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中研究,让研究在“行动”中深入

鱼儿在海里

<p class="ql-block">在“行动”中研究,让研究在“行动”中深入</p><p class="ql-block">——记林东第二小学音体美学科“一个都不能少”学习共同体建设课例研究活动</p> <p class="ql-block"> 3月25日,林东第二小学音体美学科开展“一个都不能少”学习共同体建设课例研究活动。王校长、李校长、张佳宜主任和全体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参加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注“课程本质”,连“点”成“线”</span></p>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师研究和成长的主阵地,经过学科组集体备课,乌聪慧、寇丽娜和张晓波三位老师进行课例展示。</p> <p class="ql-block">  乌聪慧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美术《太阳》一课,课堂上,教师以“学习—实践—评价”为教和学的主线,通过欣赏多种形式表现太阳的作品,丰富了学生的视觉表象,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说出了自己对太阳的联想,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设计出来;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揉、搓、压、滚、捏、切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泥塑粘贴组合创作浮雕式的作品,学生在创作中不但创设出了太阳脸部的五官,还表现了多种不同的光芒。最重要的是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了设计制作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寇丽娜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音乐欣赏课《玩具兵进行曲》。在课堂中通过“唱主题—跳主题—奏主题”系列活动,持续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培养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师巧妙的把主题旋律加入歌词,把枯燥的欣赏变的很有趣,孩子们唱的开心,体现了在“乐中学”;课堂中教师还加入打击乐器,丰富课堂内容,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并且用肢体语言带领学生感受乐曲情绪及带给人的美感。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nbsp; 张晓波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体育课《站立式起跑》。在课的安排上选择了探究式的合作练习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动作图解,由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进行体验练习,通过不同的起跑方式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出站立式起跑的益处,从而达到预设联系的效果。练习安排上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并注意运动安全,在练习过程中又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练习模式,从而解决站立式起跑的教学。通过游戏“黄河长江”对学生所掌握的站立式起跑进行了进一步提升,使学生应用于实际活动中。 </p> <p class="ql-block">&nbsp; 虽然学科不同,课时内容不同,但三位教师将我校“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理念,紧密融入课堂学习和训练中,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实现了由学科内单一训练到学科间系统训练的过渡,实现了课堂教学理念的一次融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注课堂主体,由“面”到“体”</span></p> <p class="ql-block"> 观课结束后,音体美教师进行了说课议课活动。三位出课教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环节的设计、学生学习情况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反思。张佳宜主任对本次活动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三节课中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对学习共同体进行精心打造等做法给予了肯定,对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希望所有音体美教师立足课堂,深入研究学科课程本质,将学生训练和教师成长融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p> <p class="ql-block">  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无非由“点”到“线”的过程,也无非是“由”“面”到“体”的过程,本次课例研讨活动,让所有音体美教师由关注某一个问题到关注某一些问题,这是完成了由“点”到“线”的成长;同时也引发了大家要寻求某一类问题的解决策略的思考,这是由“面”到“体”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落实,更无外乎“行动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在“行动”中越走越深入,越走越能寻求本质。</p>

学生

教师

课堂

音体美

学科

起跑

课例

学习

研究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