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摄协摄影小分队走进贵州釆风创作(四、西江千户苗寨)

光的使者

<p class="ql-block">摄影:刘伟强 刘景光 刘斌 陆一达</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刘景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自驾到西江千户苗寨已是傍晚,一到苗寨立刻被苗寨的万家灯火吸引了,黄昏时候是最好的创作时间,我们顾不上吃晚饭了,咔嚓咔嚓开始了创作。</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伴随鸡叫虫鸣声天未亮就起床拍摄创作。</p><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 10 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p> <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处偏僻古朴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苗族同胞在大山深处过着远离尘世的、平静简朴的生活,坚守着一份绵延已久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  多数苗族地区恋爱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