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教学札记

云卷云舒

<p class="ql-block">  受命下乡送教,心里有太多忐忑。因时间紧迫,理清思路后便匆匆进行第一遍磨课。结果令我备受打击:生字词教学时间过长;在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环节,学生有点茫然,因此情感诵读不到位,PPT背景色调过于艳丽……在我们团队成员的建议下,针对问题修改后立刻换个班级进行第二遍磨课,课堂教学效果还不错,微调后就直接奔赴沙集送教一线。</p><p class="ql-block"> 古诗《清明》是晚唐诗人杜牧写的绝句。全诗在语言上浅白如话,没有用任何的典故,也找不到一个装饰的词,纯是白描,连语序、句子也好像极其平易,先写时令其后,次写人物心情,末两句则是行人与牧童的简单对话,平平常常的一首诗,好像并不是什么大手笔,却有着其它诗不能比及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 ”,课堂上尤其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王崧舟老师说,古诗教学诗性为重,意象为重,文化为重。薛法根老师说,古诗中蕴含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学语文就是学文化,学古诗就是和古人对话”,所以本节课不再如以往逐字逐句的解释,使一首诗被肢解得索然无味。 教学中注重诵读,注重深入理解意象,以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重。</p><p class="ql-block"> 我主要分四个板块进行:第一个板块是划分节奏,读出诗韵。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培养孩子的语感,读出古诗的韵味。第二个板块是想象画面,理解诗意,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雨纷纷”和“欲断魂”理解诗人的满腹愁绪和忧伤。第三个板块是体悟诗情,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搜集并积累有关清明的古诗,并学会唱古诗,让经典咏流传。</p><p class="ql-block">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总是有些遗憾,播放音频时,出了一点儿小故障,比预料的效果差了点儿。已学的电脑知识还解决不了这个小故障,真是悔恨自己知识还是少啊,应该多学一些。再如,学生在老师示范下,能读准节奏、停顿,但是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还不够。还有我感觉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没有预料的高,教学时,可能自己的激情还不够。<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课堂教学是缺憾的艺术, 学无止境再出发!</span>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古诗

教学

学生

为重

文化

理解

诵读

读出

清明

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