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每当看到诸如上海静安区火灾事故等触目惊心的报道时,警钟长鸣耳畔之际,我不禁要想,到底是疏于防范?是责任心不强?是违章违规?还是归咎于安全意识淡薄?经国内外各种事故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0%以上,所以,安全生产要做到长抓不懈,必须全面提升每个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这也是摆在每个安全生产工作者面前的神圣使命。 早期的安全生产理论中已有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产生的论述。例如1919年格林伍德和伍兹的“事故倾向性格论”,提出“从事同样的工作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如果通过人的性格特点将这部分人区分开不予雇佣,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又如1936年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之因理论”,提出“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有些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其不安全状态也是由工人的错误所致”。这些都是早期的安全理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人因事故的发生率不断提升,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海恩法则着重强调了以下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也就是说,人因失误已经成为引发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整体劳动效率的大幅提升,发生人因事故后的负面影响也必然会随之扩大。在中移铁通转型发展阶段,企业业务外包、一线劳务派遣员工的大量增加、人员流动的频繁都使得人的因素成为安全生产需要重点关注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从“人”出发,协调和加强培训、组织、个人、环境四个方面共同作用,能大大降低人因失误给安全生产造成的隐患。鉴于人因失误的危害性,客观分析中移铁通面临的安全生产现状,从弥补和完善现行安全生产工作的角度出发,做到防患于未然,个人觉得应该加强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一、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能再仅限于资金和人力,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加上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安全生产管理必然要走向专职化和专业化,不仅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队伍需要充实,自身素质也需要不断提升,才能与企业转型发展阶段的安全生产要求相适应。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应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而应该真正落实于行动,扎根在员工心中,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及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有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就能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形式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从而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是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教育的规定,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教育不仅要形成制度,更要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切实可行、针对性强,都能促进安全生产教育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提高广大员工的可接受度,使其真正能让大家喜闻乐见,进而夯实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和意识。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是防止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重要途径。它能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能使广大职工掌握工业伤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技能;学会防止工伤事故的技术本领,保护好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促进和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这方面值得加强的是入职安全生产教育,应该统一制订和印发入职员工手册,使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工作性质、职业风险、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从而为有效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制度是被实践证明的企业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一项重要手段。检查是发现隐患、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的重要举措。自检、互检、抽检应该成为常态化工作,正是因为安全生产事故的产生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加强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在改善安全生产整体环境的同时,也能有效化解和降低人因失误的几率。 现实中这项行之有效的工作,也会因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肩负其它工作,而出现制度落实与人员投入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拟或是检查监督走过场的情况。如何充实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量,并成为检查监督制度的有力执行者,值得各级管理部门深思。 五、要成为无借口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者。要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有禁必止、有令必行,必须认真推行标准化作业,按科学的作业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需要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根据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技术的变化不断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必须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抵制、防止和纠正违反法律、法规和劳动纪律的行为。 六、加强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监督和管理。安全生产的投入是确保工作环境和劳动安全的必要条件,劳动防险用品是为了减轻或避免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受到的伤害和职业危害,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项预防性辅助措施,是安全生产防止职业性伤害的需要,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现实工作中依然会存在业务外包单位安全生产保障设施投入不足或不及时的情况,更多的则存在着个人认识偏差和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如土法上马、劳动防护用品弃而不用、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以及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保管不当造成的丢失和失效,不能真正用以保障日常安全生产,以上情况屡见不鲜。就我们最常用的安全帽为例,如果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帽可以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人尽皆知,但一个细微的改变,如不系颊带,则有可能造成二次碰撞而危及自身安全。 劳保用品事关每个劳动者的安危,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监督和管理这方面工作需要不断加强。 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同样具有安全生产的警示作用。随着国家和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提升,转变观念,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想安全、我能安全方面发展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现实,关注、重视和防止人因失误也是安全发展观的要求,生命只有一次,应怀敬畏之心,安全生产更须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陈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