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看杜鹃

渡河

<p class="ql-block">在芒市过冬的成都知青们春节前后聚会的次数多了起来。李维蓉告诉大家听朋友说高黎贡山的杜鹃花开了,提议近日去爬山观花,马上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p><p class="ql-block">2月25日8:30时,14人分乘三辆SUV从大弯社区出发上高速经龙江收费站下高速,再经新建不久全水泥路面的约十公里的盘山路(据称节约了30公里路程),全程约80公里便到达了高黎贡山国家自然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家兴奋地在高黎贡山国家自然公园大门前合影留念。让人意外惊喜的是,该景区目前是免费向大众开放的。但为了保证自然保护区不受太大的人为影响,每天限定进入景区不能超过200人次。我们能顺利进入景区感到十分幸运。</p> <p class="ql-block">这个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应该是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中的一小段或一小部分,也是珍稀动物白眉长臂猿的主要聚集地和野生动物的迁徒通道,并保留着南方丝绸之路等人文遗迹,因此,把具有重要作用的该区域划为国家自然公园是很正确的。</p> <p class="ql-block">高黎山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210米,巨大的山体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使得德宏地区有别于高黎贡山以东地区,其气候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更大,显得更为温润,植被也更为繁茂。高黎贡山的低纬度和大高差,形成了从热带、温带到寒带的多气侯类型,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p><p class="ql-block">高黎贡山的重要性和名声早就让我无数次路过而未能深入其中的人向往以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p> <p class="ql-block">大家根据游览图选择了西进东出的环游路线。</p> <p class="ql-block">与我们同时,又有十多位年轻人团队进入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一进景区大门就是这么陡的梯道,心想,今天的路可能不好爬哦!有点担心起来。好在,后来的路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陡。</p> <p class="ql-block">陡坡道旁有间房屋的牛头装饰很有云南地方少数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刚走到小路口,李维蓉就惊喜地发现了"黄拋果"!大家也停下来仔细观察一番。这种藤条上长满刺的“黄抛果"藤本植物在我们七十年代支边时满山遍野都是,也被当作一种可防牛的植物植于防牛沟边。它的果实虽小,但有点像柑橙的果肉甜而多汁很好吃,记得每当我们上山抬木料时,都会在山路边停下来享用解馋一番才会继续爬山。可惜,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很难再见到它的踪影了。</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这里的森林与草甸分界是如此的明显,森林边缘被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密密实实地封堵了起来,几乎没有过度地带,一条小路让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边缘也都是这样的高大乔木。路旁的防火标语让游人也马上提高了防火意识。走在我前面的十二团女知青小钟手上还提着今天野餐的食品。</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山路不陡还算好走。</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朽倒木也是原始森林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大家看!树顶上有杜鹃花!"有人发现杜鹃花开了!</p><p class="ql-block">真没想到,身旁这些高大古老的乔木竟然是杜鹃花树!我在川西羌寨山上专门去看过海拔达三千多米的百年杜鹃花林,那里的杜鹃花树也可谓是大树了,但总体上还只是胸径十多公分、最多几米高的树吧!可这里杜鹃花树的胸径竟有三十公分,树高也可达十多米甚至二十米以上了,估计树龄也会达两三百年以上了,真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许多名贵珍稀树种都挂上了牌。</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原始森林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雨林特征,森林已呈现出高大阔叶乔木、绞杀植物、攀缘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的多层次植物的混生态。</p> <p class="ql-block">杜鹃花在云南被称为马缨花。