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冯玉忠,1933年6月1日生于北京平谷县,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1950年入东北商专后并入辽宁大学,相继执教,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关西大学名誉博士。先是经济系,1964年调到中文系,先后任总支副书记、书记。1980年任日本研究所所长。1983年7月至1995年9月任辽宁大学校长12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我於1962年入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学习。1964年冯校长来系里当书记,就做为领队之一,与我们去开原、铁岭农村参加"社教”工作队,搞"四清"。两年后回校,"文革"来了。冯校长和当时一批党政干部一样,或靠边站,或挨批。又两年后,我们毕业离校。(按学制5年,我们是应67年毕业,因闹"文革“,1968年9月才离校)从上列比中可知,在校6年期间,我与冯校长没有正面接触,他是书记、领队等,我是系里的一名学生,多是敬仰在侧。但对他的一些"社教”讲话,"文革”被批等还是知道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b><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离开母校,走向社会后,我们时时关注着他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我们"老五届"的特殊经历,阶级斗争等极左运动和思潮,把我们师生和同学感情造成严重的撕裂和伤害。同学中的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地呼号尽最大努力,逐渐解决这个心结。随着政治大气候的转暖,我们67年级的同学於毕业后的20周年,即1987年举行了首次全年级大聚会。10年后的1997年第二次全年级大聚会。2001年67~1班同学在营口进行了一次聚会。2003年进行了第三次全年级大聚会。2008年、2012年67~1班同学各进行了一次聚会。2017年9月全年级同学在辽宁大学新校区进行了大聚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2017年中文系67届全年级大聚会时,冯校长激情讲话并带领大家振臂三呼"向上"“向善""向爱“的时刻,我们一起心潮澎湃,思想升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情通气和的老校长,我们愿在你的身旁话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师生围坐,互道肺腑之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这些都促使我逐渐关注冯校长的人生阅历,著述贡献和人格魅力。下面与学友分享我近年来收集积累的关于冯校长的音像资料和我的粗浅品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冯校长为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人民政府参事。兼任中国企业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辽宁中韩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辽宁省经济学会理事长,辽宁东北亚经济文化促进会理事长等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冯校长主要成就是:30多年来,植根于改革开放的沃土,潜心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中国市场经济鼓与呼,建树实践型的经济理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他发表论文《提高全民族的资产关切度》(获中国企业未来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观察形势与观察方法》《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学校》《产权制度的理论反思再论提高全民族的资产关切度》《南行忆语》《市场经济五大功能》《市场经济呼唤“大文化”》《经济转轨与文化转型》等180余篇,共300万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2017年冯校长在接受《商学院通讯》主编马鸿儒女士采访时阐述道:我对市场经济概括有五大方面。第一市场经济是便民经济,第二市场经济是群众性经济,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第四市场经济是高效率经济,第五市场经济是造就人才的伟大学校,这个是我八十年代一再强调的,市场经济的五大功能,所以我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比较早的。而且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穷人经济,这个是我独特的看法。市场经济第一为穷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第二为穷人选择职业提供了平台,第三更重要的是为穷人上升提交了出路。穷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升渠道比较畅通,这都是和计划经济相对的,所以市场经济五大功能是我们宣传的。所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魂就是市场,市场经济越发达,越充分,中国经济肯定是越繁荣,但必须是正常的,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所以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来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是在共产党掌权的国家第一次提出。所以今后中国没有更深奥的理论,没有更深奥的学问,我们就踏踏实实按市场规律办,这就是中国经济能够走向良性发展的魂。