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中收获,共享中成长——记观摩“精研语文要素•推动学习改革”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活动

从前慢。

<p class="ql-block">  3月27日至28日,“精研语文要素•推动学习改革”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南昌举行。我们有幸参与其中,亲耳亲眼参与观摩名师课堂。丰富灵动的课堂,涵盖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内容,涉及文言文、现代文、古诗文、自然风景等不同文学题材,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场丰富的视觉盛宴。</p> 聆听 <p class="ql-block">  3月27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竹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习作观摩课——《我的奇思妙想》。教学中,李竹平老师引导学生从发明原因、功能、样子等方面进行神奇的想象。不仅想法要奇思妙想,写法也要奇思妙想。设想使用自己的发明发生的精彩故事,把运用发明的东西解决问题的故事写下来。用“奇思妙想”推动故事发展,让枯燥无味的习作课变得有趣起来。</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的是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子弟学校副校长邓锦芸给我们带来的经典诵读课——《醉翁亭记》。课上,邓锦芸老师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读着读着学生沉醉了,在座的老师们陶醉了。而后,邓锦芸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让语文教学简单到读》,短短三十分钟的讲座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醍醐灌顶。原来语文教学竟能如此简单。</p> <p class="ql-block">  下午,来自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的黄茜老师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俊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低段的识字教学。黄茜老师《蜘蛛开店》以“蜘蛛开了哪些店?店里来了哪些顾客?”这一问题为主线,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故事。其中穿插联系生活识记、字理识记、偏旁归类等识字教学方法。徐俊老师的《静夜思》不禁让我感慨:原来古诗还可以这样教!徐老师的课真正落实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徐老师抓住诵读这条线,采用多变的朗读方法,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最后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识记“思、故、乡”这三个生字并指导书写,学生学得扎实有效。</p> <p class="ql-block">  3月28日上午,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岗厦小学老师刘恋执教了贾平凹先生的《月迹》一文,课堂上,刘恋老师抓住了文中奶奶的话来作为本节课的主线,以此展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奶奶可以说是这篇文章中的灵魂人物。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自身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童心未泯。在“月亮”这一特殊意象的指引下,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了,内心得到了满足。最后刘老师指引学生们与文本对话所产生共鸣“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p> <p class="ql-block"> 盼望着,盼望着,王崧舟老师他终于来了!“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王菘舟老师执教的一篇《红楼春趣》震撼了与会现场的听课老师。王老师以梳理文本内容“掉风筝—拿风筝—放风筝”为教学主线,品析宝黛形象为重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生看到了春趣里各具风格的人物,了解了红楼里有的不止是天真无忧的春趣,还有春趣背后“为女儿立传,叹知己无缘”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课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中良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花钟》。张中良老师教学流程清晰流畅,先是初读了解整体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再重点品读第一段,交流各个时段各种花开的样子,体会语言的优美、灵动,最后,将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进一步的理解、运用。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既有前后关联,又有层次推进,层层内化地将学生引领进奇妙的“花钟”世界中。</p> 共享 <p class="ql-block">  每天学习活动结束后,管凌凤主任都及时组织我们进行教研,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相互交流和答疑解惑,务必让我们每个人在这次观摩学习活动中,得到最大的收获。</p> 收获 <p class="ql-block">  两天的观摩学习时间转瞬即逝,留给我们的却是意犹未尽。细细品味两天的课程,不禁慨叹:名师之所以为名师,皆因为其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来,或清新自然,亦或返璞归真。身于课堂教学中的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这不禁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从各方面不断地深入钻研,努力探索,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p> <p class="ql-block">图文来源:管凌凤 文静 李丽君 李媛 </p><p class="ql-block"><br></p>

老师

教学

语文

学生

观摩

名师

奇思妙想

春趣

我们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