记得在学校读书时听薜纪如教授讲杜鹃花的原产地就是中国,品种达800多种。后来西方传教士来中国后把杜鹃花引回了欧洲用于园林美化,并培育出了大量的新品种。在我们身边的庭园中各种杜鹃争艳斗奇、繁花似锦,更加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在我看到的杜鹃花品种中,高黎贡山的高山杜鹃是唯一的高大乔木杜鹃,让我十分惊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19年英国人傅利斯在云南发现了杜鹃巨人“大树杜鹃",并把树高25米,胸径87厘米,树龄高达280年的大树砍倒,将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带回国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公开展出,一时轰动世界。"大树杜鹃"是云南的骄傲,中国国宝。现在巳受到了国家的保护。</span></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这些大树都是马缨花树。</p> <p class="ql-block">这片区的马缨花树都是树龄差不多的高大乔木树。</p> <p class="ql-block">马缨花树的树冠部份,估计这里的马缨花树高普遍都有十多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行进在马樱花林中。</p> <p class="ql-block">山林中的水塘。这明显是经人工修筑后的水塘,估计这里也应是国有林场的管辖范围。</p> <p class="ql-block">爬山途中女士们也兴致勃勃的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时,刘有霞的膝关节病痛发作了,走路变得艰难起来。段新华主动牵扶着她向上攀爬,我在后面拍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途中休息,恢复一下体力。</p> <p class="ql-block">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74岁的芒市人王富昌老师,他说自己患有高压血和心脏病,还安有支架。很久没爬过山了,这次也是来检验一下自己的身体情况。王老师不服老的精神真让我佩服!老同学何朝贵与老王是老朋友,自然走在最后一路关照着老王。</p> <p class="ql-block">休息片刻后,大家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已形成旅游通道的路还算好走。</p> <p class="ql-block">但密林中的道路千变万化。</p> <p class="ql-block">拍下这样的镜头也让人有点小兴奋。</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小歇的八妹和杨姐要我帮她俩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棵高大粗状的滇北杜英树。</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何朝贵几十年来在专业上孜孜以求,己成为资深的林业专家,这次来高黎贡山也是一路仔细观察、拍照,绝不放过自已所感兴趣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穿出了原始森林,一眼见到了高山草甸。看到远处巳有群年轻人在那里欢腾跳跃拍照!</p> <p class="ql-block">从原始森林的密林中一下子来到开阔的高山草甸区,给人一种眼前一亮天高地阔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刚才那一群年轻人在这片草甸欢闹之后要继续往高处行进了,他们是曾经来过的当地人,我们向他们了解了一下前面的情况后决定就在这里休息和午餐。</p> <p class="ql-block">这群年轻人一路走,一路拍,年轻人就是爱美!可惜当年也年轻的我们却没有这个条件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打开了特地带来的地布,准备安营扎寨。</p> <p class="ql-block">原陇川十团的张正衡带来了一大盆凉办土鸡,十二团的小钟也拌了一盆凉拌肉。</p> <p class="ql-block">张正衡也是一位热心人,今天带来的凉拌鸡受到了大家一致称赞。可惜夫人因心脏病今天放弃了爬山没来,我想也许与当年当连长的知青干部太累了有关系吧!唉,当年的年轻人干活太猛,总是不太考虑后果!</p> <p class="ql-block">遮放十二团的张元柱专门带来了一壶白酒分发给朋友们。张元柱可是一位当年的知青英雄,当年,为了抢救兵团仓库的国家财产,奋不顾身带领知青们冲进火海,自己被严重烧伤生命危急。但他也是第一个被兵团用飞机紧急送昆明抢救的知青。因伤致残的张元柱身残志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回城后最终还担起了局级干部的重担,让自己的人生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你看,大家自己弄的菜还是很不错。李维蓉专门卤了一盆鸡肉,她丈夫程大哥说她早晨四点多就起床准备了,刘有霞拌的凉拌木耳萵笋。何朝贵专门给大家准备了自热式军用方便饭,但大家觉得自带的都吃不完,真舍不得再打开了,决定还是带回去品尝吧!</p> <p class="ql-block">"这个味道如何?"“相当巴适!"“这个安逸,味道爽,又解油腻!"大家都成了美食家,品尝着每一道美味,开心的点评。哈哈!制作者和品尝者们都皆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来!