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话三城

NASA

<p>“所有城市都免不了盛衰兴替,在时光中倾颓湮没,唯有君士坦丁堡堪称不朽,只要有人类生存,无论继承或重建,这座城市都将延续下去。”(皮埃尔•吉勒,1550年)</p> <p>《伊斯坦布尔三城记》,作者 英国历史学家、BBC主持人贝塔妮•休斯。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只要说哪一个名字都知道指的是同一城市,这也是我童年第一次听父亲提到这个城市时就知道的事,但我不知道这三个名字后面代表的历史,并没有过多探究这个在世界史上经常扮演重要角色的城市为何变换着不同的名字,也许是因为在当下这个年代,这个城市已经不再辉煌灿烂,不再备受瞩目。</p> 2019年上海三联书店引进出版《伊斯坦布尔三城记》,此书国外出版时就备受好评,“作者对久远历史的复杂性有很好的把握,她的文字兼具学术造诣和生动的细节刻画。本书展现了伊斯坦布尔奇异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纽约时报书评),“作者娓娓道来的笔调让本书极为平易近人。她剥开层层的时间与幻想,向我们展示伊斯坦布尔为何是人类故事中如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华盛顿独立书评)。本书在国内也得到众多历史书迷的热爱。 <p>  在我长久的认知中,伊斯坦布尔只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代表,位于欧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说声“芝麻,开门”就能看到神秘宝藏,带着风情万种的魅力,列为本人最喜欢城市的第二位,第一位是无可取代的罗马,而伊斯坦布尔“这城市从330年开始被称为新罗马(New Rome)”,长达近千年的历史中与罗马紧密相连成为世界的中心,是塑造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面貌的最重要的力量。因为被这个神秘的城市、国家所吸引,八年前曾和朋友在土耳其自驾将近二十天,从土耳其东部到西部,从黑海到地中海,从欧洲到亚洲,看到这个国家在宗教变化、领土纷争、财富争夺中留下不同的痕迹,它不再仅仅是奥斯曼的土耳其,而是世界文化中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也是如此。</p> <p>走过的地方越多,发现自己所知的这个国家的历史知识少得可怜,越发想深入地了解。“如果文明是走到地平线外拥抱未知、建立联系、寻求与他人的相处之道的话,那伊斯坦布尔就是可以满足(东方与西方)这一需求的绝佳场所。” 这也是此书吸引我的原因,厚厚一本,书价也小贵,早早加入购物车,等双十一下手,不到五折,推荐好书者用此方法购书,可省不少银子,(土豪请忽略这段话)。</p> <p>《伊斯坦布尔三城记》将这个城市分成三个历史阶段: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330年的古典时代称拜占庭,330年君士坦丁堡完全建成并被称为新罗马到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陷这座城市并定都于此,1453年奥斯曼帝国至1923年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时期。从内容上,作者把伊斯坦布尔作为网状联心的中点,从空间上辐射到与这座城市有过互动的周边地方。</p> 全书共分八个部分七十八章,漫长的时间中,众多人物、地点、事件,作者调度时间与空间的手法非常棒,不完全机械地按时间顺序来写,常常从当代考古的遗址发现中将读者带往千年之前,在时间跨度不太大的前后几章也会相互错位,阅读过程中的迷惑也容易在前几页中解决,这些都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性,这对于这么厚重的历史书来说,写作手法令人赞赏,产生一种正在看记录片的错觉,不愧为BBC的资深主持人,将传奇般的漫长岁月浓缩得如小说一样波澜壮阔,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宏伟的大历史细致合理地分割为一个个鲜活的瞬间,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 《伊斯坦布尔三城记》对伊斯坦布尔上下八千年的历史全面介绍,史前文明到当代,重点放在三城名字后面的重大历史故事是如何造就今日土耳其的模样,如何影响了全世界。“了解伊斯坦布尔,就能了解什么叫‘世界性’。