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Victory-十全十美小组又集结啦🧚♀️我们以阅读的形式迎接2021年的春天🍀</p><p class="ql-block"><br></p> 悦享计划 物化成果 推荐一 <p class="ql-block">朱牧青老师👩🏫推荐语:课堂教学实用性指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让课堂效率大幅提升的45个技巧》读后感——适用的,才是最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书店里此类书不乏其例。但这本书还是吸引了我——《让课堂效率大幅提高的45个技巧》。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这套丛书的总冠名:“做首席教师”!第二,是书中的内容“接地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做首席教师”,是每一个热爱三尺讲台的教师心中的梦!也是一个艰苦的目标。需备诸多因素,但,“课,上的好”,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拟应是核心指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怎样上好课?《让课堂效率大幅提升的45个技巧》提供了一些比较接近教学课堂实际的“指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本书,借鉴和参考了一些知名专家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引用了一些教师的案例和博客文章。书的篇章架构逻辑性强,理论观点明晰,案例贴近实际,并很好地支撑了论述观点,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实际指导性。全书从“巧用心思,做好课前准备”,到“课堂练习”的“适度延伸拓展”,分为六大专题,提供了45种“技巧”。几乎囊括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大小环节,可谓“面面俱到”,“有求必应”,堪称“提升课堂效率”的“小百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好方法都是为了“用”的。只有自己感觉“得心应手”,才是适合自己的“好技巧”。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开动脑筋,联系、回想自己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号入座”,比对,观照,总结,感悟,就常常有醍醐灌顶的“顿悟”和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好课堂”,一定是“高效”的。“大幅提升课堂效率的45种技巧”中,最让我兴奋地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专题一:技巧2,了解学生储备技巧8,准备自己的备课清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专题二:技巧10,新颖的提问法技巧12,调调学生的胃口技巧21,激发好奇心,提升课堂效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专题三:技巧23,活用激励性评价语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专题四:技巧31,专业地与学生用眼神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专题五:技巧35,让精彩从游戏开始技巧36,让故事走进课堂技巧37,创设情境,提升效率技巧38,巧设悬念,引发好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专题六:技巧41,精选精炼,技巧44,适度延伸拓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些章节之所以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和共鸣,是因为它们都集中体现了两点:一是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来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二,都不是墨守成规,而都彰显“创新精神”。比如,专题一。“技巧2:了解学生储备”和“技巧8:准备自己的备课清单”就颇让我啧啧称许。对我的“心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不知道学生的能力,不知道学生的需要,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好他。”知道学生“缺什么”,“想要什么”,“该补什么”,即知道学生的“储备”,这是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套句军事用语,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我们过去很多的时候,都忽略了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我们一味地“灌输”,忽略了对他们“储备”的了解。所以才往往会“闭门造车”、“对牛弹琴”。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本书的结构逻辑性很强。如,有了技巧2的基础(了解学生的储备),技巧8就顺理成章了(“准备自己的备课清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备课清单”的“提法”,很新颖。虽然,它的内容也差不多是我们平时备课的程序,但这样一个提法,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阅读的“新奇”和注意,就会“一探究竟”。这样的写作“心理”和方法——善设悬念,刺激好奇——不也值得我们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再比如,“专题五:技巧35,让精彩从游戏开始;技巧36,让故事走进课堂;技巧37,创设情境,提升效率;技巧38,巧设悬念,引发好奇。”光是看这些标题,就让我感到亲切,我以前也写过几篇姑且称作“论文”的小文章,多次谈到这个观点,就是“把观点、理论故事化”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人往往不喜欢“教条”化的东西。尤其是涉世不深,看问题习惯于感性认识的中学生。所以,故事化、游戏化的导入、深化教材和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技巧”。我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屡试不爽,颇为得益。“45个技巧”,都很“经典”。但,不必“迷信”,尤忌囫囵吞枣,不顾实际,照抄照搬。需要我们认真研读,仔细消化,在实际中有意实验,科学摸索,最终形成自己的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就是我读《让课堂效率大幅提升的45个技巧》一书的一点感受和体会。