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叔叔阿姨们

如月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零年暑假过后,我又重返课堂,到初中教七年级的语文,第二学期,从中学课本消失多年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回归课本儿。</p><p class="ql-block"> 备课期间,我想起我邻居中的一些叔叔阿姨,还有我同学的家长,有好多都是志愿军转业的干部。</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形象一个个在我脑海中显现,是那么的鲜明,我想把它们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想起的是我韩姨,韩姨是工业局保健站的大夫,韩姨长得肤白貌美,一颗虎牙显得人很俏皮,但我从小就特别怕她,她让我们兄妹看见她要打招呼,声音小了还不行,否则就要挨骂。我小时候爱害羞,不爱打招呼、声音也小,所以总挨韩姨骂。怕她,还因为她给四哥治病的事,一次四哥肚皮上长个小疖子,三哥带他去保健站看,赶上韩姨当班,她让四哥把背心撩起来,一剪子下去就给疖子剪掉了,四哥疼的跳起来哭,韩姨则镇定的擦掉脓血,抹上药水说:“回去吧。”三哥回来描述,听的我毛骨悚然。后来听说韩姨曾经到过朝鲜战场,是志愿军护士。想必她在战场上见过太多伤员,太多的伤痛,所以去掉个疖子对她来说,太不算什么了。 </p><p class="ql-block"> 我那时对韩姨除了怕,还有些排斥。我父亲那时五十来岁,高高的个子,胡须浓密,每天刮胡子,腮也是青的。韩姨见我爸,打招呼都叫“大胡子”或“闫大胡子”。她居然给我那么威严的父亲起外号,何况我父亲是抗日时期参加革命的,资历比韩姨老的多,所以我特别不能接受。后来在文学作品中看到革命队伍中长大胡子的都是勇猛的人,我也就释然了。想来韩姨应该是战争的磨砺形成了直率泼辣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一次发烧的经历让我改变了对韩姨的看法,我从小体弱多病,打针吃药是常事,一次我又发烧了,父亲把我放到保健站交给韩姨他就去上班了——父亲上班的印刷厂与保健站隔条马路。韩姨用压舌板看了看嗓子,给我夹了温度表,可能我体温较高,韩姨决定给我打针。先用一个蓝色的细针管做皮试,之后一会儿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儿给我倒杯水。时间到了,韩姨拿起我的胳膊问我痒不痒,我也说不好,因为害怕蓝色针管我就说痒,韩姨看了又看皮试的针眼,一向雷厉风行的韩姨这次犹豫了,最后还是放弃打针给我吃了药,让我躺在治疗床上睡了一觉,等父亲下班来接我的时候,我居然不烧了,而这次经历也让我见到了韩姨温柔细致的一面。在长辈的呵护下我日渐强壮,很少跟医院打交道了,见韩姨的机会少了,只是有时过年的时候去给韩姨拜个年。父亲去世后,二十多年没再见过韩姨。韩姨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很成功,都很有出息,都在市区是各自所在单位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  我小学时最要好的同学是四儿,四儿的父母都曾是志愿军战士,她家里有好多她父母穿军装的照片。四儿是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组长,那时每班都有一个优秀学生组成的学毛选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晚上和周日都要学习毛主席语录,写心得体会。四儿一家六口和保姆七奶奶(也许是齐奶奶)住三间房,非常宽敞,所以我们小组都是在她家学习,得以让我观察到她家跟小镇其他人家不一样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首先在称呼上,小镇上的夫妻间的称呼一般指着孩子叫“谁谁他妈”“谁谁他爸”或干脆说声“喂”“我说”,而四儿他爸是喊她妈名字“杨彬”。杨彬阿姨说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后来知道杨彬阿姨是上海人。</p><p class="ql-block"> 其次他家的家务多是叔叔也就是四儿她爸干,虽说有保姆七奶奶,但那时七奶奶年龄已经很大了,基本上是在四儿家养老,就是干一些针线活,其他像买菜做饭等家务都是叔叔干,小镇多数人家都是妇女干家务。叔叔非常干净利落,衬衫领子总是很挺括,春秋的时候衬衫外面罩件小镇人很少穿的毛衣。毛衣是杨阿姨的杰作,每次到四儿家,看到阿姨基本是在拿着竹签织毛活。</p><p class="ql-block"> 她家跟别家还有不同的,就是夫妻之间、父女之间都可以开玩笑,家庭气氛欢乐和睦。记得一次叔叔的脚受伤了,阿姨包扎的不太好,叔叔就说:“诶呦我说杨护士,你在战场上,就是这样给战士包扎的吗?”我们都跟着笑了。</p><p class="ql-block"> 四儿能歌善舞,是学校宣传队队员,班里出节目也是骨干,我性格内向,从没上过舞台。即使我文章写的好,我写的稿件老师也找别人去读。一次六一儿童节,班里出节目,在四儿家排练。杨姨对我说“你怎么不跟她们一起跳舞呢?你看你,大眼睛高鼻梁,化上妆一定特别漂亮。”这是第一次听人夸我漂亮,因为我小时候大脑门,别人都叫我奔儿头,每天忙着往下揪头帘,总觉得自己很丑。看来上海人就是洋气,审美独到。四儿也因此让我参加了她们的表演,也是我唯一的一次上台演出。正式演出时,下场跟别人动作不一致,演砸了,以后再也没人找我演节目。</p><p class="ql-block"> 这是给了我童年欢乐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初中时有好些同学的父亲是部队转业干部,有些当过志愿军,上了初中的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宅,跟同学交往不多,不甚了解。只是听大人说过两个同学父亲的传奇婚姻。</p><p class="ql-block"> 一个男同学的父亲朝鲜战争结束后,作为战斗英雄,到丹东的一所中学做报告,跟上台倒茶水的女学生互生爱慕,后来女学生离开边城丹东,来到芦台与英雄喜结连理,为英雄生儿育女。</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女同学的父亲,在朝鲜战场上被敌人炸掉了一条腿,在北京一所医院医治期间,相中了一位美丽的女护士,经过一番波折,这位据说有着皇室血统的美丽的女护士,也跟随英雄来到小城,生下我同学姊妹五人,在这终其一生。</p><p class="ql-block"> 每每想起他们,我就觉的他们都很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说到抗美援朝,翻开这部血与火写就的抗美援朝战史,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这些英烈的名字,犹如一座座丰碑,镌刻着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耸立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之中。然而更多的,像我的这些可爱的叔叔阿姨一样的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奋不顾身,为了人民,默默无闻。不居功自傲,过着常人的生活,继续参加祖国建设。</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仿佛已经很远很远,那场战争已烟消云散,时过境迁。但又很近很近,穿越70年硝烟寻找抗美援朝,对于激发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凡的价值。我很愿意讲授这样的课文。</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摄影:心存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