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第一游~青州之行

乔淑红

<p class="ql-block">  在山东省潍坊青州市云门山顶背阴处有一是海内外罕见的巨大镌刻“寿”字,被誉为“云门献寿”。这个字结构严谨,端庄大方,座南朝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字就有2.3米。人攀其上,足蹬寸勾,上不着寸顶,所以青州人有“人无寸高”的俗语,人们常说“南佛北寿”,北寿就是青州的大寿字,这个字是取义给老人祝寿时的“寿比南山”的意境刻出。在青州至今流传着“雪蓑献寿戏衡王”的神奇故事。 </p><p class="ql-block"> 当年,青州衡王祝寿时曾发出告示,谁送给他的寿礼最值钱最名贵,就让他坐寿宴的首席首座.一时间青州文武百官,豪绅贵族,抬猪羊,携厚礼,争富比贵,蜂拥而至.但到了最后,却没有一人敢去首席就坐.</p><p class="ql-block">时近中午,寿宴马上就要开始了,所有人都注视着空着的首席首座,互相猜疑. 这时,只见从王府门外进来一人,是穷道士雪蓑.他进了王府之后,旁若无人,竟径直走向那宝座,安危而坐.百官惊愕不已,责问他献了何等宝物,敢如此傲慢?雪蓑微微一笑,让全体宾客都到院里观看云门山景.众人南望云门,只见在云门洞西侧的悬崖处,有一金光闪闪的大寿字凸起在峭壁之上,光芒直逼衡王府,众人都被这种神光仙迹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多时,衡王细看那字,却发现寿字下面的寸中缺少一点.衡王心急,不知道怎么办好.雪蓑笑着说,你们不辩贤能,那一点就随它去吧.衡王哀告再三,雪蓑这才要来两匹绸缎,让众百官一齐撩水磨墨,雪蓑把两匹绸缎郑作一团.向墨盘一抹,信手向南抛去,绸团凌空飞了五里.直朝大"寿"字而去,正好补上了那一点.随这这一点的形成 ,又是一阵强烈的金光闪耀,据说这道光向北照射到渤海之滨,因此,在青州城北便出现了寿光县.这雪蓑在寿宴上大吃大喝,出尽风头.衡王一面吃酒,一面盘算着雪蓑一共用了多少金子,才铸成这个大寿字,心中好不得意.筵席一散,便乘着酒兴,率百官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上了云门山.到寿字前一看,哪有半钱金子,况是用红泥糊在山崖上,外边贴了层麦秸皮儿!那闪闪的金光,都是太阳映着麦秸儿而发出来的.衡王这才知道被雪蓑戏弄,恼羞之余,却又舍不得这个大字,于是找来青州著名石匠,将寿字刻出,字是留住了,那金光却永远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个"寿"字,是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衡王府内掌司周全所献.我们端详这个"寿"字,字体挥洒俊逸,笔划圆润流畅,虽然是千凿百斧雕成,却不露分毫痕迹,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书法石刻艺术的瑰宝.从那时起,青州官民.朝野上下来云门山拜寿的人络绎不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青州当地有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四品书法之说.近年来,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p><p class="ql-block">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海拔421米。群峰突起,象座千仞高山。山顶上有石洞南北相通,远望象一方明镜高悬太空。每到夏秋时节,云门内云雾缭绕,缥缈绕如仙境,人称“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得名。山阳有隋唐时代造像5窟,石佛272尊,最早的雕刻于隋开皇年间。历代文人墨客,如欧阳修、富弼、王世贞、钟羽正等,给云门山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摩崖题刻。山阴摩崖镌有中国古代最大的摩崖汉字云门山“寿”了,是明嘉靖39年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献书,距今已400多年的历史。“寿比南山”一词即渊于此。“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下“寸”字就高2.3米,所以当地流传着“寿比南山、人无寸高”之说。</p><p class="ql-block"> 面对“寿”,还有一个启示:人无寸高,何许自大?!</p> <p class="ql-block">花雨落处是春泥,一年又一年,无论未来有多远,唯有爱,才能来日方长。把这浅浅的诗行和瞬间镶嵌在纯白的衣袂,回眸处,原色蝴蝶蹁跹…</p> <p class="ql-block">生活是一道彩虹,无比美丽!友谊是一座青山,永远长青!缘分是一座桥梁,相互珍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底是春天来了。所以,阳光总是带着些许温暖,风也不再那么刻薄,空气里多了亲和的味道,天地间已浸透出丝丝柔软的光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