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的周家,生下了一个男婴。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后来改名周树人。除此之外,他一生还有百来个笔名,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便是“鲁迅”。先生自己曾说:一个作者自取的笔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而鲁迅这笔名的意思他曾提到过,从前用过别号迅行,另外还有三个理由。一则母亲姓鲁,二则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则取愚鲁而迅速之意。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是在民国七年(1918年)5月,当时他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说到狂人日记,它诞生的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那便是钱玄同的劝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早在1917年,钱玄同为《新青年》撰稿的时候,就时常劝周家兄弟一起。周作人很快同意并有了文稿,周树人却迟迟不动手,一直到张勋复辟失败后两人有了一段对话。当时钱玄同再次劝他写文章,周树人却说:</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并不感到就要死的悲哀。现在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人们,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承受无可挽救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显然,这番话对照的是民族危亡的中国,鲁迅感到绝望所以不愿写文唤醒。不过钱玄同的一番话却彻底打动了周树人,他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话令他走出了隐默,终于有了震耳发聩的《狂人日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的作品不断,与旧世界的斗争中,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也是在这一时期,周树人受到了北京大学等学校的邀请,请他来给青年学生讲课。不管是新文化运动还是《新青年》,其对象都包含学生,北大校长蔡元培与周树人又有一点关系。加上鲁迅在钱玄同的劝说下,早已走出隐没,自然没再拒绝。第一课讲的便是《中国小说史略》,但大抵是先生穿着比较随意,竟然惹来了学生的嘲笑。</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他当时穿着一件带有补丁的破旧长袍,耳边别着一个笔,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彼时的北大规格高,学子眼界自然也十分高,看了他不像是老师。便不由自主笑了起来,鲁迅也不理,自顾自的开始讲课。然而几分钟后,教室忽然鸦雀无声,因为他们都将鲁迅讲的课听了进去。这才发现,眼前的老师打扮确实不怎么样,思想知识却很不一般。</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他这也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此后他授课的时间内,学生无不是聚精会神的听课。说来鲁迅其实对青年很是关注,他在广州的时候有一个青年受了他的感化,跟着他一起去了上海。鲁迅也热情的留他在自己的住所里,后来那人托鲁迅帮忙找个工作,鲁迅有些为难。找到郁达夫,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每月三四十元的薪水则是鲁迅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由郁达夫给报馆,再由报馆转交给青年当月薪,可见他的热心肠。只可惜推动了中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他,作出了无数贡献的他,在五十来岁的年纪便早逝了。因为种种原因,鲁迅的身体并不好,1936年肩以及肋骨出现剧痛。发病断断续续,史沫特莱特意为他找了美国医生,却也作用不大。</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到6月份情况才好了一些,身边的人也以为他病愈了,可没想到十月再度发病。1936年10月19日早上,忽然在家中去世,享年55岁。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听闻消息,都悲伤不已,葬礼上十万人自发为他送行。</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