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追"稀鸟(二)

曹亚风

继上篇《中缅边境"追"犀鸟》之后,觉得没有将大盈江的鸟儿们淋漓尽致地罗列出来,有一种想继续展现的冲动。经过整理过后,中缅边境追"稀鸟"(二)脱稿而出,此稿仍以2018年3月份大盈江的部分鸟儿为背景,以海拔高度为梯次,为大家展现鸟儿们的各种姿态,以飨朋友。<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鸡 形 目</b></h1><div> <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灰孔雀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b></b></h3> 灰孔雀雉: 体长66一76厘米的中型雉科鸟类,整体灰褐色,雄鸟具有较显著的蓬松发状羽冠,杂有细小的黑白点斑。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和南部,为少见留鸟。 白 鹇 白鹇:体长90一115厘米的大型雉科鸟类,雄鸟头部具显著的黑色羽冠,脸颊具红色裸皮,白色尾羽较长。国内见于华东东南丶西南等地,为较常见留鸟。 黑 鹇 黑鹇雌鸟 黑鹇:体长为63一74厘米的大型雉科鸟类,雄鸟头部具显著黑色羽冠,脸颊具红色裸皮及尾羽蓝黑色。国内见于西藏南部及云南西北部等地区,为少见留鸟。 白颊山鹧鸪 白颊山鹧鸪:体长24一28厘米,为小型雉科鸟类,成鸟头顶至枕部皮黄色,具黑色斑纹,贯眼纹黑色,脸颊具一显著的白色斑块。国内见于云南西部丶怒江以西等地区,为少见留鸟。 红原鸡 红原鸡:体长54一71厘米属较大型雉科鸟类,外形与家鸡相似,雄鸟肉冠肉垂及脸部红色,中央尾羽较长,呈镰刀状。国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丶广西南部丶广东和海南等地,为不常见留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佛法僧目</b></h1> 栗头峰虎 栗喉蜂虎:体长25一31厘米的大型蜂虎,颏部淡黄色,喉部浓栗色,区别于其它蜂虎,中央尾羽突出延长。国内见于西南至华南及台湾,为夏候鸟,于海南为留鸟。 三宝鸟 三宝鸟:体长27一32厘米的佛法僧,喙宽大,喉部蓝紫色,其余上体及下体蓝黑色,并带有铜绿色光泽。国内见于东北至西南部大多数地区,为较常见的夏候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鹃形目</b></h1> 绿嘴地鹃 绿嘴地鹃:体长约55厘米,为特大型杜鹃,成鸟头颈和上背灰色,眼周具红色裸皮,两翼和尾羽暗绿色,尾羽甚长。国内区域性常见于西南部热带地区和海南,为留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咬鹃目</b></h1> 红头咬鹃 红头咬鹃雌性 红头咬鹃雌性 红头咬鹃雌性 左为雌性 红头咬鹃:体长32一36厘米,喙宽大,雄鸟头颈暗红色,颏喉部至上胸暗红色,下胸及腹部绯红色。国内见于西南至东南地区及海南,为留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鸽型目</b></h1> 绿翅金鸠 绿翅金鸠:体长23一24厘米的小型鸠鸽,雄鸟喙呈鲜艳的红色,上背及两翼大致呈翠绿色,具明显的金属光泽。国内有限分布于南部和西南诸省以及海南和台湾,为区域性常见留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隼型目</b></h1> 红腿小隼 带树叶的红腿小隼系雄性,树叶是用来求婚的。 离这么远还有些不好意思呢 红腿小隼:体长16一19厘米的小型猛禽,黑色贯眼纹明显,翼上丶背部黑色,尾下覆羽红色。国内仅见于云南西南部,为留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鴷型目</b></h1> 大金背啄木鸟 大金背啄木鸟:体长28一32的大型啄木鸟,雄鸟前额及头顶红色并延长至后枕,形成羽冠,背部覆羽次级及三级飞羽金黄色。国内见于云南西南部丶南部及西藏东南部,为罕见留鸟。 大黄冠啄木鸟 大黄冠啄木鸟:体长32一34厘米的大型啄木鸟,雄鸟头顶黄绿色,枕部至后颈羽毛黄色,背部及两翼大部黄绿色。国内间断性分布于东南部丶西南部及海南。 