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杨素珍</p><p class="ql-block">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辽宁老干部摄影协会会员</p> 作者:杨素珍 <p class="ql-block"> 1925年夏,广西农民运动的早期领导人韦拔群在毛泽东举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束后,回到家乡--广西东兰县武篆镇。9月,韦拔群创办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在这片红土地上,点燃了农民革命运动的熊熊烈火。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东兰县武篆镇东南四公里的拉甲山一个叫北帝岩的山洞内。1931年,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来到北帝岩,建议将北帝岩改称为列宁岩。</p><p class="ql-block"> 列宁岩宽64米,高43米,深137米,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洞内宽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纳两千多人。</p><p class="ql-block">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为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29年10月,在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领导下,韦拔群率领的农民革命武装赶到百色平马镇,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1978年,叶剑英亲手挥毫拨墨,为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题名。1995年12月,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人们纷纷慕名来到这里,在认真阅读这个沧桑古洞、细细品味这部不朽的革命史书中,更增添了一份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p><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9日,我们九组滇桂行摄影采风团到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我用境头记录了这一红色历史的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