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4日下午,尖山初中附小全体数学教师集中在录播室学习关于“中国教育学会2020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活动主要学习了各位专家报告、3节观摩课及相应的反思和点评。</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集中展示,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正宪专家的开场讲座《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各年级老师认真学习</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的学习成果</p> <p class="ql-block"> 张慧萍老师说:在本次线上学习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如何促进知识的深度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只是埋头教知识,而要站在高处纵观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引导学生打通知识的内部联系。如何打通知识的内部联系呢?教师的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好问题能串起整个课堂,撬动学生的数学思考。比如复习圆柱与圆锥,只说“长方形与圆柱”的联系,学生就能联系到长方形即可以“卷”成圆柱,又可以“转”成圆柱,还可以“平移”成圆柱,给人以“形散神聚”之感,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思维冲浪”的状态,“联系”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p> <p class="ql-block"> 陈菁菁老师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深度的思考,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许秀平老师说:在本次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是《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中提到的几点:触及儿童心灵的学习过程、让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儿童持之以恒的追问和不断深入思考的学习过程、理解性的学习过程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天性,把握整体结构,进行有意义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多的参与,更好的理解学习过程。</p> <p class="ql-block"> 高雅静老师说:此次观摩课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特别受益,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中要多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做的更好。</p> <p class="ql-block"> 聆听专家讲座,给了我们一次深度学习的机会,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让我们对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将本次课程内容学以致用。坚守儿童立场,以儿童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保护儿童成长利益”的前提下展示一切教学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