喝酒!照一张!</p> <p class="ql-block">举杯!为今天的高黎贡山之行干杯!为再次相聚干杯!</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我们来一张哈!</p> <p class="ql-block">男士们合一张!"我来参一个!"</p> <p class="ql-block">由于年龄和体力的关系,大家决定不再爬山前行而返回了。我总感觉未能登顶又未见到想像中那样满山盛开的杜鹃花是个遗憾,因而提出来还想再往山顶爬一段,希望大家再给我一小时的时间上山去看看。老同学何朝贵应声道:"你要上山的话我陪你去!"</p><p class="ql-block">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和老同学何朝贵马上大步流星向山上行进。</p> <p class="ql-block">不到五分钟,清瘦而精干的老同学何朝贵就已到达和老康打賭说到不了的地方了!老何说:在爬坡上坎的重庆长大的人,爬山就是重庆人的强项!老何是金平十八团的重庆知青。</p><p class="ql-block">我回看刚才聚会午饭的地方,一群人已变成几个小黑点几乎快看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与高山草甸混交的地方杜鹃林多了起来。看到这些正在盛开的杜鹃林,一下子让我俩兴奋起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杜鹃树虽不及刚才在山谷中看到的高大,但这里的阳光更为充足,光合作用强,花更多更为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这些海拔更高的高山杜鹃,特别是在林缘边的杜鹃长得枝繁叶茂,火红鲜艳的花朵像火焰一样满树跳动,充满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杜鹃树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靠近杜鹃树杜鹃花显得越来越大朵、鲜活。</p> <p class="ql-block">草甸边的灌木杜鹃更是开得满树滿技,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灌木杜鹃的花朵。簇生在枝顶的杜鹃花一般为6至8朵,聚集在一起犹如一朵大牡丹,凭添了一种雍荣华贵的气质。难怪会受到欧洲贵族的亲睐,仅在云南,外国传教士就采集了近400种杜鹃带回英国进行杂交繁育,为欧洲园林繁育出数千个杜鹃新品种。</p> <p class="ql-block">草甸边的灌木杜鹃。</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今天的衣服和杜鹃花一样火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远处老何发现了一棵杜鹃花盛开的杜鹃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相互拍摄留影作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回望来的方向,我们巳是群山之颠,远处的群山连绵,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受,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朋友!这边有棵杜鹃,是今天看到的花开得最多的!"先前跟我们交流过的那拨朋友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我们立马跑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这棵杜鹃的确是花开得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杜鹃花从树顶一直开满了整个树冠。</p> <p class="ql-block">快拍照留个纪念吧!为了兑现在草甸上等我们朋友们的承诺,巳没有时间慢慢欣赏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相互拍照留念。最后才后悔怎么忘了请那些朋友帮我们两个人合一张呢?</p> <p class="ql-block">怱怱拍两张杜鹃花的近照。</p> <p class="ql-block">唉!没办法,没带单反相机,手机拍照总是差人意,花朵没有了细节。</p> <p class="ql-block">拍到了滿树鲜红杜鹃花,也算实现了心中的愿望,为了不让朋友们等到太久,我们一阵小跑往回赶!</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山另一侧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高山草甸上生长着不少蕨类植物。夏季的草甸又将会是另一番葱绿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遇到了爬山上来的杨姐和八妹,还有张元柱和小钟两口子,她们都是听我在电话里告诉了这片林子有杜鹃花才赶上来赏花的。</p> <p class="ql-block">远看我们的大部队驻地竟然显得是那么小!</p> <p class="ql-block">大家汇合后开始从东线返回了。马上就离开高山草甸区了,下坡就又进入到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我见程大哥蹲在路边看着什么,原来程大哥一手拿着几朵小草花正在智能手机上查看这是什么植物。