</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他出版著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讨》(获第二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获首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一等奖)《商品经济论文集》(主编)《日本经济法摡要》(主编)《厂长经营管理》(主编)《冯玉忠文集》《市场·体制与文化》《形势对话录》《我看韩国》《韩中中韩经济贸易辞典》(审定)等10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冯校长在高等学府工作,但他没有把自己关在幽静的书斋里,而是一有机会就投身到火热的改革实践中去汲取营养,并多与“布衣”往来,不少工人师傅、农民老伯、企业厂长、个体商贩都曾经叩过他家的门,品过他家的茶。……这是他多年来之所以研究硕果累累的源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冯校长是中国改开放经济发展的践行者,研究者,市场经济的建树者,守望者。他是构建来自实践的理论并实践着的理论家。他经济理论的生命在于社会和市场的实践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上图为1994年,冯校长在沈阳郊区考察生物化肥施用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中图为1998年,冯校长带领博士生在辽阳市佟二堡皮装市场考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下图为1992年,冯校长在海城考察私营企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上图为1991年在海参崴,冯校长与岀席亚太地区大学校长会议部分代表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中图为1993年,冯校长与企业家赵希友、作家蒋子龙畅谈经济与文化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为2001年,冯校长在营口考察工业。</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上图为1994年,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问辽大韩国学系赠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中图为2002年,与韩国前总理李贤宰博士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为2002年,拜会韩国著名学者、高丽大学前校长金俊烨先生(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上图为1983年,冯校长与日本九州大学学生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中图为1995年,在朝鲜板门店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下图为2001年,在韩国檀周三大学演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他的经济学理论学术影响深远广泛。他的专著和论文分别在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翻译出版。鉴于其在学术界的影响,1989年他被录入《当代中国经济学家》一书,1992年入选《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家传》。1988年,美国把他列为知名人士,收录《国际荣誉书》、同年英国将他载入《远东和澳大利西亚名人录》。1995年被美国传记研究院推举为“本年度名人”,并被聘为该院顾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上图为1994年,冯校长在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下图为1998年,冯校长与韩国前总理、韩国学术研究院院长李贤宰博士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上图为1986年,沈阳军区李德生司令员来校商谈军地两用人才培养。</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中图为1984年,与美国南伊里诺大学校长索密特签署校际合作协议书。</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为1986年,接待美国印第安大学校长。</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和他经济理论、治校理念"接地气"一样,他和师生们是友爱情深的佳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老校长寄语:二十年前我曾提出要弘扬三民文化,即尊民,亲民,护民。爱民,是居高临下的,爱民如子嘛,尊民则不同,是平等的。这是现代文明。我们应该提倡官尊民民爱官。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是不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8年辽宁大学一成立,王建中老师就在中文系任教。曾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后提升为辽宁大学校长的冯玉忠教授与建中共事多年,可以说对建中老师知之甚深。他在《谦恭儒雅心地善》一文中对建中老师的人品做出了客观评价。他回顾说:“我与王建中教授相识始于1964年。那是中国大陆饱受极‘左’灾害的年代。那个年代,做人难,做知识分子更难。难就难在政治运动多,一个接着一个。”他说:“在那恐怖的政治生态中,建中教授给我的印象是什么呢?我的第一印象是,他温和。政治运动讲斗争,斗争讲‘火力’。但我从没有见过建中的‘火力’。”“随着运动的强化,‘揭批斗’的温度上升,我的印象是,他善良。政治运动讲狠斗狠批。要害在‘狠’。…不是有一条著名语录曰‘与人斗其乐无穷’吗?建中教授恰恰缺失这种狠劲儿和‘乐趣’。在那恐怖的政治生态中,建中始终表现出温情、和善的风格和品格。