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第53期阅读分享“汪先生的云淡风轻”

思茅一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着董春霞老师的娓娓道来,感受着汪老先生平淡却又无比美好的文字,2021年3月26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第53期阅读分享会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思茅一小的杨眉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人间有味》《人间草木》两本书的分享,让我们一同跟着杨老师“走近汪曾祺”。</p> <p class="ql-block">一、认识汪先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初识汪先生,应从《端午的鸭蛋》说起,汪先生笔下的咸鸭蛋让我痴迷了许久。“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流出来了。”</span> 让人读了就联想到画面,不禁想去高邮买鸭蛋回来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拥有如此之高赞誉的汪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亲也是个有趣之人,很喜欢带着儿子玩。汪先生的父亲会带着他一起喝酒、抽烟。汪17岁初恋写个情书,父亲在一旁瞎出主意,汪和他父亲把这种父子关系称为“多年父子成兄弟”。汪先生那种闲适从容的气性和他父亲有这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先生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当时的“西南联大”,顺利进入文学系学习,成为了沈从文的得意门生,曾给汪曾祺的课堂习作打出了120分的高分。可如此优异的汪先生,却是个“懒才子”:他在联大生活自由散漫,甚至吊儿郎当,经常无故逃课,因为逃课次数多了,学生和老师都冠以他“逃课大王”的称号。因为缺课太多、数学、英语也学得一团糟,汪曾祺毕业时并没有拿到毕业证。可在这种表现的背后,却藏着汪先生付诸的许多努力,旷课的日子里,汪曾祺经常是带上一本书,寻一家环境清幽的茶馆,然后点上一壶茶,一边品茶一边看书,经常一看就是一整天。就这样,别人念洋文,他在看线装书;别人在上课,他在写文章,成就了一生的文学造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先生的一生,其实是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的。文革时期,被打入右派,下放劳改,可他呢,依旧苦中作乐。他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汪曾祺的一生,有过许多的小波折,可无论生活如何,他骨子里的情趣与雅度却一直都在,对生活,永远怀着天真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二、吃中的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先生特别喜欢吃,纵观他的文章,几乎每次都会拐到“吃”上去说一说,他讲的都是家常菜,读来却是百看不厌。因为他吃遍天下,又长于观察,一个不起眼的食材往往被他描写得格外细腻。有人说他是“作家里最会吃的,也是厨师里最会写的”。因此,千万不要在晚上读汪曾祺的散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钱时,吃好馆子,什么汽锅鸡、锅贴乌鱼、铁锅蛋之类的。没钱就吃米线、饵块。汪曾祺失恋时难过得起不了床,好朋友带着本字典来找他,两人出去把字典卖了一人吃一碗米线,全好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先生笔下,有许多云南的美食。昆明正义路靠近金碧路“培养正气”的汽锅鸡;被同学起名叫“坐失(食)良(凉)机(鸡)”的白斩鸡;乳扇、凉米线、焖鸡米线、爨肉米线、烧饵块,在汪先生的笔下,变得有趣了许多;汪先生还吃过、写过云南的菌子。读汪老笔下的美食,尽管大多为一些寻常食物,读来却是别有一番风味。读汪老的文字,就像好朋友和你,边喝着小酒边聊天,如和煦的风,正如他自己所言是“人间送小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先生的“吃”,不是单纯的吃,而是透过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找到生活的意义。就如吃货的最高境界——《葵·薤》,汪先生在探索<span style="font-size: 18px;">葵薤的一路上,收获了生活,也告诉我们,</span>吃货的最高修养是从植物学中探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曾祺先生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汪先生把人生最喜欢的场所送给了菜市场这个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之地,这是对生活的热衷,是对美食、自然之气、随性生活、质朴社交的热爱。汪先生,就是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三、我眼中的汪先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品“祺”言方可知“祺”人,如此便是我心中的汪曾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闲适散淡,乐观幽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先生的文字没有加上过多的词藻修饰,看他的书,平淡如水,仿佛与之面对面对话。他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而他的人生,也正是如此,即使是一度波折,却也将生活的苦变淡,变得闲适。汪先生曾经说到:“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正所谓在任何逆境中不能丧失对生活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生活的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自在随性,包容兼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段栀子花的描写,真可谓是一种霸气,一种厚实,一种独特。让我们明白做人应该学会去欣赏世间万物的美,更应该保持自己特有的,不要去在乎别人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要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做到</span>自在随性,包容兼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来自汪先生一生所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我们要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在“内卷”的环境中保持初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凡的生活里,总会藏着温柔的细枝末节。