看来,程大哥也是一位肯学习钻研的人,他在我们“大弯村社员群"里也是一位爱发各种知识帖子的人,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一块宣传牌让我们知道了这里也是白眉长臂猿等保护动物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我发现了遍地的杜鹃花辦,说明我们又到了一片高山大树杜鹃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是,这里与刚才见到的山顶杜鹃林不同,是一片高大乔木杜鹃林,十多米高树冠上的杜鹃花我们却无法看到,只能见到这遍地的花辦了。不过,这也有一种“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突然发现这条路上竟然铺有石板,这难道是宣传拦上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马帮驿道?</span></p> <p class="ql-block">回头一看,程大哥一边爬山还一边查看着手机上的植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前了解到与我国北方"丝绸之路"齐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也穿过了景区,这让我大感意外!看到这块《丝绸古道》的宣传牌才真正意识到了这的确是真的。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成都,经宜宾、大理、保山,再经这里的高黎山到腾冲,最后进入印度。</p> <p class="ql-block">终于追到王富昌老师了,我说何朝贵没看见你又打不通电话又返回去找你去了。老王高兴地答到:"已经打通电话啦!"老何对朋友真是太贴心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被称为“黑水塘"的水塘历史上曾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马帮歇脚饮水之地,也是野生动物的饮水地。现在,据说也是野生动物的夜观之地。我想,若真的还能夜观野生动物饮水的话,这一定会是野生动物爱好者的向往之地。</p> <p class="ql-block">南方丝绸之路马帮驿道旁的黑水塘。</p> <p class="ql-block">中山温性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一个植被亚型,在高黎贡山中佔了50%以上,是自然保护区中的主要保护对象。</p> <p class="ql-block">森林是动物的避护所,植被保护好了,动物也就被保护好了。高黎贡山的白眉长臂猿是全球濒危物种,我国现存不到150只,这里是它最重要的避护所。2009年被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评为"白眉长臂猿之乡"。</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走在这条千年古驿道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历经千年的南方丝绸之路不知有多少马帮带着古蜀国的丝绸等商品翻山越岭、穿越河流险滩,不畏一路坎坷、艰难前行到南亚印度交易,再换回佛教文化及南亚生活物资,丰富了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和内地的物质和文化交流。现在,古驿道的交通早巳被公路、铁路及航空的现代交通所取代,七十年代在瑞丽支边时在山岭中还能听到的马帮驮铃声早巳远离我们而去,南方丝绸之路也早巳失去了它过去的辉煌和作用永远沉睡在了丛山峻岭中。但古驿道的石阶还请晰可见,驮马饮水的黑水塘仍然为野生动物们提供着饮水源,这里的莽莽原始森林仍然是野生动物的快乐家园和迁徒通道,仿佛南方丝绸之路的马帮驮铃声仍然在密林深处回响。。。。</p><p class="ql-block">我希望,人们好好地珍惜这块大自然留下的宝地,不要再去打扰它,让它永远都能像今天一样,带给我们对南方丝绸之路的无尽的追思和遐想。。。</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环线游结束了,又回到了东西游览路线交汇的三岔路口。</p> <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看到高黎贡山山脉连绵不绝的群山,看到远处隐约可见的龙江特大桥,想到今天第一次进入了向往以久的神秘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了却了一桩心愿,我终于忍不住停下车来,拿起手机按下了快门。</p> <p class="ql-block">我拉近了镜头,终于看清了闻名中外的龙江特大桥。我2014年春节自驾车从瑞丽游腾冲返回成都时,在建中的龙江大桥桥头立墩高耸云端,仿佛是建在天上的建筑,让我们惊叹不已!雄踞龙江两岸1.4公里长、离江面一百多米高的高速公路大桥通车当年成为云南最大的特大桥!但如今又被一个又一个的特大桥所超越,云南的公路、铁路特大桥还在不断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神奇!我为云南公路铁路交通的高速发展感到高兴,可以想象,几年后大瑞铁路一通车,从成都到芒市、到瑞丽将会是多么的方便和快捷!到那时,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成都人来德宏旅游和过冬,来神秘的高黎贡山探秘!</p><p class="ql-block">2021.3.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