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呀!我对建中教授第二个印象是他谦恭。凡是接触过建中教授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深感建中为人处事、学术研究,非常谦虚、诚恳,总是彬彬有礼。在他身上能够看到中华优良传统温良恭俭让的影响犹存。这种人格气质在他这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中,也是不多见的,从而受到师生们的赞扬。”</span></p> <p class="ql-block">中文系俞智先老师(60届中文系校友)在他撰写的《难忘的校园生活 永久的生命记忆》长文中,专列《我的挚友冯玉忠》一章。他写道:最不愿意让我离开学校的是当时的中文系总支书记冯玉忠。我离开学校这些年,同我联系最多的是冯玉忠。即使是他当了校长仍然如此。有时他到外面同企业家们开会也会带着我去。我的发妻病故了,他打电话来说:“我这个人不会劝人,明天我要去海城参加一个招商活动,你跟我去散散心吧!”我去了,从去到回,他对我爱人亡故的事只字不提,就是让我从痛苦的思念中转移出来。我们就是这样交情!最值得一提的还有1974年他让我领学生下到昭达盟乌丹沈阳医学院的六二六医院体验生活,写一部批判“城市老爷医院”,颂扬工人阶级的话剧《占领颂》。几经折腾,剧没拍成,大批判却跟上来了。了解 内情的冯玉忠关切地私下对我说:“团长!”——这是他给我起的专用外号。—— “别等着,你得找个机会把情况对老师们说一说。”我按他说的办了,求得了大家的谅解。而另一个作者沈阳医学院的刘思诚,原本听到长影要让戏里的党委书记赶走工宣队的时候,马上跳起来说:“这是瞎编!谁有胆子赶工宣队?全省就没有一个!”可是医学院却为他成立了一个“专案组”。而不计后果尽力保护我的冯玉忠,当时得有多大的勇气!1986年我写了部电视剧,后又改编成话剧《银行家》。剧本还在唯一的中央电视刊物上发表了,我自己很有成就感。可是他看了之后,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你这个银行家,还是行政官员,没有服务意识!经济改革不是这个样子的。你预备点酒吧,我要跟你作一次长谈。”果真,周六下午他来了,一直谈到晚饭,喝过酒之后还谈到十来点钟,第二天周日,又同我谈了一整天。从投机倒把不是罪到刑满了就不能叫刑满释放犯;工人的依赖大锅饭到企业领导有钱买棺材不肯花钱买药;从股份制到破产法;从三年人为灾害到向农民退让…对我这个学文学的人来说,这些确实起到了震耳发聩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著名剧作家喻智先老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照片为母校 辽大60 华诞时,冯玉忠校长与中文系67届朱希昌同学在庆典招待会上亲切交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朱希昌同学撰文《恩师一言 惠泽一生——回顾冯玉忠先生对我的教诲》,他写道:1965年,根据上级的要求,学校派出师生工作队进驻铁岭县大青公社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简称“社教”)。当年冯玉忠老师是工作队领导之一,我被分配到公社武装部,负责公社的民兵工作。在这段日子里,我和包括冯老师在内的带队教师,同住一铺大炕,同吃一锅饭,我们间形成了在校时没有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根据学校工作队和铁岭县武装部的要求,我们民兵小分队要为大青公社几千名社员做军事表演,受到广泛好评。晚上开饭时,冯老师对我说:“朱希昌,你这个队长当得好,表演很成功,千万不要骄傲,要给大青公社带出一个民兵小分队来……。”他的这些话,顿时让我感到亲切、温暖并产生一股新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7年“文革”中“左”的思潮向学校袭来,在学生中非理性的行为时有发生。一天下午,冯老师到哲经楼来找我,说是向我索要一枚“纪念章”,陪他来的还有一位哲经系王老师,我把珍藏的“纪念章”全都拿出来,让他任意挑选, 他选中了一枚,良久未语。在我不知所措时,他突 然小声对我说:“朱希昌,凡事要多思考,千万不 能过激……”我当时没有立即回应,但注意到了他 眼神中的那份期待,脸上也现出严肃和紧张的表情。 当我目送冯老师走远的时候,心里便想:冯老师的话, 为什么和老父亲几次来信说的如此的相似?此时此景他讲的这番话,该付出多大的爱心,要冒着多大的风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斗转星移,中华巨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些六十年代的毕业生,开始云集母校,拜师访友,分享母校改革与发展的成果。1998年,我作为当年的中文67(1)班的班长,中文系第九届学生会副主席被选为母校锦州校友会秘书长后,来母校开会或组织班级同学集会的机会多了起来,和冯老师的接触自然也多了起来。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母校六十华诞庆典了,我和冯老师在辽宁大厦庆典招待会上再次相聚,他把一部《一位大学校长的足迹》文集亲手赠给我。我从1969年参加工作以来,在锦州教育战线 打拼四十余年(包括民办教育十年),应当说是在践行母校“明德、精学、笃行、致强”校训中度过的,把冯先生许多教诲和著作中一些观点,作为名师名言来指导我的人生的。我没有辜负冯先生的期望,变换了多个岗位和角色,我一直坚守我的人生哲学“以德为上,以善为本”,对事业尽心尽力,对人如亲如友,对过往持包容态度,特别是在我担任辽宁工学院纪委副书记一职以后,努力抵制各种涣散和腐败之风,在执规执纪方面,努力做到:掌握政策,勇于对组织、对人和对历史负责。我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和上级的认可,1999年被省教委授予“辽宁高校优秀纪检干部”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上据朱希昌原文缩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文系67届陈文清同学在他的文集《寻味昨天》“师情润无声"一文深情回顾师长情深的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大学的岁月里,为使我们学子更加健康全面成长,除了求知治学 外,还有多位老师为我们思想政治上取得更大进步,不知付出了多少心 力。