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儿时,每逢暑假,稻田或小河边就是我们的乐园,无论是捉蜻蜓,还是网鱼,抑或抓泥鳅,对于我们来说,总是乐此不疲,有着无穷的乐趣。有时,我们在玩耍之余,也会顺带着为家里做些贡献,比如摘野菜喂猪,捕昆虫喂鸡等。</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经常沦为“鸡食料”的就是一种被我们称之为“大盖虫”的水生昆虫。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种昆虫特别多,稻田地、沟渠里,随处可见,且它们通常聚集在一起,一抓就是一大把;其二是因为这种昆虫有些“呆”,它们通常伏在水底一动不动,抓起来丝毫不费力气,跟捡没什么区别,通常一小会儿就可以捡上小半盆,很有成就感。我们也常常疑惑这样“呆”的昆虫竟然没有灭绝,大概是因为它的繁殖力超强,并且人类不吃它们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时隔多年,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它的介绍,倍感亲切。原来,这种不起眼的小昆虫竟然有一个非常气派的名字,叫做“三眼恐龙虾”,而且它之所以得到了这么高大上的名字,是因为其历史悠久,是一种远古生物。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经历了三次地球世纪大灭绝依然存活下来,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真牛,简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啊!由于三眼恐龙虾的出现年代横跨了恐龙的古生代时期,因此它被视为当今见证恐龙时代最佳的活化石生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趣的是,这些三眼恐龙虾虽然经过了数亿年的时光旅行,但是它们奇特的外观形态却一成不变,如实地保留了下来——通体黑褐色;薄薄的一层大背壳,呈椭圆形,前端长着一对复眼和一只单眼,看起来颇有些滑稽;甲壳下的腹部细长,柔软灵活;腹部两侧长有72对腮足,却经常一动不动;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看起来有点儿呆萌。在这个盛行“看脸”的年代,他们因为其貌不扬也被称作“世界上最丑的动物”。</span></p><p class="ql-block"> 三眼恐龙虾的生命周期并不长,只有大约90天。因为寿命较短,它们的生长速度惊人,在孵化后,大约以每天一倍的速率在成长。它们的幼虫成长阶段会经历多次脱壳(大约每日一次),在30天内进化至成虫。<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虫体型大约有1~3吋长(约2.5~7.5厘米)。最大的成虫,可以达到巴掌大小。</span></p><p class="ql-block"> 三眼恐龙虾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其繁殖方式有着莫大的关系。它们通常有几种不同的繁殖方式——最常见的是孤雌生殖;还有某些种群是雌雄同体,会和对方受精;极少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特例会执行有性生殖。孤雌生殖的雌性</span>恐龙虾的第十一对脚演化成卵囊,卵可被成虫携带好几个小时,在不同的地方分批释出。卵有厚壳可忍受低温或干旱,此特性让族群可从一个季节熬到另一个季节。它们的虫卵遍布各地,因此下雨后形成的天然池塘如果短期内不干涸,便可以看到它们的踪迹,仿佛它们是从土里“生”出来的似的。这些天然的池塘在干旱时期都会干涸消失,成虫因为缺乏水份以至于干死,但是它们的幼虫卵却因为干涸,而进入了一个生物界的特殊现象-—“滞育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入滞育期的时候,雌性的三眼恐龙虾会发出一个生物讯息,告诉它们的卵“不要进行孵化”,在它们的卵产下的第13~27天,它们会停止继续孵化。而这项生物讯息也同时通知了它们的卵,在下一个雨季来临的时候,就是该“进行孵化的时候”。这项生物讯息或许是一个化学反应,经由雌性三眼恐龙虾来告诉虫卵,而停止了它们的生物时钟。只要保持在干旱的状态下,滞育期至少有20年之久。</span>待到下一个雨季来临时,原来的低洼地又形成了天然的池塘,它们的卵受到了雨水的滋润,就会立即进行孵化,演育出它们的下一代。这些卵的特性让三眼恐龙虾以及其他背甲目的族群熬过了世纪大灭绝,一直存活至今。</p><p class="ql-block"> 三眼恐龙虾的学名叫做“佳朋鲎虫”,属节肢动物门,足亚纲,是中国唯一发现的一种鲎虫。因<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顽强的生命力,又被网民戏称为“虾坚强”。它们虽然看起来丑,却从不咬人,无毒无害,还可以清除稻田的杂草,绝对算得上是一种有益生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愿这种古老的“活化石”能一直存活下去,继续在世界各地的</span>湖泊、池塘里演绎它们的“不死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