这座城市提醒我们,我们的确是世界公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望历史,它所关乎的,不是过去或是现在,而是未来的发展。“全球的文化遗产—哲学、戏剧与史诗—许多这所以能保存下来,主要是因为它们被保存在伊斯坦布尔的图书馆与缮写室里” 书中附带大量的注释,可看出作者查阅众多历史资料与考古发现写成这本书,历时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呢?伊斯坦布尔值得作者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写成此书,也值得读者热爱此书。作者以一个中立的历史学家的身份阐述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对于历史上有争议的说法会特别注明,尽量不以自身的看法影响读者,优秀的历史学家才能做到这一点吧。看完这本书,我想所有的读者都会这样想的:未来的伊斯坦布尔依旧会动荡不安,“等待伊斯坦布尔的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将来”(作者)。 从《伊斯坦布尔三城记》中看这个城市的高墙建成、攻破、又建起,城里的神庙改成教堂又重修成清真寺,战争灾难,繁荣发展,皇权争夺,在这个城市漫长的历史中不停交换着,众多短暂一生的英雄平民被漫长的时代挟持着、又推动着历史,或大或小地影响着历史进程。拜占庭名称来源于希腊传说(多神教),君士坦丁堡来源于君士坦丁大帝(基督教),伊斯坦布尔来源于宗教伊斯兰,三城名字的后面各代表着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每一种宗教的产生初始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向往,但发展壮大后却总会卷进国家民族纷争中,带来战争、杀戮,与创立的初衷背道而驰,也许人性弱点的局限性,对巨大权势的渴慕,对人类精神的控制,对巨额财富的欲望,再伟大的圣人、英雄也如此,这些都让他们所带的神性无法战胜人性的那一面。什么时候人类能发展到跳出国家、宗教的对自身的局限性,成为地球人? 宗教信仰是英雄的背景,也是民间的背景图,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都在这个城市争夺信众,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宗教并未将其它宗教一扫而空,这个城市的宗教信仰始终多元化。信仰产生巨大的力量,促进文明的发展,也能带来毁灭的力量,书中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演变历史就是一条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发展的清晰脉络,直到现在依旧还在变化着。“这间修道院曾拯救过多少文字与观念?数世纪以来,它又启发并挽救多少人,使他们免于绝望?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动莫名,我们该感谢中世纪的伊斯坦布尔,因为它选择保存世上一切的智慧。” 《伊斯坦布尔三城记》中写了众多的英雄故事,没有英雄的历史是乏味的历史,英雄独特的个人魅力,让人心生向往的故事:君士坦丁大帝以私生子的身份得到父亲的宠爱继承帝位,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信仰基督教,定都伊斯坦布尔,并确立基督教为国教,从此结束基督徒被国家权力迫害、驱赶的命运,使基督教迈出向全世界推广的最重大的一步。平民出生的查士丁尼大帝即位不久就开始编纂《法典》,将过去四百年构成罗马法律实践的所有敕令、法律、书信与案例进行收集、统一、整理,并且编纂成法典,成为今日欧洲法律的基础,以社会正义为核心,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的神圣地位。穆罕默德二世21岁时攻占几代穆斯林人朝思暮想的伊斯坦布尔,将伊斯坦布尔建成世界上最繁荣的花园城市,奥斯曼土耳其成为世界性的大帝国。 书中也未忽视女性形象,从民间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到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她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应该深深地影响了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的态度。舞女出生并曾以妓为业的皇后狄奥多拉,在面对叛乱时展示了极大的勇气:“正如人出生免不了一死,曾身为皇帝,最后要亡命天涯,这是不可那么忍受的。