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沐浴着春日的暖阳,聆听着鸟的欢唱,欣赏着一路的风光,2021年3月27日来自全省各地的几百位老师齐聚南昌市美程商务酒店,参加“和美课堂第十六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感谢学校领导的安排,让我也有幸参与到此次活动之中,领略名师风采,感受语文之美。</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上海浦明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戴荣老师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给我们带来的古诗教学《池上》。在这堂课中,戴老师打破传统古诗教学的模式,将吟唱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在吟唱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让我们老师大开眼界,让我们知道了古诗教学还能唱着教,还能舞着教。</p> <p class="ql-block"> 在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之后,戴老师并没有就这样结束课程,而是抛出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会这么喜欢池子?将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引导学生懂得学习语文知识,不单单是认识生字词,我们还要通过所学的知识追根溯源,去传承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 ,为这堂精彩的课程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还意犹未尽之时,来自深圳教科院教研中心的赵志祥老师的《自相矛盾》又将我们引入到哲学的殿堂之中,这是一堂有深度的课,赵老师用“矛盾”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反复读中认识矛盾,在探讨中感受矛盾,在思考中领会矛盾,一连三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矛盾仅仅是作战兵器吗?”、“矛盾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矛盾能不能得到化解呢?”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获得了一定的哲学认知,获得了一定的生活领悟。</p> <p class="ql-block"> 第三堂课是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魏星老师执教的《手指》,魏老师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丰子恺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及漫画欣赏,来感受语言的风趣幽默,之后再通过知识运用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语文要素落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中。</p> <p class="ql-block"> 学完了意境优美的古诗,富有深刻哲理的文言文,风趣幽默的散文,紧接着来自浙江省的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又带我们进入了神奇的童话殿堂,给我们执教的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蒋老师引导学生抓住童话情节的神奇来感受童话语言的神奇,并学会模仿童话神奇的语言,再进一步由神奇的情节去领会神奇的细节,感受小人鱼的特别之处,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3月28日的第一堂课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校长执教的《芙蓉楼送辛渐》,孙校长抓住诗中的“雨”、“山”景物描写的特点,让学生懂得诗人以哀景衬哀情,再抓住“问”,让学生明白诗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情怀。在孙校长的引导下,学生一个个都能语出惊人,让在场的老师发出声声赞叹,送来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 正所谓一首好诗不仅能读,一首好诗还能吟唱,孙校长用他那低沉饱满的吟唱带领全场师生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友人分离的一幕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懂得那表明心迹的冰心玉壶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p> <p class="ql-block"> 来自江苏省的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带我们走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张老师通过一一举例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懂得《诗经》无处不在,《诗经》与我们同在,拉近了学生与《诗经》之间的距离,接着学习《采薇》,通过对读的方式理解《采薇》的含义,最后再进行拓展欣赏《蒹葭》,让学生对《诗经》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诗经》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罗才军校长给我们带来了《两茎灯草》,罗校长紧扣“两个指头”向学生抛出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典型的环境中,在情节设置中理解人物形象,最后以“严监生在原著中真的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吗?”这一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感受中华文化魅力,获得传承中华文化热情。</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何捷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文言文《守株待兔》,他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放,在何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把文言文读得古古的,读得明明白白的,还能进行“添油加醋”式讲故事,更能进行入情入境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快乐,让学生在于文字的交流中明白生活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堂课是由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实验小学孙庆博校长给我们带来的《陶罐与铁罐》,孙校长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让学生在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不同特征,同时也把自己当成个孩子同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那活灵活现的“陶罐”和“铁罐”赢得一阵又一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 短暂而又充实的培训就这样结束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课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每一位老师的课都不同,但每位老师的课又都相同,正如和美课堂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感恩遇见,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