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红 烛》</p><p>作者:闻一多</p><p>红烛啊!</p><p>这样红的烛!</p><p>诗人啊!</p><p>吐出你的心来比比,</p><p>可是一般颜色?</p><p>红烛啊!</p><p>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p><p>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p><p>为何更须烧蜡成灰,</p><p>然后才放出光来?</p><p>一误再误;</p><p>矛盾!冲突!</p><p>红烛啊!</p><p>不误,不误!</p><p>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p><p>这正是自然的方法。</p><p>红烛啊!</p><p>既制了,便烧着!</p><p>烧罢!烧罢!</p><p>烧破世人的梦,</p><p>烧沸世人的血——</p><p>也救出他们的灵魂,</p><p>也捣破他们的监狱!</p><p>红烛啊!</p><p>你心火发光之期,</p><p>正是泪流开始之日。</p><p>红烛啊!</p><p>匠人造了你,</p><p>原是为烧的。</p><p>既已烧着,</p><p>又何苦伤心流泪?</p><p>哦!我知道了!</p><p>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p><p>你烧得不稳时,</p><p>才着急得流泪!</p><p>红烛啊!</p><p>流罢!你怎能不流呢?</p><p>请将你的脂膏,</p><p>不息地流向人间,</p><p>培出慰藉的花儿,</p><p>结成快乐的果子!</p><p>红烛啊!</p><p>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p><p>灰心流泪你的果,</p><p>创造光明你的因。</p><p>红烛啊!</p><p>“莫问收获,但问耕耘。”</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诗歌颂自然、歌颂青春,感情热烈,形式精美,突出地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诗论以提倡“三美”的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散文抨击社会时弊、批判传统文化,其中尤以《最后一次演讲》最为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闻一多,本名家骅(huá)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 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