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沐浴着三月温暖的阳光,民院附小190班的师生和家长,驱车来到距学校十多公里的卢家山庄,体验农耕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p> <p>走进卢家山庄,首先映出眼帘的是传统农业生产使用的各种农具。</p> <p>在长长的走廊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农具,同学们大多叫不出名字,拉着陪伴的家长问这问那,甚是好奇。</p> <p>这是农家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小器物,如今大多见不到了。</p> <p>犁田已被机械替代了,这些农具已经被束之高阁。</p> <p>游戏最吸引人了,同学们在宽敞的游戏大厅各自投其所好。</p> <p>这些游戏,平日是老师和家长管束较严的,同学们今天无拘无束,尽情享受着放纵的愉欢。</p> <p>男生自有男子汉的豪迈,学校体育课操练的功夫在这里派上用场了。</p> <p>短暂的自由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整装待发,准备参加体验实践了。</p> <p>在班主任刘老师的指挥下,同学们排成长队,秩序井然地走向体验场所。</p> <p>家长们,或是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紧随学生队伍,陪同孩子们去作亲子体验。</p> <p>刘老师今天一幅导游打扮,还戴上了耳脉话筒,有助于提高嗓音,耐心为同学们讲解这种打谷机是农村普遍使用的脱粒工具,能将稻田里收割的稻谷从稻禾上打脱下来,比古代扮禾省力省时。</p> <p>同学们争先恐后,踩动打谷机的踏板,寻找打谷脱粒的感觉。</p> <p>热心的家长主动当上了助教,同时也关照着学生们的安全。</p> <p>稻谷脱粒后,要晒干,晒干后还要把不壮实的谷子筛选掉,这个风车就是筛选谷子的工具。</p> <p>这叫独轮车,过去农村交通落后,农民伯伯们就是用这种独轮车运送粮食。</p> <p>推车看似简单,同学们尝试着推独轮车,发现推车时要平稳前进还不容易啊。</p> <p>这几位同学好奇地穿上蓑衣,穿上草鞋,戴上斗笠,原来过去的农民是这样穿衣戴帽、防晒避雨的。</p> <p>糍粑好吃,原来是打出来的。煮熟的糯米饭放进石锅里,用木棍使功捣擂,这个话儿挺有趣的,吸引了不少同学去体检。</p> <p>同学们经老师稍加点拔指导,竟然很快就学会了打糍粑。</p> <p>倒进石锅里去的是糯米饭,反复捣成了糍耙团团,粘乎乎的,竟然把几根木棍缠在一起了。将这个粘乎乎的糯米团取出放在有型的容器里压平,切块,凉干,就成了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糍耙。</p> <p>自己的劳动成果,吃起来好象特别有味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许道理就在这里面吧?</p> <p>刘老师告诉同学们:这是水车,农田灌溉使用的工具。</p> <p>舂米,只有体验过后,才知道踏动木杠很费力,愿来将稻谷舂出米来也不容易。</p> <p>从水库、塘坝里取水灌溉农田,是用的这种水车。有手推水车,也有脚踏水车,用水车取水原来既费力气,又要技巧,小朋友们踏上水车就下了决心,才鼓足了勇气。</p> <p>这个农耕文化园景色好美!</p> <p>在园区里游玩,移步换景,其乐无穷。</p> <p>这个茶壶真的好大,乌龟是想喝茶吧?</p> <p>走久了,玩累了,躺在秋千椅上荡一荡,感觉应该是很舒服吧。</p> <p>临近中午,家长们忙碌起来了,要准备午餐了。</p> <p>家长和学生大家一齐动手,困结协作,为孩子们做好吃的。</p> <p>最诱人的是烧烤,香气扑鼻,闻着都让人流口水了。</p> <p>烧烤锅里着火了,“大厨”不慌不忙处置,“小厨们”在一旁干着急,看着美女妈妈冷静地灭了火,继续煎烤美食。</p> <p>小朋友也不甘坐想其成,要自己动手做烧烤。</p> <p>这也算野炊吧,烧烤出来的鸡翅、牛肉串、羊肉串、煎馒头等等美食,让同学们胃口大开。</p> <p>这是啥?</p> <p>这是什么?</p> <p>这又是啥?</p> <p>这里面都有什么?同学们认识吗?</p> <p>开心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两位老师和全班同学在这欢乐的时光里,人人都笑得那么可爱!</p> <p>大家一起合个影吧,刘老师一声呼喊,同学们欢聚在古色古香的小木楼前,纷纷竖起大拇指,齐声高喊着:“开心!”“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