我希望自己永远不会脱下这一身紫袍,我希望自己活着的每一日,遇见我的人都能叫我皇后••••古代有句格言深得我心,皇室身份是葬礼上最好的裹尸布”,这些话让准备逃亡的查士丁尼大帝直面叛乱、战胜叛乱,查士丁尼大帝尊重与深爱着她,与她共治国家,一生倾心。女皇伊莲娜,为了权势不惜杀子夺权。骄傲的哲学家、科学家希帕提娅惨死街头,编年史家安娜•科穆宁娜深夜写书,还有其他一些女性形象的记录,她们在伊斯坦布尔的历史中发挥着与男人比肩的影响力。 作者更多的笔墨放在城中平民、周边各城、各民族对伊斯坦布尔的影响上。位于亚欧十字路口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伊斯坦布尔拥有着海纳百川的气度,也因此吸引众多投机者。书中大量描述着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希腊人、哥特人、汪达人、维京人、犹太人、十字军、瓦兰特人、突厥人、波斯人、耶尼切里、罗斯人、奴隶、宦官、通事等等不同人物形象,不同民族纷至沓来,入侵、离开,或者留下、溶入成为多民族土耳其的一份子。众多底层民众的生活、交往、交战、贸易,共同在伊斯坦布尔构建新的梦想、信仰、希望,影响战争成败、宗教改革、知识发展、制度变更。个人认为这也是伊斯坦布尔因此繁荣因此没落的主要原因,也是皇朝更替的决定力量,平民也有改写伊斯坦布尔历史的力量,进而影响世界历史,这本书已不是仅仅一个城市的历史、英雄的历史,而是半部西方的世界史。 从君士坦丁到查士丁尼,再到穆罕默德,一直到近代的凯末尔,当代埃尔多安总统,采用不同的治国策略,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动,后人的评论也在变化。八年前,我在土耳其看到民间到处是对凯末尔的尊崇,不知道现在是否依然如此?八年的时光,土耳其的政治格局已经变化非常大了,凯末尔的去伊斯兰化的政策已经改变,今日土耳其在埃尔多安总统的带领下又重回伊斯兰的怀抱,圣索菲亚大教堂再次成为清真寺。对于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东西文化兼容并蓄已成为土耳其独特的文化精髓,谁也不能断言哪种文明是当代土耳其正确的选择,是基督教的文明还是伊斯兰的文明?作为世界唯一一座地跨两大洲的都市,它将永远不会是个在安静中等待发展的城市。 《伊斯坦布尔三城记》一书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人文历史、社会治理,还有伊斯坦布尔的天气、植被、水资源、灾难等自然环境的历史介绍。我的介绍很简单,仅仅介绍自己喜欢的那一面。这是喜欢伊斯坦布尔的人值得拥有的书,每人都能从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伊斯坦布尔的那一面。好书让人思考,未来的伊斯坦布尔将如何走向?只要地球存在,伊斯坦布尔也将存在,历史的书写将是土耳其人民的选择。 八年之前,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每一天都有艳丽的日出,每日下午都要坐在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轮渡上,从欧洲晃到亚洲,我看东罗马的古堡骄傲地伫立在海峡边上,古堡则看着来来往往的巨大轮船,这条航线始终与千年之前一样重要。登上加拉太塔,看看伊斯坦布尔全景,夕阳下清真寺高耸在密密麻麻的城市上空,众多鸥鸟在斜光中低飞盘旋鸣叫,后来我看《权利的游戏》中的异鬼军团包围城市时突然想起这个场景,令人震撼。古往今来,多少像我这样如微尘一样的平民带着热爱的心默默无闻地走过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是个风情万种的迷人城市,此生难忘,何日重游? 如果还有来生<br>  而且有一天能从彼世重返人间<br>  每个灵魂都重获自由回到世上<br>  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寻找地方定居<br>  如果幸运之神眷顾我<br>  慷慨给予我一个星球作为居所<br>  这样的恩典恐怕无法吸引我的兴趣<br>  我想回归的地方是伊斯坦布尔<br> ------亚哈亚•贝亚蒂《亲爱的伊斯坦布尔》<br> (伊斯坦布尔--萨夫兰博卢--锡诺普--特拉布宗--苏梅拉修道院--埃尔祖鲁姆斯--卡尔斯--阿尼--多乌巴亚泽特的伊斯哈克帕夏宫--凡城--塔特万--迪亚巴特尔--马尔丁--尚勒乌尔法--哈兰雷梅--孔亚--贝多因谢尔--西戴--佩尔盖--卡什--卡尔坎--帕塔拉--以弗所--布尔萨--伊斯坦布尔,八年前的自驾行程,不写下都快忘记了。以此纪念那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