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各美其美,美人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美美与共,天下大同。</span></p><p class="ql-block"> 慕“和美课堂”之美名,在花开烂漫、柳絮飘飞的烟花三月,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湘东镇中心校教研员陈燕平的带领下,课题组负责人漆伟绵与8名语文教师怀揣着学习的渴望来到了美丽长沙赴“和美课堂”第十六届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之约。邂逅小语界名师大家,潜心修学,汲取精华,求同存异,成己之美。</p> 观“阅读”之美 <p class="ql-block"> 魏星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收放自如的课堂让人受益匪浅。讲授的《手指》整节课流程清晰,逻辑性极强。整节课都落实到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教学理念。设计的一些互动环节拉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评价语幽默独特可见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文学素养极高。(江口小学 刘琴)</p> <p class="ql-block"> 孙庆博老师执教的是统编版教材《陶罐和铁罐》。这节课,孙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标点符号和称呼读好陶罐与铁罐不同的语气,体会它们不同的性格。孙老师还和学生带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表演中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河洲小学 陈瑶)</p> <p class="ql-block"> 有幸听了罗才军老师执教的《两茎灯草》,受益匪浅。整堂课从“见文,见行,见性,见心,见本”五大环节展开教学。通过诵读、比较、体味等手段走进文本,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妙处,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和感悟形式上得到和谐发展。(湘东小学 张薇)</p> 赏“神话”之美 <p class="ql-block"> 下午聆听了蒋军晶老师上的《海的女儿》令我回味无穷。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蒋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孩子们和在场的老师印象深刻。师生互动流畅,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教与学氛围中蒋老师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切身体会了童话之奇妙,把一个令人神往的童话世界,一位善良美丽的人鱼公主缓缓地映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美建小学 周荣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品“古韵”之美 <p class="ql-block"> 听了孙双金老师的《芙蓉楼送辛渐》,我领略到了成熟的、成体系的讲解古诗文的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孙老师的课堂不仅仅是局限于一篇古诗的讲解,而是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欣赏古诗、热爱古诗的小种子,在时间的见证下,这颗小种子定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和平小学 张家凤)</p> <p class="ql-block"> 感谢“和美课堂”这一学习良机,我有幸在长沙市育英学校聆听了张学伟老师执教的《采薇》,收获颇多,同时也反思良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没能很好地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发展的时间过少,这很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变,多相信学生,多引导学生,带着孩子们去发现、去提升!(黄花小学 罗利萍)</p>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戴建荣老师执教的《池上》一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振,原来枯燥乏味呆板的古诗教学可以这么活泼有趣,自然清泉般流进学生的心窝,古诗的解读这么有声有色,让学生捕捉诗中的画,诗中的歌。(湘东小学 石艳)</p> 悟“寓言”之美 <p class="ql-block"> 何捷老师借着教授古代寓言《守株待兔》带孩子们构建寓言学习路径。整堂课何老师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引领着孩子们在古代寓言的世界里徜徉;利用以“读”为主,辅以“演”的教学设计,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明了故事,悟出道理。何老师的这堂课,如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若佳酿,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更如风向标,给我们教学寓言提供了方向。(河洲小学 黄小兰)</p> <p class="ql-block"> 听了赵志祥老师的《自相矛盾》,令我印象深刻。赵志祥老师的课堂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赵老师的教学机智也着实让人敬佩,充分体现了他丰厚的文化内涵,这样一个知识渊博又幽默风趣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喜爱,老师敬佩呢?(御泉湾小学 漆伟绵)</p> <p class="ql-block">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教育理念的多样性多元化,成就课堂的精彩纷呈。个性与统一,存异与和谐,刚柔疾徐,周疏抑扬,各种文化理念平等共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愿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关爱孩子的人,用爱心、诚心、耐心、匠心,创造出教育的纷繁春天。</p> <p class="ql-block">供稿:江西省基础课题《农村小学古诗文启蒙教育活动化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