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春风至,花开时节又逢君

甘肃省·少促会

<p><b>——甘肃省少促会组织年轻学者</b></p><p><b> 看望老专家教授系列报道之三</b></p> <p>  2021年3月28日,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暖风拂面。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会学者代表,在会长丁士仁教授的带领下到兰州大学看望我国著名民族学专家杨建新教授。年近九旬的杨先生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在家里热情接待了到访的晚辈。</p><p>参加活动的代表有马明贤教授、马建威教授、马桂芬教授、赵国军博士、马莉女士、白凤梅女士。</p> <p>  杨建新教授,1934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54年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958年毕业并留校工作。此后的几十年里,杨先生一头扎进兰州大学这块学术的园地,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现在已是著作等身,桃李天下,并为我国民族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先生曾先后任兰州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荣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的博士导师。</p><p><br></p> <p>  杨先生主要从事民族学、西北地方史、中外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余位,几十年来,共出版专著9部,其中《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西北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等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开发表论文近60篇,涉及少数民族史研究、中国边疆问题研究、西北地方与丝绸之路研究、民族关系问题研究、民族理论研究等领域,他主编整理的重要学术资料有《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史地文献》(资料集41册),《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资料集61册)。这些珍贵史料的结集出版,填补了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的空白。</p> <p>  他还挤出时间组织青年学者撰写了多套学术丛书,包括《各民族共创中华丛书》(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究文库》(主编),《民族学博士文库》(主编)等丛书共计20余种。他承担过一些与少数民族有关的课题,如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少数民族史研究中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十五”规划“211工程”二期项目:《西北少数民族稳定和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西部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清史·典志类·回族卷》。</p> <p>  在问及如何涉入民族学领域时,杨先生答道:“是一个偶然的机缘把我带进了民族学”。他回忆道:“我1958年留校后,正好赶上全国少数民族历史调查,那时候好像是毛主席提议的,叫抢救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好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史,也没有自己的‘民族志’,就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要在全国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全国成立了几十个调查组,甘肃省成立了四个调查组,临夏调查组、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全国很多人被派到甘肃,省上也要求有兰州大学出人,系领导就让我去,我就被分配到甘肃省少数民族历史调查组。我们组的任务是全面调查东乡族历史、现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另一个任务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要写一部东乡族的简史。就这样,调查完了,我就写出了《东乡族简史》。后来,我要求到中央民族学院去进修一下民族理论知识,系里面也同意了。从1958年到1963年在,我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期间写了几篇论文。这一段时间的作用,对我以后的发展,可以说是巨大的,奠定了我以后研究的方向。毕业后,兰州大学要求我返校,我又回来了。”</p> <p>  杨先生深情地说:“西北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给了我一个广阔的舞台,西北地区确实有非常丰富资源和内涵,西北的历史、地理,西北的民族、文化,中外的交通、国防、安全,边疆问题等等,都是些大问题;西北的一切牵扯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丝绸之路贯通的不止是西北,乃至中国、甚至是世界。仅仅发掘这个根,越研究越发现这些关系的密切,西北就是个大宝库。”</p> <p>  杨先生还鼓励晚辈要不怕吃苦,勇于担当,“当有事找你,让你干的时候,就是幸福的事情,不要拒绝,你要一头扎下去。年轻人,扎到哪儿,就要深入耕耘,就要搞出个名堂,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干事情总会有所收获的”,“做好找上门来的三五件事,不要拒绝,要深入下去精耕细作,不必遍地去找黄金,黄金就在锄头下。”他还深情地说自己一生抓住了几个好的机遇,就成就了一生的事业,“刚刚大学毕业时,就是因为参与了国家民委主持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民族学领域深入下去,并得到了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学习机会,逐渐广泛展开了对民族学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中苏激烈论战时,国务院专门指定研究《研究沙皇俄国侵略中国西部边疆的历史》项目,由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新疆大学、新疆民族研究所五个单位共同承担此项目,我负责研究沙皇俄国侵略中国边疆前中国在西北边疆,特别是在新疆的主权措施等,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之时,我因此获得机会和时间专注于研究新疆的地理、民族、民俗、历史发展,以及中亚地区各民族的历史与跟沙皇俄国的关系等问题。由于我在民族学投入较早,积累的资料丰富,水到渠成地为后来的民族学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p><p> 年近九旬的杨先生依然身体健康,思路敏捷,语言诙谐,精神矍铄,令人欣慰!</p><p>祝愿先生幸福、安康、长寿!</p><p> </p><p> <b> </b></p><p><b> </b></p><p><b> 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会</b></p><p><b> </b></p><p><b> </b></p><p><b> 2021年3月28日</b></p><p><br></p><p><b>(白凤梅供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