那些被平淡掩盖了的惊喜和片段,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感动。生活要我们记住的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当热情退却还历久弥新的细节,比如一道美食带来的惊喜,一盏茶带来的欢愉,亦或是与花儿的一次谈心,将无数个日子涂抹成了一缕阳光般的风景。我们一生中,没有人能够把生活过到波澜不惊,很多时候纠缠于世间琐事,凡尘荣辱,是非得失,因而错失了很多的幸福,或者说我们一直在寻找幸福,殊不知幸福离我们从不遥远,它就在柴米油盐里,素喜时光里,在我们一笔一划的轻描淡写中,在沿途的风景里,只要驻足回望,幸福一直都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我们要拥抱一颗少年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愿你此生永怀一颗少年心,壮志凌云意如铁。”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少年与一份不老的爱,唯有保持年少时的热爱,才能怀着希望奔赴山海。年前的我们喜欢探索,怀着热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对生活充满了好奇,我们敢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畏世俗的眼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变成了按部就班的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不断向前,却把初心和热忱抛在了脑后,麻木地为了生活而生活。由此看来,拥抱一颗少年心是多么可贵,一直怀着热爱,不止为了生活,更是为了自己。就像汪老先生的父亲一样,虽然他是医生,但他并没有丢掉自己热爱的东西,可以说他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间接感染了儿子,让儿子也成了一个有趣的人,他们是父子,更是朋友。由此可见,拥抱一颗少年心,成就的不仅是自己,也能够成就别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颗咖啡豆,我开始寻找普洱这座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思茅六小的云清扬老师说,听了杨眉老师分享《汪先生的云淡风轻》,让他得以了解到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和他带烟火气的人生故事。杨老师今晚的分享侧重于汪老先生的种种逸事,听来能感受到汪老先生的那种淡然闲适,对待生活,无论苦乐,他总能乐在其中,活的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完这样的分享,我有个想法:或许并不是我们的生活平淡无味,而是我们没能在生活中发现乐趣、过出滋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个人比较喜欢喝咖啡,因为咖啡是普洱三宝之一,普洱的气候条件,能种出放在世界上也是品质极高的豆子。我想尝一尝这样的豆子到底是怎样一个滋味儿,于是在闲暇时走遍普洱的大街小巷,寻找不同的咖啡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别人关注不到的趣事儿。星巴克里喝着咖啡戴着耳机,用电脑工作,或是看书学习;咖啡师小哥一遍遍冲泡着咖啡,只为抿一小口尝试味道;检察院小区深处咖啡夫妇纯粹的爱和生活,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咖啡那种干干净净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觉得这群人真是太棒了,他们由衷地喜欢着一项事物,心情愉悦地沉浸其中,他们的生活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将这些事讲给我的朋友们听,他们听的很认真。后来我听到有人评价我说:“他可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啊,走遍大街小巷,只为了找一杯咖啡喝!”我才意识到,在寻找到一家小店、点上一杯风味各异的咖啡、聆听和观察店主与顾客间的故事,在这些过程当中,我也享受其中、愉快的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时常羡慕别人把生活过出烟火气、过的有滋有味,又时常觉得自己的生活寡淡如水。或许在别人那里,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呢?今晚汪老先生的故事,让我思考,生活并非平凡寡淡,而应该是多姿多彩、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我们是不是慢一点、闲适一点、多爱自己一点,就能够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活滋味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书为友,以书为鉴,书香伴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波老师说道:庆幸能在这样一个傍晚邂逅汪曾祺老先生,基于杨老师分享的汪老,当中的一句话“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一下子把我拉回到朱自清这位散文大家的身上。朱自清大师说:“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与大家共鸣:这浓浓的滋味就是书味,读书之味。真是:“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人生乐趣在读书,有书为伴心甘甜。读好书,能知晓人生之难,体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创而不馁,受宠而不惊,如闲云野鹤,保持着一种雍容雅怡,潇洒达观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阅读,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梦思老师说:在杨眉老师的阅读分享———《汪先生的云淡风轻》一书中,我们看到了好吃、善吃的汪曾祺老先生,同样看到了用热爱砥砺自己不断前行的汪曾祺老先生。