下方的溪流里,是一个简单聪明的办法。 以前墨脱不通公路需徒步进入的时候,这段有蚂蟥的路绝对是徒步者的一个梦魇。别说人了,就是牛也有在这里直接被叮到发疯冲下山崖 的。现在路过的时候虽然看不到蚂蟥,但是身上还是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 前往墨脱的公路很窄,如果两辆车交汇要选在宽点的地方才行。现在里面好像已经开始了水电站的勘探工作,路上遇到的载重卡车的数量并不少。如果卡车车体较长,那在经过发卡弯的时候往往是要来回倒上好几把车才能通过。这个季节已经没什么雨水了,但有些路段还是很泥泞,我们的SUV车试了好几次才冲上这段泥坡。如果换上雨季的时候,很多车甚至会在过水路段熄火。所以自驾来这里,车辆的通过性一定要高,而且车技没两把刷子也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路上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还是不少。推荐一下我觉得自驾比较稳妥的两款车——丰田的陆地巡洋舰和福特的猛禽。 仔细看山体上是有防护网的,用来防止飞石滚落。 一路下来,瀑布还是有好几条的。看着飞流直下三千尺风景不错,其实也说明了这里地质结构的复杂性。 车再往下走一段就可以看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了。 从垭口的4000多米到墨脱县城的800米,海拔下降的同时温度也不断升高。在垭口的时候我们还穿着羽绒服,到这里已经要穿衬衫了。同行的鸟友海鹰深刻地体会了为什么要起名墨脱这两个字的含义,那就是进墨脱的时候一路上都要默默地脱衣服。 路边小木棚里的水果,香蕉甘蔗柠檬什么的,是不是有点感觉到热带风情了。 墨脱没通公路前物资匮乏,发展缓慢。各种物资都要靠背夫徒步翻越雪背进墨脱。我在网上搜到了一段2004年墨脱县城招待所的物价:鸡要120元一只,做成菜的鲫鱼、鲤鱼每条是三四百元,各种可乐、矿泉水不论瓶子容量大小,一律10元,就连一块砖头背到这里都要15元。 现在你走进墨脱县城,就像上图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一样,我不说你会想到这是曾经是我们国家陆地上的孤岛吗?<div><br></div> 既然来到墨脱,怎可不品尝用当地盛产的墨脱石锅做的地道的墨脱石锅鸡了。在墨脱县城,有几家经营墨脱石锅的专卖店,我在一家店里转了好几圈,还是按下了买口锅以后自己回去做石锅鸡的想法。 <p class="ql-block">  散步在墨脱县城夜晚的街头,灯火通明之下让人不由感慨中国基建在当今世界无与伦比的强大。</p> 墨脱的拍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从波密出发前往墨脱的途中,沿途随着高中低海拔的变化可以拍摄路边不同的鸟类;二是由墨脱县城——背崩乡的方向寻觅拍摄;三是往果果塘大拐弯的方向拍摄;四是往仁钦崩寺的方向拍摄。这次行程由于我们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原因,往仁钦崩寺这个靠近中印边境方向的线路被封闭了,留下了一点小遗憾等下次来弥补吧。 上图是从波密前往墨脱途中拍摄的大拟啄木鸟。 银耳相思鸟 在墨脱的几个早晨,都是晨雾弥漫。沿途可听见路边的鸟叫声欢快悦耳,但是能见度不高,只有一边寻觅一边等待雾气散去的时候。 太阳升起,晨雾渐渐散去。 这是解放大桥,车子只能开到下图的村子里。因为过了这座桥,再往前走就靠近麦克马洪线了,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境地区。所以你想往前走,只要到了桥头附近,一定会有解放军叔叔把你给挡回来的。 看看上图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实际占据了中国多少的领土。我们都感慨,这地要是能收回来,那可以多拍多少好鸟啊!给阿三占着真是浪费了。 墨脱有句很霸气的旅游宣传标语:“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拥有整个世界。” 褐背鹟鵙 白眶雀鹛 灰脸鹟莺 灰卷尾 白项凤鹛 喜山鵟 灰背伯劳 黄腹扇尾鹟 栗头雀鹛 墨脱这里海拔低,林木葱郁。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以这里的鸟种是很丰富的。但是正因为大部分都是林鸟,对于观鸟来说确实是个圣地,对于野拍来说难度就大了。如果你只是记录新鸟种还行,要想拍大片可就得考虑考虑是不是值得来一趟了。 紫啸鸫,这个应该是亚种,和我们这儿的品种有点不一样。 红隼 喜山鵟 滚滚流淌的雅鲁藏布江在墨脱这里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这就是著名的果果塘大拐弯,算是来墨脱这里旅游必去的打卡点。 黑顶噪鹛 褐背鹟鵙 茶胸斑啄木鸟<div><br><div>  在墨脱拍鸟,都是没有固定鸟点的纯野拍。即使有鸟导带路,也只能是告诉你这里出现鸟的概率比较大。我们在墨脱的三天,基本上就是车开到一个地方把我们放下,然后我们沿着公路两边来回搜寻。一天下来绝大部分时间靠的是11号公交,这对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的鸟人们来说,几天的拍鸟行程下来,对身体是个不小的考验。