我于1964年底在开原县搞农村“社教”时,刚及而立之年的哲经系讲师冯玉忠老师, 似乎已是学校党委作为年轻接班人培养的一颗政治新星。果然不久就得知 冯玉忠老师来我们中文系当党总支副书记,随之担任我们系师生所在的铁 岭县大青公社社教工作队副队长,当时我在该公社下属的蔡家坝生产大队 搞社教,于是,也就有了我与冯老师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并亲耳聆听其教育指导之机。 那时在搞农村社教的验收标准中,规定了一条是否把当地的生产搞上 去了,为此,工作组让我协助大队抓生产。我在走访大小队干部和社员群 众后,决定在冬闲之季利用当地的苇塘资源,发动全体社员开展编制苇席 的副业生产,以增加社员的收入。在一个贫困落后的生产大队,真把这项 副业生产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了。于是,成了典型,被约到铁岭地区社教工作团写简报 ,又去出席大青公社工作队“活学活用”的讲用会。在审阅讲用会发言 稿时,冯玉忠老师以社教工作队副队长的身份接见了我。他开门见山地鼓励我说,你讲的事很 好,但需要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他把事先找到的一条“要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毛主席的话念给我听,让我以此为指导学用结合。当时我真的对冯玉忠老师能够如此深入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发自心底地由衷敬佩。可以说,在冯玉忠老师指导下,我人生历程中有了顺应社会潮流奋勉进取的首发式,也可能是由于首发式初告成功的原因之一吧,不久我就被吸纳为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选自陈文清文集《寻味昨天》“师情润无声"一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冯校长先后於2011、2016年参加了陈文清同学的两部著作《游走抒怀》《寻味昨天》的研讨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寻味昨天》的研讨会上,老校长冯玉忠发言说,文清是辽大诸多优秀 学生之一。文如其人。他的散文折射出他的品德、品格和人品, 也吻合了五十年前留给我的记忆:正义,正气,正派。 人性, 人情,人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文系67届孙荣春同学在50年后生动记述了冯校长的一次演讲和年深日久的情谊。他说,辽宁大学原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冯玉忠先生,既是我的导师 也是我的恩师。他敏捷的思维、理论的前瞻与透彻、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理论的 勇气和追求,都使我十分敬仰。特别是他那精彩的演讲,每每使听者受到心灵上 的震憾,场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最初听到他的演讲是在大学时代的“社教”运 动中。冯队长坐在麦克风前,我们坐在他的后面,这就是中心会场了。他声情并茂地表达,对问题鞭辟入理地分析,对政策的解读以及“接地气”“带体温”的典型事例,深深感染着干部群众和工作队员。这哪里还是讲话,简直就是精辟地演讲。每当这个时候,我便想起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那令人震憾演讲的情景。从冯队长的精彩演讲里,我开始萌发了对理论的兴趣;开始懂得理论的逻辑思维;开始注意学习讲话的言简意赅;开始明白只有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这一切,对我日后的工作及讲话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从这开始,我与冯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摘自孙荣春文集《文心剑胆》"冯队长的精彩演讲"一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孙荣春同学岀版专著《文心剑胆》,冯校长赶赴营口"亲和源“参加作品研讨会。冯玉忠校长在热烈的掌声中,缓缓站起并前微躬身示礼,学者的儒雅和风度,画龙点睛的点评,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孙荣春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我时任该系总支副书记。 在师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他曾在我身边作为临时秘书,朝夕相处。这是我们师生 之间一段难得的人生机缘。零距离的相处,他给了我一种十分强烈的印像,他沉 稳持重,老实厚道,他学习刻苦、勤于思考。在那猖狂的年代,特别是在灾难性 的文革期间,他的做人本质、他的行事准则、他的道德风尚,统统受到了严格的 考验。大学毕业后,近半 个世纪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守着他那人生的准则,并在观念上不断升华,颇多 创造。 文如其人。《文心剑胆》中的诸多文字,纪录了他的思路历程,这是他的心 灵写照,是他求真务实、坚持真理,敢讲真话而直言不讳的真实纪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2年中文系77级毕业30周年聚会时,冯校长发表了题为《向"一百单八将”致意》的感言,他说:我要提起一位尊敬的辅导员赵乐群老师。他与108位同学“相识、相知、相处、相融,而且历经三十年的岁月洗礼。”“师生情谊中更多了一些兄弟、姐妹、朋友的分量和缘分”,“这是我人生的财富、人生的乐趣、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基石"。他与108位同学朝夕相处,“同步成长”。他,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他最突出的“品格”是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学生!他赢得了一百单八将的敬重。在我所见过的辅导员中,他是与学生关系最密切、友谊最持久感情最深厚的辅导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2015年5月11日陈文清和我去拜访冯玉忠校长。