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3.26---3.28大部分是游海南的群友20人来到扬州、镇江,开始三日游。3.26上午乘车四小时,下午游览何园。</p> <p class="ql-block">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p><p class="ql-block">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p><p class="ql-block">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主要景点有复道回廊、骑马楼等。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何园前合照。</p> <p class="ql-block">女同胞在片石山房前合影。片石山房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在何园之南,紧紧毗邻一个规模不大的园林。片石山房现在仅存遗迹,一般游客不易找到。但相传片石山房的假山石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和尚之手,现在可算是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了"。专家们认为,片石山房叠山之妙,在于独峰耸翠,秀映清池,当得起"奇峭"二字。石壁、石磴、山涧三者最是奇绝,现天人合一的文化所在,假山前有楠木厅三间,据说在扬州园林中,也是资格最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何园的园林很具江南特色</p> <p class="ql-block">从何园出来,游览扬州历史名街—东关街。东关街靠近个园和运河,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街内有一百多条街巷,如五福巷、琼花观等;“铜壳锁”、“一颗印”、“大宅门”则是特色住宅的代表;四美酱园、谢馥春香粉店、夏广盛豆腐店、陈同兴鞋子店、乾大昌纸店、张洪兴当铺等老字号或前店后坊的商铺遍布整条街区;更有双瓮城 遗址...</p><p class="ql-block">扬州千年古街东关街当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p><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金字招牌挂上了东门城楼。 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今日东关街仍是扬州商业重地,汇集了当地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据统计,全街共有个体工商户232家。</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上的主要景点个园</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出来,有很多新疆人在跳新疆舞,挺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游览扬州著名的景点瘦西湖。作为国家AAAAA级的风景区,瘦西湖绝对享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而这个“瘦”字,又是用得那么贴切。古时候的扬州盐业兴盛,瘦西湖也就是原名保障湖湖心淤塞,盐商们便一起出资疏通,同时还在两岸兴建亭台楼阁。经过了朝代更替,各种不同时代的建筑相连,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带状景观。</p> <p class="ql-block">女同胞在瘦西湖畔合影</p> <p class="ql-block">男同胞在瘦西湖畔合照</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真是太美了!三月份正是樱花、桃花、梨花盛开的季节,我们来的是时候。</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畔</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大明寺。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旧五代史》载,公元887年,庐州刺史杨行密与宣州刺史秦彦对战时,在此扎营</p> <p class="ql-block">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唐会昌三年(843年),九层栖灵塔遭大火焚毁。后经僧人募化重建,但屡有圮废。</p> <p class="ql-block">继续参观扬州博物馆和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晚上给老杭州和爱影过生日。大家唱着生日歌,其乐融融、开心快乐。</p> <p class="ql-block">二对寿星夫妇</p> <p class="ql-block">大家唱起生日歌</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上午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镇江金山寺。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1]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金山寺自创建以来,经历代修葺,古迹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寿塔、法海洞、妙高台、楞伽台(又名苏经楼)、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等。</p><p class="ql-block">金山是江南佛教圣地,梁武帝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金山寺至2016年已有1600多年历史,总共有81位方丈。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多人,僧侣数万人。清朝时期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1983年,金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从金山寺出来到了西津渡古街。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以后这里更是专门派有兵丁守卫巡逻。宋熙宁元年 (160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p> <p class="ql-block">施大哥演唱俄罗斯歌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