我在户外拍鸟巡山时,习惯性不带脚架,基本都是靠手持。曾经许多次在户外拍鸟时碰到的路人,看着我扛的大炮都会感叹一声,小伙子身体真好啊!暗自嘚瑟之余我也会默默感叹一声,你以为我愿意啊,我也想扛个轻点的家伙。还有,其实我不是小伙子了,起码也是个老伙子了。</div></div> 这只铜蓝鹟的光影效果还不错,我蛮喜欢的。在墨脱拍鸟因为是野拍,所以一天下来碰到什么鸟说不准,但是也有像碰到茶胸斑啄木鸟和铜蓝鹟这样的意外惊喜。这两只鸟都是我在等鸟的过程中突然就跳到我面前了,前后也就几秒钟时间而已,也就是鸟人们经常说的撞到枪口上了。不过运气归运气,对于鸟人来说,天道酬勤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基本道理。 红尾水鸲 黄嘴蓝鹊 白颈鸫 墨脱县城一角。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这是离开墨脱时要经过的西莫河大桥。 离开墨脱的早上依旧是晨雾弥漫,给莲花圣地增加了几分神秘静谧的气氛。 通往垭口的路上远处金字塔般的雪山,再见了墨脱,我们还会再来见你的。 今天我们要赶到鲁朗小镇住下,这是鲁朗小镇夕阳西下时的日照金山。 鲁朗小镇在这个初冬的季节没有什么游客,一条小溪在我们住的民宿边上静静流淌着,溪边有几只放养的牦牛慢悠悠的吃着草。如果夏天来这里,确实是相当不错的避暑胜地。 寒冷的夜晚,再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石锅鸡,真是人间至味。看着这黄橙橙油汪汪的鸡汤,你想不想也喝上一碗? 在鲁朗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启程返回拉萨。这是路边拍到的霍氏旋木雀。 红腹红尾鸲 返回拉萨的路上再一次回望南迦巴瓦峰。这次本来有想去南迦巴瓦峰山脚下的村子里住上两天,我曾在那里的一个村庄里住过几天,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但是时间上确实来不及了,只能放弃。现在的出行不论是旅行还是拍鸟,都因为时间上的缘故来去匆匆,希望以后有时间放慢脚步,让行程变的悠闲惬意。 在写这篇美篇的时候,我已经从新闻里看到2021年5月16日派墨公路的最后一个控制性节点——老虎嘴隧道胜利贯通,比原计划工期提前228天,这也标志着历时近7年建设的派墨公路全线联通。公路建成后,从林芝市至墨脱县的公路里程由现在经波密县的346公里缩短为经派镇的180公里,通行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至4小时左右。这意味着以后不论是去旅游还是拍鸟,都可以不用走回头路,通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墨脱这个莲花圣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又回到了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的脚下。望着夜晚灯光衬托下布达拉宫巍峨的身影,我在心里哼唱着一曲苏勒亚其其格演唱的《拉萨夜雨》,这首歌的歌词隽永优美,在这里分享一段给大家:耸入云天的路,连着记忆的湖。金光闪闪的殿堂,护佑虔诚的脚步。朵朵莲花盛开的佛前,感念着仁慈的光。祈祷思念的青藤,慢慢爬上牵梦的窗。拉萨午夜的细雨,淋响了心的铃铛。踏着晨钟暮鼓的召唤,在离你最近的路上。拉萨午夜的细雨,润泽了心的禅房。望着青灯古佛的身影,在想你面庞的夜晚。月光如水的夜,天空洒落着雨。青烟袅袅的梵唱,抚慰别离的惆怅。片片羽翼零落的霓裳,滴落着无言的伤。祈求三生的情缘,静静长在无忧的天堂。拉萨午夜的细雨,淋响了心的铃铛。踏着晨钟暮鼓的召唤,在离你最近的路上。 这次行程在拉萨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品尝了刚到拉萨时因为要排队没吃上的酸汤牦牛火锅,大快朵颐之季为这次行程在吃的上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返回厦门的早上,我们抓紧时间来到了布达拉宫脚下的龙湾潭公园。这个公园的湖面上,密密麻麻都是赤麻鸭、斑头雁、棕头鸥、红嘴鸥,偶尔也能看见鱼鸥飞过的身影。 公园里的群众跟随着音乐跳起了锅庄。 赤麻鸭 斑头雁 绿头鸭 红嘴鸥 藏乌鸫,这次西藏行拍鸟加的最后一新。可能以前来西藏的时候也有见过,但那时都在拍风光,很容易就被忽略过去了。这次历时半个月的行程,我一共加新60种鸟,兽类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拍到雪豹了,总的来说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了。半个月的时间,对于西藏这么大的地方,真的是一晃而过。在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刚摸着点当地拍鸟的门道,就又得赶往下一个点了。所以拍鸟观鸟对于西藏来说,以后肯定是值得多来几趟的,不仅是还有许多没去过的地方,就是去过的地方因为有了经验,也值得深耕。 飞翔的斑头雁 阳光照耀下的布达拉宫,再见了拉萨,再见了西藏,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