大拟啄木鸟 大拟啄木鸟:体长32一35厘米的大型啄木鸟,头颈部蓝黑色,大覆羽丶飞羽丶腰部及尾羽绿色。国内见于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 蓝喉拟啄木鸟 蓝喉拟啄木鸟:体长21一24厘米的中型啄木鸟,一条黑色横纹将红色的前额及头顶分隔,眼周丶耳羽丶颊部丶颏部及喉部蓝色,颈侧各具一块红色斑。国内常见于西南地区,为常见留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雀型目 </b></h1> 灰背伯劳 灰背伯劳:体长22一25厘米的中型伯劳,成鸟额部至后枕部灰色,贯眼纹黑色,背部翼上覆羽灰色。国内见于四川丶云南丶西藏等地,为夏候鸟。 小盘尾 小盘尾:体长约26厘米(不计尾羽延长部分),<b></b>成鸟通体黑色,最外侧尾羽强烈延长,中段仅存羽轴而呈线状末端,羽片形成椭圆形的盘尾。国内见于云南及广西,不常见,为留鸟或繁殖鸟。 大盘尾 大盘尾:体长31一37厘米(不计尾羽延长部分)的大型卷尾,成鸟通体黑色,具蓝黑色辉光,前额具明显的羽冠,尾羽略呈叉形,最外侧尾羽强烈延长,中段仅存羽轴而呈线状末端,具扭曲的羽片形成"盘尾"。国内仅见于云南西南及海南,为留鸟。 白喉扇尾鹟 白喉扇尾鹟:体长17一20厘米的大型扇尾鹟,头部及上体余部主要为深灰色,尾羽较长呈凸形。国内见于西南地区包括海南,为常见留鸟。 蓝绿鹊 蓝绿鹊:体长33一40厘米的中型鸦科鸟类,喙和跗跖为鲜艳的猩红色,全身以淡绿色或蓝绿色为主。国内见于云南南部丶西南部丶西藏南部及广西南部,为不常见留鸟。 黑额树鹊 黑额树鹊:体长30一39厘米的中型鸦科鸟类,头部丶颏部丶喉部为黑色,形成黑色的头罩,尾羽呈黑色,中央尾羽长至24一26厘米。国内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南部等地,为罕见留鸟。 红耳鹎 红耳鹎:体长17一21厘米的中型鹎类,成鸟头顶至后颈黑色,具一显著的黑色羽冠,脸颊具一鲜红色丶白色色斑,外围黑色。国内见于西藏丶云南丶贵州丶广西丶广东和台湾等地,为各地常见留鸟。 黑喉红臀鹎 黑喉红臀鹎:体长20一24厘米的大型鹎类,成鸟头部黑色,具一较显著的羽冠,颏部丶喉部黑色,胸部具黑色鳞状斑纹。国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到云南西部的部分地区,为常见留鸟。 黄腹冠鹎 黄腹冠鹎:体长19一24厘米的大型鹎类,成鸟头顶至枕部棕黄色,头顶具一显著的羽冠。国内分布于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南部的极小区域,为较常见留鸟。 棕头钩嘴鹛 棕头钩嘴鹛:体长22一24厘米的较大型鹛类,眼先及颊部黑色,具明显的白眉纹,红嘴喙长且细。国内见于云南西部和东南部,为少见留鸟。 白冠噪鹛 白冠噪鹛:体长28一32厘米的中型噪鹛,具宽阔的黑色贯眼纹羽冠,喉部和上胸白色。国内见于西藏东南部丶云南西南部和云南南部。 绒额鳾 绒额鳾:体长10一13厘米的较小艳丽的鳾,雄鸟前额及眼先黑色,头顶及整个上体蓝紫色。国内见于西南部地区和海南,为留鸟。 橙头地鸫 橙头地鸫:体长19一22厘米的较大型鸫科鸟类,头顶丶枕部丶颈部丶胸部及腹部为鲜艳的橙色。国内于海南为留鸟,于长江流域东部周边为夏候鸟。 棕腹仙鹟 棕腹仙鹟雌性 棕腹仙鹟:体长13一16厘米的小到中型鹟科鸟类,雄鸟头顶亮蓝色,前额头侧至颏和喉均为黑色,背及两翼深蓝色,胸腹及尾下覆羽皆为鲜艳的橙色。国内见于西南南部及中部地区,为区域性常见候鸟。 紫啸鸫 紫啸鸫:体长28一33厘米的大型鸫科鸟类,通体蓝紫色或深蓝色,本种羽色鲜艳且具醒目的点斑。国内见于除东北和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地区,为常见候鸟或留鸟。 纹背捕蛛鸟 纹背捕蛛鸟:体长17一21厘米的花蜜鸟,喙粗长而略下弯,头顶及整个上体黄绿色,整个下体遍布明显的黑色纵纹。国内见于西南部热带地区,为区域性常见留鸟。 <h1 style="text-align: left;"> <b>大盈江的鸟类远不止这些,受篇幅影响不能一一展现,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追求无止境,拍摄到久远</b>。<b>美丽的大盈江,我还会再次造访你的!</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