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月26日,我校一行七人来到开元中学参加大概念教学培训。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仿佛预示着我们将接受一场新理念的洗礼。</p><p> 首先,开元中学王玉斌校长致欢迎辞。他的讲话铿锵有力,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所学校朝气蓬勃的生机。</p><p> 然后任燕老师为我们做大概念教学的报告,她是IB-MYP(中学项目)课程方面资深专家,培训官授权官方访问官,成都美视国际学校IB部中文组长。我们感慨于她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丰富的经历和高深的学识。</p><p> </p> <p> 她的报告主题是《概念驱动探究——核心素养的落实》,关于核心素养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如今的教学目标,但如何落实呢?这也是困扰我们教学的一个难题。而任燕老师的报告提现了当今教学的潮流,那就是大概念教学。那什么是大概念呢?这里的概念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有所不同。</p> <p> 大概念有不同的知识层级结构(见上图),它是指能反映学科的特质,居于学科的中心地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具有超越课堂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原理、思想和方法。分析和把握大概念,可以把握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和纵横关系。对事实、具体概念进行抽象概括、一般化或系统化等思维加工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间纵向向上的联系,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有普遍意义的大概念,实现知识的拓展和知识结构的改造。将抽象概括获得的大概念用来指导或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是知识纵向向下联系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p> <p> 因为这种大概念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一些前沿地区的学校已经开展了这样的课程,任燕老师主要从概念与课程设计、概念与评估、概念与教学、概念与超学科探究四个方面结合她的实际教学介绍了大概念教学的实施过程。</p> <p> 她以语文教学为例,提出了七个大概念,当然,大概念并不是由教师本人提出的,而是由专家制定好的,她是将这七个大概念作为工具拿来设计教学,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但都离不开这七个大概念的使用。</p> <p> 任老师进一步拿出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为例,讲述自己在大概念教学下的单元备课与思考,体现大单元备课与教学。从编写教材意图的角度从高处审视文章的选取,同时还有对教材的补充资源。所谓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准备一湖水。</p> <p> 任老师进一步以课文《三峡》为例,讲述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制定出引导学生思考的支架问题,这样的问题极有深度,这与我们传统语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p> <p> 然后任老师抛出这样的表格引领我们思考找出文章写作的规律,这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也只能从写作背景上探究一二,而任老师却提出了很多的概念性理解,着实让我叹服。我认为这也许能帮助语文教师的教学打开些思路。</p> <p> 任老师用思维导图示范用大概念勾连上下单元。这样用思维将知识构成体系,知识点不再单一与零散。供语文老师们参考。</p> <p> 这是任老师制定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与量规,以学生为主语,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我们传统的三维目标不同,它分为三个不同水平,体现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不同的发展阶段。</p> <p> 同时附上学生的反思使素养目标落地生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程度,逐渐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p><p> 整个过程从教师单元备课到单课备课再回到单元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个语文写作的规律,从教师思考提出支架问题,到观察学生、了解学情,再到学生评价反思,围绕大概念的教学实施,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和提升。</p><p> 这次培训让我们收获颇丰,新时代的学生需要新时代的教育,我们需要紧跟前沿,学无止境,不断探索,追求卓越,为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