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经典——通州区书法教师临帖微展(四)

王晨萌

篆书作为书法史上第一座璀璨的艺术宝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并且孕育着生命力的变化。篆书的不断发展、演变为以后各种书体的产生、变化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学习楷行草都应应追溯篆字的渊源。故清代李瑞清云:“学书不学篆,犹文家不通经也。故学书必自通篆始,学篆必神游三代,目无二李,乃得佳耳。” <br>  在通州区书法教师“师承经典”第四期临古学习中,区教研员王伟老师秉笔执教,与书法教师们共研篆法,无所不欢。老师们初心不改,继续深耕篆籀,孜孜以术,心追手摹,未敢有懈怠。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佳作欣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通书法研修员 王伟</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邓石如篆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临帖心得:笔笔中锋匀静气,处处关联顾盼生。</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贡院小学 吕栋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石鼓文》</h3> 临习心得:“篆之所尚,莫过于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我写的还是需要拿捏好“弛”和“急”的关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运河小学 常杜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毛公鼎》</h3> 临习心得:临习“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眼到”是“手到”的前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小学通州分校 郭振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吴昌硕 石鼓文》</h3> 临习心得:临吴昌硕石鼓文,把石鼓文原有的遒润古朴写得苍劲浑厚。结构上改变均匀,疏密富于变化;用笔润枯,起收笔不限于回锋收圆,藏露结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 李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峄山碑》</h3> <p class="ql-block">临习心得:气定手稳,中锋运笔,线条圆厚通润,粗细均匀。</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实验小学通州分校 李超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 春秋《王子午鼎》铭文 </h3> 临习心得:极度夸张轮廓线条,使轮廓线在不同的平面上,沿着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收缩或伸展,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 李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峄山碑》</h3> 临习心得:《峄山碑》被称为"玉箸体",它线条虽清瘦,但饱含力气。摒弃了个人情绪的过分表达,力求工整,粗细均匀,圆润流畅,对称均衡,清瘦修长,风格精致典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贡院小学 李婧</h3> 临习作品 吴让之《宋武帝与臧焘敕》 临习心得: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焘敕》结体舒朗,行笔刘畅,他的篆书稳健飘逸,更好的表达了古人所言“唯笔软而奇怪生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驹桥镇中心小学 王丽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 《邓石如篆书心经》</h3> 临习心得: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潞苑小学 张文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秦诏版》</h3> <p class="ql-block">临习心得:碑帖流连神常惬,每有寸进心自安。</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培智学校 张亚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 邓石如《篆书千字文》</h3> 临习心得: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湖中心校 隋文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峄山碑》</h3> 临习心得:经过一段时间篆书的临写,使我对篆书的技法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并且对篆书的历史文化和演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在临写的过程中让我喜欢上了篆书。因为它无论是字体的结构还是线条都是那么的美。书写过程中感到自己的运笔和控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潞城镇中心学校 唐士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散氏盘》</h3> 临习心得:散氏盘铭文笔画粗放,凝重含蓄,线条厚重。突显浑然天成之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通运小学 国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峄山碑》</h3> 临习心得:篆尚婉而通,篆书重在锤炼线条和笔力,更贵在气息高古浑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小学通州分校 王晨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吴让之 崔子玉座右铭》</h3> 临习心得:篆书古韵较别的字体要浓,笔画要粗细一致,还要饱满,圆润。章法自然,严谨,一气呵成,气息流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乔庄小学 王春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篆书千字文》</h3> 临习心得: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学书并不难,贵在持之以恒,攻艺若得法,功到自然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学校 王浩</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吴让之《崔子玉座右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临习心得: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书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 雷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毛公鼎》</h3> 临帖感言:正确的临帖是打开书法艺术殿堂的钥匙,也是写好书法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潞城镇中心小学 于永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h3> 临习心得:学习就应该探究事物本源,理清发展的脉络,书法亦是如此。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庄镇中心小学 张广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石鼓文》</h3> 临习心得:每一次临写古代碑帖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提笔即是练字时”学习书法我们一直在路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史家小学通州分校 张淑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袁安碑》</h3> 临习心得:向往篆书曲笔婉畅、直笔流通的美韵,心摹手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潞河附属学校 张晓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h3> 临习心得:唐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篆书重在锻炼线条和笔力,掌握纯粹的“中锋”用笔,此笔法千古不易,将来对学习楷、隶、行、草各种书体都有帮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东方小学 张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袁安碑》</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临习心得:临摹是起点,是每一天的起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实验小学通州分校 李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摹作品《邓石如篆书》</h3> 临习心得: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敬畏经典,临习提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漷县中学 付云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摹作品《毛公鼎》</h3> 临习心得: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枯燥,充满了乐趣,我非常享受这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br>学习篆书,要懂一点文字学的知识,而且要记住篆书是写出来的,不能是画出来的、描出来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潞城镇中心小学 韩佳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摹作品《篆书千字文》</h3> 临帖心得:通过临篆书对我锤炼线条质量,了解掌握汉字的演变规律等帮助很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梨园学校 胡凤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秦诏版》</h3> 临习心得:秦诏铭文中虽然也有严肃、工整的,但大多数纵有行,横无格,字体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生动自然。更有率意者,出于民工手中,或缺笔少画,或任意简化,虽不合法度,却给人们以天真、稚拙的美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 刘江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吴昌硕 石鼓文》</h3> 临习心得:篆书想要写出“金石气”并非易事,而“金石气”和笔法更是紧密关联。作品的前半段由于用笔缺乏迟涩感,整体感觉偏于油滑,因此在后面的书写中,特别增加了毛笔在书写时的动作,仿佛找到了一些质朴的气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 马仲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篆书千字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关小学 龚迎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虢季子白盘》</h3> 临贴感言:临习碑帖,为我们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不尽营养;临习篆书,从用笔的骨力、虚实、润燥等细节,完成从行质向神采的过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芙蓉小学 吕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习作品《三代彝器铭文》</h3> 临帖心得:篆书的线条应多以中锋为主,线质才能圆润挺拔。 <p class="ql-block">  几个月的醇古临习之旅让老师们回本溯源,知道了学篆须彻上彻下,上谓知其本原来历,下谓采其末流孙枝。老师们求顽伯之劲骨,味老缶之高格。锋逐铁线,颖索玉筋,书艺日臻熟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继续坚持临习传统,面目正气,习古风,临经典。给学生树立传承书法经典的有力榜样,做到像区教研员王伟老师说的做一个书法有根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