请大家批评教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树德中学 朱牧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2021年 3月25日</span></p> 推荐二 <p class="ql-block">王凌云老师👩🏫推荐语:青春期实用性指南</p> <p class="ql-block">大道至简,知行合一——《解码青春期》读书笔记</p><p class="ql-block"> 徐州三中云龙实验学校 王凌云</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段时间有幸拜读了美国乔希.西普的力作《解码青春期》,受益匪浅。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理有据。为我们勾勒了青春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将青春期常见棘手问题融入生动详实的案例中,通过风趣幽默、富有启迪的故事来帮助家长、老师破译青少年行为背后的动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来与青春期孩子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的迷惑,从而成长为心智成熟、人格丰盈的人。尤其对于初中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将就本书的一些真知灼见,结合自己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 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成败。“青少年是个谜,他们有时冷漠寡言;有时情绪多变;有时傲慢自大。”针对青春期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者为我们提供了第一种思维模式:青少年比看起来更需要你。“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证明有人喜欢自己。……青少年真切地渴望有人对他们感兴趣、有人会照料它们、有人为了他们而存在、有人愿意把时间和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运用第一种思维模式,用心倾听、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的困惑,是我们每一位初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七年级小文是一名性格内向,心思缜密,文静秀美的姑娘,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等水平。我是她的班主任。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上课时总是心神不宁,魂飞魄散的样子。课后作业敷衍了事,应付的痕迹特别明显,成绩一落千丈,直接退步到班级最后几名。我悄悄地询问了小文的几名好朋友,说她早恋了,喜欢上我校八年级某位男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异性,非常正常,但由此走火入魔,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必须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我不动声色,通过八年级班主任,暗中了解了小文喜欢的男生的个人情况,外表帅酷,性格内向,有些不合群,有厌学情绪,成绩糟糕。我找到了小文,她好像意识到我明白她的心思,满脸通红,目光闪烁不定。“最近成绩下滑明显,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我能帮助你什么吗?”我和颜悦色地问她。她开始局促不安,“没什么困难,偶尔有些数学题不明白。”“老师最喜欢问问题的学生,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课间抓紧时间去问数学刘老师,不要让问题过夜。”“咱班的任课老师向我反映,你上课不在状态,走神严重,有什么心事说出来给老师听听,我或许可以帮助你。和家长闹矛盾了?和同学有摩擦了?听不懂课了?……”“没什么事,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听同学说,你早恋了,是吗?”我单刀直入地问。她低下头,沉默不语,好像很深的负疚感。“没关系,早恋很正常,有自己喜欢的异性,说明你长大了,成熟了,情感丰富了,恭喜你,小文同学!”小文抬起头,惊愕地看着我,低声说:“我喜欢八年级的小斌同学,明明知道这样不对,还是控制不住地喜欢他。对不起,老师。”“你喜欢他哪些方面,说给老师听听。”“他长得帅,讲义气,像影视明星某某某。”“好家伙,你是外貌协会的,我也喜欢某某某,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小文同学有点吃惊,紧张的情绪开始放松。“说说看,你是如何喜欢小斌的?你是如何与小斌交往的?我一定替你保守秘密。”“我想接近他,和他讲讲话,我想和他交往,多了解他,我就在不停地想,想象着和他交往的画面,可是我没有勇气。”原来小文一直在“暗恋”,一直把小斌同某某某塑造的影视中光辉正义的形象混为一谈,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你了解小斌吗?你知道他的性格特点吗?”“不知道!”“老师替你了解了,他是一个……的同学,你愿意和他交往做朋友吗?”“不愿意!”小文的态度很坚决。“傻姑娘,你被大家贴上了早恋的标签,多冤枉呀!既然是早恋,一定是双方的,双方互相喜欢、欣赏,这对于少男少女来说很正常。可是,你都不了解对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品行,都没有和对方讲一句话,就开始胡思乱想,作茧自缚,太不应该了。老师替你感到不值得。”“对不起,我错了!”“你没有错,只是思想上暂时有了解不开的小疙瘩。我很高兴能帮助到你,希望你能及时放下执念,调整心态,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和小文谈话之后,我主持召开了一期主题班会《青春期男生女生如何正常交往?》,就青春期的异性交往问题给孩子们解疑答惑,提供具体科学的指导。小文的变化很明显,上课专注,作业认真,成绩逐渐提升。在处理这件事中,我运用第一种关键思维模式,没有谈“早恋”色变,而是放慢脚步,放低姿态,用心倾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长到十几岁时,他们在身体、认知、情感,以及社交范围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转变。”“第二种思维模式:游戏规则变了,因此,你也得变。”适应青春期学生的身心特点,《解码青春期》强调采用正面管教的原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这一原则我深有体会,在班级管理中要强调和树立正能量的东西,而不应该强调负面的东西。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而言,你越是禁止的东西,他越是会去尝试。记得八年级开学初,第一次班会课,我宣读校规校纪:“学校明文规定,禁止把手机、零食、不健康的书籍等带入校园。”我接着补充:“什么是不讲康的书籍,比如《十宗罪》,充满了暴力和色情,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德育处已经没收了十几本。”