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小·教研│和美课堂竞风采,美美与共促发展

小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慕“和美课堂”之美名,小店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师赴“和美课堂”之约,观摩学习。邂逅小语界名师大家,潜心修学,汲取精华,求同存异,成己之美。</p> 名师风采 <p class="ql-block">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部诗歌。张学伟老师文学底蕴深厚,设计独具匠心。他通过生活中的“四字现象”、“疫情背景下的诗经”、“引用诗经的名人姓名”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经》的无处不在!整堂课老师就是带着孩子们去欣赏、去吟诵,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喜欢上《诗经》,让孩子明白了经典需要吟诵,文化需要传承!</p> <p class="ql-block">  何捷老师的《刷子李》令在场的教师受益匪浅,何老师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课堂执教能力使每一位听课的老师为之佩服。他在课堂中注重提取精炼知识,让学生明白作为故事的“刷子李”是如何运用虚构实现口耳相传的,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给学生画圈,让孩子自己去表达,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罗才军老师为我们营造了月是故乡明的美景,他沉入文本字里行间,让学生体会情感是如何通过事例、语言和结构,水到渠成的表达出来,也让同学们领略到季羡林真纯清雅的语言风格,触摸到散文的情味,真不愧是语文大师!</p> <p class="ql-block">  孙庆博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首先孙老师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故事情境激发孩子们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一起感受本课的奇妙和有趣。接着孙老师注重课文的品读,通过对对话多种形式的朗读,带领孩子们走近角色,让孩子们体会到陶罐谦虚、温柔;铁罐骄傲、霸道的性格。最后,孙老师和孩子们合作表演对话,以演促悟。孩子们演得不亦乐乎,兴味盎然!孙老师的这节课营造出轻松自然、幽默风趣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乐学,爱学!</p> <p class="ql-block">  戴建荣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池上》,让我们领略到不一样的古诗词教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课堂上,戴老师带着孩子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反复吟诵,孩子和老师一起演古诗,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一个高潮,他带着孩子们“舞”古诗,“唱”古诗,带着感受古人载歌载舞的感觉,这一幕仿佛回到多年前,古人在学习古诗的场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课堂上暗香浮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虞大明老师所讲的《母鸡》一课,借助言语比较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以及对母鸡、母亲的敬畏之情,让孩子们反复阅读“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句话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虞老师还通过几件有关母爱的事例,让孩子们深受感动,眼眶里闪出了晶莹的泪花,一节好的语文课就是这样,入心动情!</p> <p class="ql-block">  魏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设计层层递进,首先让学生走进文字,整体把握文本;然后直奔重点段落,抓重点词“养尊处优”,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的人;为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魏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了丰子恺的漫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受到了其通过拟人、比喻、夸大、嘲讽、联想等来深入展现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朗读中感悟,对比阅读中品评文字,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风趣幽默;最后让学生选择五官中的一个来学会这种幽默风趣的文风,使学生在迁移中运用。</p> 学习笔记 <p class="ql-block">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教育理念的多样性多元化,成就课堂的精彩纷呈。三实小教师虚心学习,正德尚学,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共同期待教育事业花开四季,满园芬芳!每一个三实小人也努力拼搏,期待着用爱心、诚心、耐心、匠心,创造出教育的纷繁春天。</p> <p class="ql-block">撰稿:王茜</p><p class="ql-block">摄影:张宏星 姚雅慧 闫瑞晓等</p><p class="ql-block">审核:李彦青</p><p class="ql-block"><br></p>

老师

课堂

孩子

学生

风趣

幽默

感受

诗经

古诗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