这种前行让我想到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的主角塔拉,尽管身陷囹圄,十七年未曾接受校园教育,但她永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望与追逐,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而作为一名老师,我意识到,我所热爱的职业,不仅仅是简单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授课本知识,更应该的是引导孩子们不断地汲取书籍中的养分,让孩子们通过阅读看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所在,鼓励他们不断向前追寻美好,发掘心中所爱,飞跃山谷,翱翔在自由的天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努力,惊艳自己,惊艳他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思茅一小的钱庄老师说到:在杨眉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汪曾祺老先生玩世不恭的一面。大学时期,他翘课、挂科……但是这些时候,他都在其它地方悄悄提升自己。这种努力的汪曾祺老先生,让我想到了,我们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其实很应该去享受自己为了成功而奋斗、努力、拼搏的那些日子。用当下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身边的细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丽可爱的初一女孩柯瑶打趣地说:“我是替我妈妈来参加这个阅读分享会的,妈妈去开会了还没有过来,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每一次替代,她都能有不一样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柯瑶说到:我今天来听完之后,最大感受就是:饿!真的,我晚饭没有吃太多,觉得没没胃口,来到这里,没有想到居然会讲吃的!在讲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说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毕竟饿嘛,看见了就会更饿[调皮]。其实,我读的散文不太多,看过最多的是鲁迅的《朝花夕拾》,我大多读的是系列小说,就比如《哈利波特》,《魔戒》之类的科幻小说。今天听了杨眉老师的分享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散文也可以这么有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很是独特,只是讲述自己身边的小事,但是多小的事,在他的笔下都可以成为“大事”。他写出来的感觉,就像是自己在经历一样,声临其境。我特别佩服汪曾祺老先生,他居然可以适应我们云南的方言,云南的食物。前几天还有一个朋友来问我:你们说的“鬼五十绿”到底是啥?我就说:就是“鬼马六道”的意思,她又问“什么是鬼马六道”,其实很多方言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对话而已,但若放到汪曾祺老先生的笔下,绝对是另外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是一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刚杨波老师的发言中提到,听到铃声仿佛回到了大学一般。于我而言,可能就回到了我之前读书的学校吧。那个时候吃饭,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去到食堂和学长学姐抢饭,不然你想吃的东西都会没有。如果你抢到了,你还得快点吃,铃声一响,管你吃没吃完,你都必须叭几口饭,去教室里坐着。就是那个时候,感觉没有吃饱,但又特别的开心,可能是因为那个陪你一起吃饭一起抢饭的人一直在吧。突然之间发现,有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都是一些美好的风景。我们一定要在自己身边的细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挚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着柯瑶的分享,相信在坐的每位书友都觉得很惊喜却也是惊讶的。一个初一的女孩儿,竟然能这般娓娓而谈。希望我们都能在身边的细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从阅读中找回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听完杨眉老师分享,看到汪先生的文字,我憋了很久的眼泪。因为我发现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热爱过生活,没有热爱过自己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不快乐笼罩着,生活、工作以及感情各种各样的问题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我总在抱怨着每天的不如意,我总觉得自己时常带着悲伤。直到今晚,和大家一起,我才发现生活一直很美好,只是我没有好好去热爱。从今天起,要在迷失的生活中寻找自己,寻找快乐。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这是思茅一小兰敏老师的感悟,愿有更多的人能通过阅读,找回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李艳芬局长谈到:刚刚倾听了兰老师的述说,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我觉得现在年轻的一代人,你们的精神往往是完全独立与自由的,但又常常在父母和他人的眼中做“自己”,所以迷茫、困惑、孤独便会如影而随。我希望你们每一个年轻人都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你们能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学校教书时,每接手一届学生,都要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命课。每一次,我都会让孩子们和我一起随手画出一幅“生命版图”,并在“生命版图”上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我常常快速写下“亲情、友情、爱情”,孩子们也会认真写下他们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 ,然后调侃我为“情圣”,什么都以情有关。我便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人的一生在亲情的呵护中成长,用友情相互取暖,因爱情而不断地丰盈自己。在0—12岁时,我们基本依赖于亲情的滋养,12—18岁时,我们会感觉友情胜于亲情,甚至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而急于挣脱家庭的束缚,父母与我们往往会成为物质上最紧密的联系者,精神上却成为疏离者,18—35岁左右,我们会遇到自己认为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认为那是值得我们托付终身之人,甚至有人会因父母的反对而与父母闹翻。