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每年四月,公主府的桃花最值得期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压抑了一冬的公主府公园仿佛披上了粉红色的新装,园中大片的桃树花蕾初绽,像新生的婴儿娇嫩绝艳,楚楚动人,整个公园内香气扑鼻,清新淡雅,满眼都是花海盛宴。北方花开的季节较晚,花期短,种类也少,较早盛开的桃花可谓独树一帜,每到这个时节,大量游人聚集到公主府公园,观景赏桃花,其乐融融。仔细看,不同类别的桃树开出的花竟然千差万别,深褐色或紫红色树干上挂着的花就有区别,花瓣的色泽大部分为粉红色,间有一枝或数枝花为白色或微带红丝,偶尔也会看到紫色的花。花瓣的样式有满圆形的、有椭圆形的、也有卵形的,不论哪一种都是饱满圆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桃花有极佳的观赏价值,《诗经·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起笔,将鲜艳美丽的桃花喻为青春靓丽的待嫁女子,把桃花的柔美娇容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千古佳品。桃花还有着美容养颜和药用价值,《名医别录》载:“桃化味苦、平、主除水气、利大小便,下三虫”。可见性味甘甜的桃花,有消食顺气,祛除积滞,化痰利便,减肥美容和护肤之功效,看来桃花从面子上到骨子里都是美的。</p><p class="ql-block"> 兴许桃花太过灼灼其华的缘故,总与悲喜的情缘紧密相连。唐朝诗人崔护进京赶考,邂逅了美丽的少女绛娘。第二年清明时节,他专程来到农舍寻找绛娘,提笔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千古绝句,而诗中的“人面桃花”不仅寓意少女的美丽的样子,更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经典意境,流传甚广。春秋时期的桃花夫人息妫被人们称誉春日绽放的桃花有多美,她就有多美的桃花女神,只是命运多舛的息夫人成为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唐代诗人王维以“莫以今时宠,忘却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的诗句道出了息妫的人生悲喜。</p> <p class="ql-block"> 原先,公主府并无桃树和桃花,《归绥道志》载“公主府建府时背山扼水,堪舆家谓丹凤来仪之象”。当时的公主府背依阴山、碧水环绕,府邸左右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在距府门百余丈处交汇,而今天这处园林即是两河交汇处的水草丰美之地。公主府公园原本是固伦恪靖公主府照壁向南的自然延伸的地方,那个时候,依着高高的红墙是连绵绿草和缤纷野花,蜿蜒而来的扎达盖河和红山口河静静流过,别具塞外风情。 </p><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后来,园中一座英雄纪念碑铭刻了一段悲壮的往事。1933年秋,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亲自指挥将华北第七军团怀柔战役抗日阵亡将士安葬于此,同时将该地辟为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建了庙宇式建筑风格的纪念堂,树抗日将士纪念碑,并请胡适撰写碑文,钱玄同丹青,垂为永久的纪念。后来,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和绥远省的合并,首府呼和浩特日渐发展,固伦恪靖公主府周边建起了学校、民宅和机关单位,铺了柏油马路,公主府和它自然延伸的公园北拦腰隔断,原来的整体成为各自别样的景致,现在的公主府公园占地约13.4公顷,为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文物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沧桑巨变的历史没有忘却为国捐躯的英魂,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四周栽植有多个品种的桃树,其中种植山桃主干树种367株,就是为了纪念367名阵亡的抗日英烈,一簇簇、一丛丛桃花掩映的纪念碑向世人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只可惜桃花的花期很短,每年只有20多日的开放期,之后便会逐渐凋零,即使尚有挂在枝头的花朵也会很快枯去,开着的落着的桃花,最终成为一季的美丽,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而四月桃花之后,点缀这个城市的还有红山口的杏花节即将启幕,将军衙署博物院的那些古的老丁香花早已暗香浮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