我低估了青春期孩子们的好奇心,第二天我吃惊地发现一本《十宗罪》在教室暗中传阅。这件事再次给我敲响了警钟,管理班级一定要采用正面管教的原则,即和善与坚定并行,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长期有效等。</p><p class="ql-block"> 《解码青春期》还强调用价值观而非情绪来管教孩子。“管教孩子的关键是要确立协商一致的目标并且概述出清晰无误的特权和后果……如果,你事先下功夫制定了大家都同意的清晰的奖惩条款,明确了价值观并且有勇气坚持遵守这些条款,那么遇事时把持情绪,而把持情绪能帮你把持局势。”对于初中生而言,易怒、情绪不稳定是他们的明显特征。针对此,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基于价值原则行事。在七年级新生入学之初,我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了详尽的班规班级,包括上课、作业、纪律、卫生、公物保管、文明礼仪等等。规则对事不对人,人人必须遵守。违反了规则,要接受规则的惩罚。我一再强调,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而不是“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添堵”。对于犯了错误,还理直气壮,情绪激动的学生,我总是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抚对方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但是我们有言在先,你的行为违反了班规班纪某某条,必须接受惩罚,大家都一样。希望你能吸取教训,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p><p class="ql-block">《解码青春期》强调了第三种行为模式:你需要帮助。特别是要转变心态,把握教育时机,“孩子,我们不把你看成是一个难题,我们把你看做是一个机会。”教师要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孩子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成长。“教育本质上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完美的人寻求完美地过程。”青少年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的。作为教师,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成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犯错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下次遇到会不会改正,“从这件事我们学到了什么?”《解码青春期》一再强调使用“我们”,而不是“我”。使用“我们”一词意味着一种支持,能向孩子表明,老师会和你一起应对这件事。《论语》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也表达了这种思想,犯错误并不可怕。能否改正错误,汲取教训,化作成长的力量,这是问题的关键。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小豪同学躲在校园厕所抽烟,被德育处主任抓个正着,送到办公室让班主任加强教育。我告诉自己保持冷静,情绪激动,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青春期的任何不良行为实际上都与孩子的成长经历、家庭关系、心理需求等密切相关。我首先应该做的是探求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孩子自身“向上向好”的力量,然后去扮演一支“拐杖”,鼓励支持孩子尝试去改变,支撑孩子在困境中坚持往前走。“听说你在厕所抽烟了,我挺佩服你的,厕所里空气污浊,臭气熏天,你为了不给咱班抹黑,得多遭罪呀!不过,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还是被发现了。请告诉老师,我怎么帮助你,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你的损失。”小豪同学脸一阵红,一阵白,头低下来,半晌不语。“你爸爸、妈妈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家中有兄弟姐妹吗?是什么驱动你去抽烟的?”小豪告诉我,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家中还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妹妹,目前妈妈的精力主要放在妹妹身上。我明白了,缺乏爱和归属感的孩子,空虚无聊,寻求外在的刺激,以致尝试去体验抽烟的滋味。我对小豪深表同情。“抽烟的感觉如何?”“不好,呛人!”“既然不舒服,我们再也不要去触碰。有些事可以尝试,有些事不可以尝试。比如吸毒,一次吸毒等于终身吸毒。令行禁止,学校是一定会给你处分的。你要对自己负责,承担责任。从这件事我们学到了什么?”“遵守校规校纪,不能抽烟,不能违纪。老师强调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去做,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凡事考虑后果。”小豪的认错态度很诚恳。我安慰小豪,“你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积极表现,多为集体做贡献,努力学习,刷新老师和同学们对你的认识,争取早日撤销处分。”事后,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告诉妈妈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多关注,多关爱孩子,不要有了二宝忽略了大宝。现在,小豪同学逐渐改正身上的不良行为,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在教育工作中,我会自觉运用《解码青春期》的相关理论和三种关键思维模式,用心、用情、用爱、用智对青春期的孩子投注心血,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的困惑,树立自信心,培养必要的技能,从而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 推荐三 <p class="ql-block">葛红老师👩🏫推荐语:班级管理实用性指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面管教》读后感</p><p class="ql-block">《正面管教》美国作家简·尼尔森在1981年出版的,是一位教育学博士及心理学家,《正面管教》这本书的魅力在于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我们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班主任,拜读此书后,受益匪浅。