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稿

冰雪梧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天晚上,闲来无事收拾旧物,看到了这本剪贴本。里面贴着我的一些拙作。因为当初是为了收集,现在看来,是让我老了有所回忆。一页一页翻看,旧事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一块块的都已发黄。一直把它放在草稿箱里,今天让它见光啦!</span></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写作是源于小时候写信。初中高中的作文几乎都被当作范文在年级宣读。1984年2月参加工作以后就被团里聘为通讯员。团广播站几乎每日新闻都会有“农科所XieFang报道”,这本特约通讯员证件在好些年都是三十四团之唯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一篇见报的散文,我的原题是“铁干里克的红灯”,电视插转台的红灯是让人欣喜的,它照亮茫茫隔壁,成为亘古荒原上一颗闪耀的星星,记忆中看到的最早的电视剧《姿三四郎》《排球女将》就是有了它才接收到的,尽管黑白屏幕满是雪花,但邻居家小院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篱笆墙都挤垮了。发表时编辑改成这个名儿了。</p> <p class="ql-block">这篇小通讯是经29团7连的高晓阳老师修改过的,他帮我直接带到绿原报社。后来团宣教科发了3元稿费给我。</p> <p>新闻稿件允许一稿多投,很清晰地记得在高晓阳老师帮助下,用了5个题目投了5家报社,新疆法制报采用时用的这个标题。</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入党介绍人老周叔叔和阿姨,后来调回内地,5年前周叔已经去世。</p> <p>《报案》是发生在34团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加加工,把它变成了小小说。如今故事中两个当事人早已作古。</p> <p class="ql-block">极少出门的我把刚刚1岁半的宝贝儿子丢给母亲,拎着老骆的黄挎包参加了绿原报社举办的文学创作讲习班。讲习班聘请了兵团知名作家诗人丰收、王正、孟丁山等授课。讲习班设在博湖边的25团,当时刚刚建成的新团部。想儿子想得半个月哭了好几回。</p> <p class="ql-block">讲习班上除了每天听课做大量的笔记,晚上还要完成写作。小小说《日子》经过兵团作家王正不厌其烦的修改,刊登在兵团《绿洲》杂志1991年第一期“学员专栏”上。原型是我的邻居,实际也在诉说我当时身为警嫂的诸多苦水。</p> <p>哈哈,这个《争女婿》是由一篇小通讯想到的,改编成小小说。</p> <p>这篇文章被编排在绿原报头版二条,被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副政委称为“大手笔”。</p> <p>不晓得当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连队政工干事,哪来的恁大干劲。</p> <p>不知道给新疆军垦报(《兵团日版》前身)投了多少稿件,只有这个散文被编辑看中了。发表时着实激动了一阵子。</p> <p>这篇散文原本题目是《我家门前一条河》,后来采用时编辑改成了《童趣》。这是儿时的我们真实的写照。如今我家门前那条河已是面目全非。如今每到同学、发小聚会都会被大家心心念念。</p> <p class="ql-block">这在新闻稿件中被称为“豆腐干”。一般在报缝或边角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通讯。</p> <p class="ql-block">见闻所想,被巴州报采用。</p> <p class="ql-block">比赛结束后,与发小聊天,遂有了构思这篇小小说的冲动。见报后发小和她的队友连连称赞。</p> <p class="ql-block">为完成任务,用一封“读者来信”充数。</p> <p class="ql-block">小简讯,见缝插针,说的就是这个。</p> <p class="ql-block">两人同时投稿,内容相同,结果就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稿件中的妯娌俩,大嫂因为劳累患病耽误了治疗早已撒手人寰,弟媳已退休多年。</p> <p class="ql-block">这个我一直不清楚是以什么体裁采用见报的,这是到学校后的第一篇也是最后一篇作品(我姑且称它为作品)。因为要沉下心来教育教学,无法再分心,这一年结束了我当时酷爱多年的写作生涯。以后的写作就是专业的论文、案例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