但事实是,到35岁以后,绝大多数人都回归家庭,“爱人”也成了亲人,责任胜于激情,亲情成了生命中最强韧的拉力。特别要说明的是,只要生命还在,无论何种状态下,我们都不可能失去所有,当亲情不在时,我们还有友情和爱情,当爱情不在时,我们还有亲情和友情,人生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值得我们放弃生命,放弃自我。生命由无数细小而琐碎的美好构成,无法圆满,亦不会全失。只要用心,我们总能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复一年的课堂,每一次都认真依旧 ,叮嘱依旧,调侃依旧,波澜不惊。直到有一天,一个早已毕业的孩子给我发来一条信息:“芬孃,谢谢你!当我萌生想要自杀的念头时,我常常想起你的生命版图,想起你和同学们说出的哪些值得我们活着的美好。庆幸我还好好活着!”那一刻,我愈发坚定地认为教育的使命远超于知识的传递,播种一粒爱的种子,便会成全一个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今,每一次有机会站讲台,我依然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即使深处泥潭,依然要仰望星空 ,生命有很多值得我们珍惜的美好。这个世界永远有值得你坚持活好的理由”。今天,我依然把这句话送给兰老师,也送给参加阅读分享会的每一位书友,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珍惜自己,珍惜所有,用心读一本书,喝一杯茶,聊一次天,晒一米阳光,感受一粒一寸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很感谢李成清老师提供了场地支持,也很荣幸听到她的发言分享:人生的风风雨雨,都是土壤、是雨水、是营养,只要吸收一点点,都会成长。起风了,所有的一切,都会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迪吉老师谈到:汪曾祺先生的父亲,多才多艺,心态年轻,童心未眠。是我为人师的榜样。就如我们肖校说的:“平庸的老师总是让学生和他保持距离,优秀的老师总是让学生忘记他是老师。”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大部分可能会比较跳脱,但富有创新思维。对任何波折,他们也总能用向上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任何困难都不再算是困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前我就觉得挺奇怪的,汪先生作为外地人,居然能够完全适应我们云南的口味。因为我以前遇到一个广东人,吃了点辣椒就拉肚子了。汪先生却能从吃中有所悟有所写,优秀的人不管做什么他都能悟出人生哲理,所以他才能说出: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这般富有哲理的话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不仅仅是为了吃,而要注意通过吃来观察生活,每一处细节都会显得格外清晰,都会有着影响我们内心的哲理。比如我近视眼就特别不喜欢戴眼镜,我朋友问我怎么不戴眼镜呢,我随口一说,模糊的样子其实更美。我突然就想起我们与人相交也是模糊时候最有吸引力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先生对口味上的包容让我相信,他生活上也会是一个海纳百川的人。在世上,连树叶都没有相同的,何况是人呢,面对人与人的差异时,包容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成为我们与人的相处之道,我们的社会一定更美好,民族一定更团结。特别是现在7国联盟卷土重来,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一跃龙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风采。在随性,包容兼并,也是我为人的终极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愿我们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找点爱好,让自己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继龙副局长在总结中说到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我们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的豆汁、炒肝,西北的烤羊肉,东北的烧烤,重庆的火锅,我都吃过,我们要尝试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尝试不一样的味道。通过吃,能够了解一个地方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正如汪先生了解昆明一样。生活中更是如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尝试一些东西,让不可能成为习惯。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广阔的胸怀,接触更广泛的东西,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兼容并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心胸豁达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个爱阅读的人,但现在没有太多时间能一本一本一字一句的读,所以我爱上了听书,但后来听书也是断断续续。现在觉得能有这样一个阅读分享活动特别好,每周五来听一听,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希望各校的阅读活动都能落实开展,让每个孩子、每位家长都能参与进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将工作和生活分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与工作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否则就会很累很痛苦,我们都要看淡一点。工作时候好好工作,离开工作就应该好好投入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是很好玩的,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幸福也从来都不远,细细品味,就藏在平淡的生活之中。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我们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