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夫东掺山送电台,作者:兰景泉

雷达

<p class="ql-block"> 夫东掺山送电台</p><p class="ql-block"> 兰景泉</p><p class="ql-block"> 时任空军高炮第十五师师直指挥连报话员</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1971年的元月份,我们进入老挝已近1个月了,敌情天天有,就是战机很少。看着每天成批的敌机飞往北越和胡志明小道,驻守在东、西两线的我军高炮将士们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歼灭来犯之敌。好不容易在元月25日那一天,击落敌T-28螺旋桨侦察机1架,取得首战告捷!</p><p class="ql-block"> 泱泱一个加强高炮师,就像一群雄狮,嗷嗷待食,它狮目圆睁,守卫着整个防区,捕捉着信息,寻找着战机。在指挥所的标图板上,经常断断续续有敌直升机降落在老西线夫东掺山的航迹。据地面边防团介绍,那里是敌空降场,是敌特渗透到上寮解放区进行破坏活动的重要据点。</p><p class="ql-block"> 经师党委研究决定,派遣配属的高射机枪连秘密潜伏到海拔1000多米高的夫东掺山敌特空降场附近,随时准备拔掉这颗毒钉!记得在指挥所那几天,作战参谋们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制定作战计划。在确定通讯联络问题时,是用报话机还是电台斟酌再三。报话机在没有大的障碍物时通讯最大距离为40公里,它是超短波调频电台,保密性强,便携式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远,保密性差,比较而言,还是短波电台保险。人员两名由我们连报务班派遣,在潜伏期间要保持无线电静默,敌情的通报规定了暗语密码。</p><p class="ql-block"> 一天,我值了夜班正在补觉,排长叫醒我说:“打伏击的高机连电台坏了,明天晚上你跟随送后勤补给的部队送一部电台去。”第二天晚上我准备就绪,挎包里揣着炊事班给烙的葱花烙饼,身背一部A21B便携式报话机,挎一支56式冲锋枪,三个弹夹90发子弹,午夜时分乘坐遮挡了车牌号的带篷解放卡车驶向了神秘…… </p><p class="ql-block"> 大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车辆停在了一个山口旁。天空一片漆黑,可能是月初,没有一点月色,我们悄无声息地鱼贯而下,每人左臂扎着白毛巾,一溜长蛇阵消失在夜幕下的原始森林中。记得领头的是熟悉道路的边防团人员,只有他持有一只手电领路。</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直是顺着山沟的一条溪流潜行。我们紧紧盯着前面战友左臂的白毛巾,不敢迟缓半步,跌跌撞撞地行进着。我几次撞在了巨石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热带雨林中蹚着深山溪流艰难地跋涉着,一会又离开了溪流穿行在热带雨林中,凝目一视,热带雨林地面的腐枝烂叶,发着幽幽磷光,萤火虫的尾部荧光一闪一闪,藤条枝叶抽打着脸颊和身体全然不顾,注意力就是前边战友的白毛巾……</p><p class="ql-block"> 早晨6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夫东掺山山脚。这时天刚麻麻亮,领队向后传下活来原地休息。这时我才看清,休息地是溪流的源头,大山的根部。这里是一块小坝子,搭建着一个茅草竹屋,屋前种植着大片的罂粟。这里属金三角地区,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鸦片。我是第一次看到世界上妖艳的毒花,它是那么漂亮,可以说色彩是十足的五彩缤纷,拳头大的蒴果,上边有一圈圈的刀痕,那就是采割鸦片浆液的刀痕。</p><p class="ql-block"> 记得吃了干粮休整了四十多分钟,我们就开始登顶了。我把冲锋枪横放在背后的电台上,跟着部队往上爬。这时才逐渐发现同行的还有汽车连的老乡王补瑞,背着几个茴子白。吴克勤指导员,正鼓励着他往上爬。山很高很陡,但植被比较稀疏,容易攀登,大约11点多我们顺利登顶。我找到了我连的报务员盛东生、张锡坤交接了电台,还见到了我连抽调到高机连执行任务的外线班老乡樊俊科,他负责有线通信,看到他们面容憔悴,胡子拉碴、皮肤苍白。刚潜伏时怕暴露不准生火,只食用罐头、压缩饼干。</p><p class="ql-block"> 高机连住的是地窝子,上边搭着茅草,虽然不是雨季,由于海拔高、湿度大,晚上云雾凝结的水滴就像下小雨一样,我看了他们的被褥都是湿的,就像在水里泡过的一样。他们的生活用水,是用雨衣扎紧两只袖子从山底背上来的。现在回想起来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才能够战胜这些艰难困苦!我想高机连高山潜伏33天,在那种险恶的自然环境摧残下,一定有很多人留下了健康隐患,但是他们无怨无悔,这样的钢铁部队就是中国当代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12点后我们就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 高机连伏击期间虽然未遇到战机,但破坏、占领了敌特空降场,军事意义也是重大的。</p><p class="ql-block"> 高山送电台也是我援老抗美期间记忆最深刻的一件往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