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在处理学生犯错时以前常常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但阅读了此书后发现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的方法非常有效,这种方法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p><p class="ql-block">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对一般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如及时擦亮的火柴,会使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上进,可谓“点石为金”。适时适度的进行鼓励可以开启学生心理情感大门的钥匙,益于建立和谐、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中考在即,学生们有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些同学对于自己的目标有些迷茫。例如班里有个男生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中考目标也是模糊不清,我首先找到他和他交流,听取他的心声,协助他在学习、思想上制订一个合适的目标,然后找其他老师联合行动,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在短时期内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可见老师适时的给予孩子鼓励犹如及时雨,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作为班主任要让自己班级里的学生有归属感。归属感:归属感是指孩子作为社会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有所归属,能感受到自己能够融入一个家庭或其他集体,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人在安全需要之后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关心爱护。学生正是有了这种内心需求,才会希望在所在班级获得这种归属感。如果学生形成了归属感,那么,他就会对班级产生一种向心力,将自己的言行和班级联系在一起。我觉得首先要让全体同学参与班级的建设工作,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使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其次要有明确的班级目标。 如果说一个班集体是一艘远航的船,那班主任就是领航的船长,每个同学就是这艘船上的水手,而班级目标,就是引导航船正确前行的灯塔。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自己的组织,班委的工作组织能力对增强班级凝聚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可以将学生的心牢牢地贴近班级集体,对班级采取认同、趋近、参与的态度,形成集体强大的内聚力,从而创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p><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只是我的一些肤浅的感受和理解,《正面管教》这本书的内涵非常丰富,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正面管教》这本书既可以教会家长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亦可以教会教师如何成为更加优秀的老师,值得推荐。</p><p class="ql-block"> 西 苑 中 学 葛 红</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6日</p> 推荐四 <p class="ql-block">杨老师👩🏫推荐语:家庭教育实用性指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不管教的勇气》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杨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了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很有启发和感悟。作者岸见一郎,是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他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咨询师、顾问,著有《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以下为从这本书中学习到的观点、方法论及本人的一些初浅体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教育孩子的目标是“自立” 。 自立的三大条件: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我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本书传授的教育方法将帮助我们促成孩子自立。书中不仅告诉我们,如何不管教孩子,才是更好的管教,同时也启发我们从孩子的视角理解他们,继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养方式 作者提出不批评不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批评与表扬,都不是一种与孩子平等的对话关系,家长都是处于居高临下的态度。 没有人喜欢批评,批评会带来负面影响,并会使孩子害怕父母,久而久之,会使孩子逃避批评,做事消极,变得懦弱。作者给出的办法是对孩子坦率地讲出你的担心之后,就只有等待,别无它法。但是真的要无视孩子的一些问题,等待他自我调整,自我改善?这的确是需要勇气。做为家长,对待孩子,要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同时,更要不断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认为表扬孩子,也是基于家长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并不是一种平等态度,也不是管教孩子的好方法。孩子可能因此会依赖表扬,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有可能不好好做事。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可以用“谢谢”一词。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很安静,可以说:“谢谢你这么安静”,让孩子或得对他人的贡献感。如果孩子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就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痛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父母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将造成不良后果:第一、破坏亲子关系,第二,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而无法成长;第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认为孩子不无力承担失败,从而阻碍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一点上,现实中的父母普遍存在问题。