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邮古镇盂城驿扫描

老龙王

<p class="ql-block">  高邮盂城驿现为世界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高邮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邮驿“活化石”[1]、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p><p class="ql-block"> 盂城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盂城驿是高邮旅游一轴一带五区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对外推介的重要高邮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1993—1995年高邮市人民政府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还有界首驿比盂城驿早开设98年。2015年12月24日高邮市盂城驿景区正式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扬州市第8家国家4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汉建县,历史就庄重地把这土地正式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己的名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高邮是国内唯一因邮建城、因邮而名的城市。</p><p class="ql-block">高邮市拥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p><p class="ql-block">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金字招牌。</p><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p><p class="ql-block">盂城驿,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孟城驿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高邮市政府于2013年4月18日投入9500万元对毗邻大运河高邮段的孟城驿实施扩容,新建秦邮公馆、客栈等建筑设施6600多平方米,并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区进行整治,一来为2013年10月18日该市举办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新推“邮文化”名片,二来为大运河高邮段申遗打造古色景区。</p><p class="ql-block">十大节点</p><p class="ql-block">1、馆驿巷牌坊:盂城驿景区东入口标志建筑,与巷道肌理融会贯通,与节点景观浑然一体。牌坊下,13处“驿”字镶嵌路间,移步可见。墨绿色既表现驿之特质,又蕴含邮驿之活力。</p><p class="ql-block">2、驿印流年:古代驿站传递中,驿印封泥,是权力和凭证的信物。高邮亭、迎华驿、高邮驿、秦邮驿、盂城驿、秦邮公馆,不同时期的驿站名称,生动演绎高邮邮驿的历史。</p><p class="ql-block">3、文天祥广场:文天祥,江西吉州人,南宋忠烈大臣,右丞相、文学家、民族英雄。德祐二年,出使议和被扣,于京口(镇江)逃脱,至高邮,一路惊心,与高邮结下终身难舍之缘,作《高邮怀旧》、《发高沙》、《发高邮》等名诗,广为传诵。</p><p class="ql-block">4、南海子河:明隆庆六年,高邮知州范惟恭开挖从外濠至丁家湾洞的支河,将南关坝、马饮塘与外濠水系沟通,始有南海子河。</p><p class="ql-block">5、马饮塘:明洪武元年规定,六十里或八十里置一驿,冲要驿站设马五十匹至八十匹不等。据载,盂城驿鼎盛时期有马六十五匹,驿站东南有一天然水域,既可运粮行船、泊船,又可供马饮水吃草,民间俗称马饮塘。</p><p class="ql-block">6、柳荫禅林:位于盐塘巷52号,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现存山门殿及大殿。拱形门上嵌有当时所立“柳荫禅林”石额。</p><p class="ql-block">7、柳泉草屋: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康熙十年,应孙蕙之邀来邮担任盂城驿驿幕,期间常在此与民聊掌故、叙家常。著有《高邮驿站》呈文及多首反映高邮的诗篇。</p><p class="ql-block">8、同昌粮行:馆驿巷周边因西靠大运河,东临马饮塘,漕运发达。益泰源粮行、永顺源粮行、振隆粮行、詹家巷盐行等商贾云集。位于盐塘巷32号的同昌粮行,始建清末,为陈义兴所设,典型的私人粮行,系高邮的老字号。</p><p class="ql-block">9、风雨墙:一段风雨墙,百年见沧桑。从这面留有苔藓的墙上,可以触摸清末、民国、文革及改革开放的砖块,古朴而厚重。</p><p class="ql-block">10、接官厅:《高邮州志》载,“皇华厅在南门外盂城驿前,临运河堤有屋三间,为迎饯宾客之地。”皇华厅,俗称接官厅,为高邮州官迎候、宴请水路过往官员的厅堂。</p><p class="ql-block">申遗成功</p><p class="ql-block">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盂城驿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连续投入巨资对驿站进行扩容、修缮,力求原汁原味再现明清时代建筑的特色风貌。眼下,盂城驿修缮整治二期主体工程已经竣工,馆驿巷牌坊下,典雅的仿古建筑群令人身心释然,沿着镶嵌“驿”字的青砖小径,马饮塘畔美景尽收眼底。运粮码头的浮雕墙,以白描写实手法雕刻的青砖,生动再现了高邮粮食集散、盐务商贸的繁荣景象,浮雕墙南侧的“风雨墙”则书写着历史沧桑。盂城驿周边正在成为一座开放式的仿古花园。这一变化,无论于驿站本身还是邮城百姓,皆为幸事。</p><p class="ql-block">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据记载,驿站鼎盛时期厅房100多间:正厅、后厅各5间,库房3间,廊房14间,马房20间,前鼓楼3间,照壁楼1座,驿丞宅1所;驿马65匹,驿船18条;马夫、水夫200多人。不论烈日、寒风,还是大雨、冰雪的天气,传送重要急件的驿使都身背公文袋,不分昼夜,快马加鞭,飞奔在尘土飞扬的驿道上。而今只有马神庙前的那匹大石马,见证过昔日邮路的繁忙与繁华。</p><p class="ql-block">推开大门,穿堂入室,依然可以领略到古驿站“皇华有堂,堂构峨峨,后寝渠渠,缭以周垣,启以高门,赭垩黝碧”(知州赵来亨《公馆记》)的宏壮气势和兴旺景象。</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盂城驿在高邮市区南门大街馆驿巷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但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驿站原规模宏大,除驿站本身的牌楼、照壁、鼓楼、厅房、库房、廊房、马房等外,临里运河堤有迎饯宾客的皇华厅,驿内有秦邮公馆,驿北有驿丞宅等房屋。由于历经战火、水灾等破坏,现尚有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现在的盂城驿是明代的遗存,是在元代秦淮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元璋称帝后,在明洪武九年(1376),令翰林学士考古订正全国俚俗不雅之驿名,秦淮驿改名为盂城驿。在国内像这样大规模的古驿实属少见,对研究我国古代邮政史、交通史、水利史具有科学、艺术、历史和文物价值.高邮市的文物、规划部门已经对该驿进行规划保护,并举办“古盂城驿”史料展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