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高思想站位, 三中队在三月开始推出党建微课堂,每月向党员推送党史学习专栏,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学习,确保全体党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p> <p class="ql-block"> 三月向三中党员推送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历史内容请党员认真学习,具体内容如下:</p> <p class="ql-block"><b>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与地点</b></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1921年8月3日 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p><p class="ql-block"><b>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会人员</b></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p><p class="ql-block"><b> 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背景</b></p><p class="ql-block">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p><p class="ql-block">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陈独秀离沪期间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李达、李汉俊在征询陈独秀、李大钊的意见并获得同意后,分别写信给各地党组织,要求每个地区派出两位代表到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b> 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纲领与决议</b></p><p class="ql-block"> (一)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p><p class="ql-block"> (二)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p><p class="ql-block"> (三)纲领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均可接受为党员,但在入党前必须与企图反对本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新党员入党后为候补党员,接受党组织的考察,考察期满经党员讨论和党组织批准,才能转为正式党员。</p><p class="ql-block"> (四)党纲规定,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当保守秘密。</p><p class="ql-block"> (五)纲领规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对工人的领导,注意在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中发展党员,在反对军阀官僚的斗争中,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b>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b></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p> <p class="ql-block">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三中队全体党员应明晰了自己的担当与使命,并将学习到的党史知识落实到交通警保卫的各项工作中去,确保路线警卫、现场保卫、执法执勤中更平安更有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