对孩子的学习、锻炼、穿戴等等事项,不断发表意见,甚至包办。这让孩子在有些时候表现出不自信。随齤孩子的长大,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自主要求越来越多,而我们一味横加干涉的话,之间的冲突也渐渐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如何让孩子会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要让孩子感受的学习的喜悦,学习是孩子必须自己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替代,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孩子很难体会到求知的喜悦。本书作者还强调, 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它促人成长,不仅为自己,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贡献感能让孩子体会到自我价值。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一点。作者认为父母不能开口只谈学习,否则会让孩子感觉到”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话说了吗?"如果真的希望在学习上帮到孩子,父母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做法:(1)批评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也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2)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人生不只有竟争,还有朋友,切莫让孩子成为学习很好,却只考虑自己的人。(3)让孩子体会到贡献的价值感。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作者希望家长们,用“谢谢你***”,而不是“你真棒!”之类的话语,让孩子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价值感,之后可能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痛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在书中告诫父母们 ,要避免对孩子说:“只要学习好就行”,否则,孩子也许会以学习为理由不去承担其他事,这可能导致孩子连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也不要因为孩子是考生而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必须学会合作。这是给为父为母的我们再次警示 ,在抓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承担一些家务责任,比如每日洗碗,到户外遛家中宠物狗,有规律运动等等。这一点需要深深植入我们家长的理念中。有研究表明,干家务活能锻炼大脑,运动也能改造大脑,从而影响学习人的能力。而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如同只知道工作,或被爱情占据头脑的一些成年人一样,都是不健康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不要俯视孩子。作者强调,没人能代替孩子学习。而学习的后果,都得由孩子自己负责。父母所做的事只能是:(1)孩子不怎么学习时,父母可以认真地问自己有没有能做的事。(2)不对孩子的学习横加干涉。父母可以在征得孩子的同意时,和他们谈谈学习的事。如果孩子不愿意,那就暂时不谈。同时,告知孩子可以随时找自己商量。(3)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如果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就不会任意地批评他们,孩子也会更冷静地接受父母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要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作者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也很值得身为父母的我们时时反省做得是否得当。(1)父母需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赋予他们勇气,不要认为自己不行。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2)要让孩子学习应该认真,但不必过于沉重,孩子学习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期待。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如果这次成绩不好,不用觉得辜负他人,也不必消沉,只需要为“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3)父母要尝试、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和行为中的一面。(4)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决定人生。接纳孩子的真实面,不要与理想中的孩子作比较。当孩子体会到父母是无条件地爱自己,接纳自己时,他们会得到无法替代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促使孩子更有力量去努力。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可能让孩子怀疑自己,并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无法冷静思考。做 为父母,能做的、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替他们决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父母不易。对孩子,要想具备不管教的勇气,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休养、格局。也才能在其成长之路上起到引导、助力的作用。</p> 期待 <p class="ql-block">有一种气质为“腹有诗书气自华”;</p><p class="ql-block">有一种财富为“书中自有黄金屋”;</p><p class="ql-block">有一种气度为“书中自有颜如玉”;</p><p class="ql-block">有一种魄力为💪💪博览群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