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6日,我和傅思奇老师一起赴南昌,来到中国教育梦——“精研语文要素·推动学习变革”教学观摩活动的现场,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学习。</p> 在这整整的两天里,我们收获颇多,学习到如何更好地进行习作教学,明白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知道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学素养。下面就跟随着我们一起走入这场视觉盛宴吧。 27日上午的第一节课是李竹平老师的习作课——《我的奇思妙想》。李老师直接导入课题,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的目标,接着利用这个单元课文的故事——万户飞天,引导学生感受想象力量的强大。导课后,李老师让学生读目标任务并出示各种工具帮助孩子们写作。李老师的习作不同于平时的习作课,他先出示一些开头,让学生去读、去说,引导孩子们明白开头把发明物品的样子写清楚就可以。之后,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何写,才能让读者有兴趣?通过学生的答案总结出具体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写,全班欣赏优秀习作。 28日上午,王崧舟老师带我们走进了红楼的世界。一上课,王老师就教了学生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明白方法后,让学生运用方法去品读文本。王老师从“掉风筝”“拿风筝”“放风筝”这三个方面来学习。王老师先出示掉风筝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忌讳”“晦气”。又出示拿风筝的句子,让学生放过文中难词,符合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理解一些词语后,王老师带着学生去品味文中人物的性格。王老师让学生去找描写宝玉的句子,立足句子去感受多种性格的宝玉。之后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两种版本:“脂本”和“程本”。最后立足“脂本”,感受黛玉、宝玉的性格,进而感受宝玉、黛玉的知己情意。 看名师们的课堂,我们发现语文重读,重学生的自我体验。<br> 两天学习时间虽已结束,但将所学付诸行动之路正在开始。 <p class="ql-block">撰稿:戴玉娟</p><p class="ql-block">审核:王 莹</p><p class="ql-block">签发:周华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