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真有趣

不想起名字。

<p class="ql-block">人员名单:陆沛蓉(组长)</p><p class="ql-block"> 邹文婷(组员)</p><p class="ql-block"> 刘纹静(组员)</p><p class="ql-block"> 韦智瀚(组员)</p><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3月26日</p><p class="ql-block">地点:邹文婷家</p><p class="ql-block">活动内容:搜集“汉字的演化过程”相关资料,展开“汉字的演化过程”的讨论研究。</p><p class="ql-block">活动过程:</p><p class="ql-block"> 1.搜集“汉字的演化过程”​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 2.搜集“汉字的演化过程”相关图片。</p><p class="ql-block"> 3.整理相关资料、图片。</p><p class="ql-block"> 4.拍下小组讨论图片(5张)。</p><p class="ql-block"> 4.编辑美篇。</p><p class="ql-block">搜集相关资料:陆沛蓉、邹文婷</p><p class="ql-block">搜集相关图片:刘纹静、韦智瀚</p><p class="ql-block">整理相关资料:陆沛蓉、邹文婷、刘纹静、韦智瀚</p><p class="ql-block">制作美篇:陆沛蓉、邹文婷、刘纹静、韦智瀚</p> 一、提出问题 <p class="ql-block">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交际符号,但是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是无法忽视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汉字的演化过程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小组对汉字的历史,进行了一次研究。</p> 二、研究途径 <p class="ql-block">1.查阅相关书籍。</p><p class="ql-block">2.上因特网调查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3.咨询身边对汉字历史有了解的人。</p><p class="ql-block">4.互相讨论。</p> 三、整理相关资料及图片 <p class="ql-block">  汉字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想要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就得先了解为什么要发明汉字,以及汉字的起源。</p><p class="ql-block"> 发明文字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是长期社会实践的迫切需求。</p><p class="ql-block"> 早先,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是从极其单一的方式开始的,如采集野果,逮几只兔子等;而且族群规模较小,财产共享,太复杂的事儿几乎不存在,这一阶段文字的需求并不迫切。</p><p class="ql-block"> </p> 原始人的记事方法 <p class="ql-block">1.结绳记事。</p><p class="ql-block"> 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甚至部落扩张,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越来越复杂的部族事务,很重要的事儿是需要记下来的,否则容易忘记,因此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就想了个办法,在柔软的绳子上打个结,表示记一个数或事儿,这就是所谓的——“结绳记事”。</p> <p class="ql-block">2. 契刻记事 </p><p class="ql-block">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p> <p class="ql-block">3.画图文字</p><p class="ql-block"> 到了仓颉时期,黄帝部落的事儿太多了,一个名叫仓颉的人发现结绳记事非常容易混淆,甚至还因此而经常受到黄帝的训斥,气急之下,就在墙上画记号,只有自己看得懂的那种。等黄帝发现仓颉记事的成效大为改善,也惊异了。我们本仓<span style="font-size: 18px;">颉所发明的叫做——</span>“图画文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象形文字 </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象形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所谓的“结绳记事”,“契刻记事”以及“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是原始人记录当时社会生活,是这个时期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并不能称其为“文字”。</p><p class="ql-block"> 那么接下来,了解了汉字发明的原因后,我们就开始探寻汉字的起源。</p> 汉字七体 <p class="ql-block">1.甲骨文</p><p class="ql-block"> 这么说来,图画文字应该算是甲骨文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又是什么呢?有据可查,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p> <p class="ql-block">2.金文</p><p class="ql-block"> 金文是指殷商时期希望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因为“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p><p class="ql-block">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p> <p class="ql-block">3.小篆</p><p class="ql-block">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2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4.隶书</p><p class="ql-block">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p> <p class="ql-block">5.草书</p><p class="ql-block">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但草书由于字形太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像隶书取代篆文那样,取代隶书而成为主要的字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6.楷书</p><p class="ql-block">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某一时代的规范字而言,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篆书(小篆、大篆),隶书乃至草书都可以称之为楷书,有其具有法度,可作为一种<span style="font-size: 18px;">楷式、模范以及</span>端正的、成熟的书体。</p> <p class="ql-block">7.行书</p><p class="ql-block">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也是草书的楷化,就跟我们现在说的写快笔字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p> 四、研究讨论结果 <p class="ql-block">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p><p class="ql-block">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草书 →楷书 → 行书</p><p class="ql-block">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