9点半冯校长在家小区门口迎我们。冯校长身着红黑格子衫,脸色红润。我们在他跃层处落坐,校长沏了红茶。我把艾荫范老师的两本新书和一封信先交给冯校长。文清把前几天去阜新见到艾老师的情景做了转述。大家还谈到景霞老师,雅文老师等。冯校长几乎和他们都是同龄人,当年因户口等政策问题未能留在辽大而遗憾。同时,也为他们本身的人格与学养,在阜新盘锦等地为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感到欣慰。文清把自己的新著《记忆流怀》敬赠给校长。校长十分高兴。大家又谈起中文系,谈起六七届的师生,冯校长还谈起前几天去辽阳与林正义相见一席谈:中文系师生出类拔者众,主要是师品的力量。有多位 老师虽已作古,但在我们心中音容笑貌犹存,博大的胸怀,精湛的学养永益于我辈。当我问到校长现在写点什么时,他回忆起来说,我十七岁入东北商专,经历了十三次各种政治运动,有许多东西沉淀和反思,还显不够。但他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做伤人的人和事”。说着,他把一本《冯玉忠文集‖市场.体制与文化》赠给我俩做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5年8月,冯校长岀席历史系90级毕业20周年庆典。张荦清校友撰文《追忆青春 恋曲永续》,她特别感谢两个人。一是导员冯季昌教授。 那时我们毕竟是青春懵懂的年轻人,难免要犯错误。如果学生处要是想处分他的学生,那他可不干, 他会找到学生处长,和人家叫嚣:小样儿,你要是 敢处分我的学生,我和你拼命——我先把你处理了。 咱也不知道他拿什么和人家拼命,反正他的学生就 是不能背个处分毕业,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冯教授最朴素的想法。事后回来他可以把犯错的学生拎过来,真是毫不留情地批评,那叫一个严,有时还会"武力"解决,不把你损得心服口服是绝不罢休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拥有这样的导员是多么地幸运,他不允许他的学生在档案中有任何污点,其实这不是对我们的溺爱,不是无原则的爱,而是对我们脆弱的人生起点做了一个最珍贵的保护。冯老师,谢谢您!另一位是冯校长:当八十岁高龄的老校长出现在 礼堂舞台上时,台下掌声雷动,当老校长用哽咽的声音说“同学们,我想你们了”,我们的眼框都湿润了。母校在这位老校长先进的理念带领下,一步步走向现代大学之路,跻身于国内“211工程”建设大学之林。这是我们身为母校学子的骄傲。老校长虽然八十有余,但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中气十足。他从一首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悟出了六个字,作为此次庆典送给我们的礼物:尊权、守信、尚礼。这是我们目前最缺失的品德。我们祝愿我们的老校长身体健康,长寿延绵。她的记述生动地展示了辽大的政治人文生态和情生情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冯校长的社会职务比较多。他还是我们辽宁省老教授协会人文社科委员会的名誉会长之一。他常常准时到会,并发表言简意赅的讲话。他热爱、赞评这个团体,倾情与教授、专家、学者们在一起,有说不尽的话题。他说:我们这个人文社科老教授协会,是一个最纯正、最勤奋、最积极、最埋头研究的群体。这个群体是专家、学者、教授组成,基本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我内心敬佩。对各位从思维到行为,从信仰到语言,研讨传统文化没有漂亮的口号,没有套话,做真实的研讨。各位先生的作品,有的是求实精神。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是真实。昨天的真实,前天的真实,今天的真实。有了真实,你才有信仰,你才接地气,你才有希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上图为冯校长接受人文社科委员会的聘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图为参加人文社科委员会刘守义先生散文集《岁月如歌》研讨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图为冯校长参加人文社科委员会第二届优秀作品颁奖会,做即席演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2018年9月冯校长参观辽大校史馆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现任校长潘一山陪同老校长冯玉忠、刘志超等参观校史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为辽大校友会《学缘》杂志题写贺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冯校长和辽宁大学校友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徐振利老师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2020年1月参加沈阳校友会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献给冯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师生阔别数十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音容笑貌仍未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把酒当歌意如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韶华逝去情意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羡世外不羡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弦歌雅意入梦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中文系87届刘士彤校友</b></p> <h1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冯玉忠校长在辽大大连校友首届新年联欢晚会上的讲话实录:刚才峻岭说辽大的历史68年了。辽大史要是算68年,我在辽大就66年了(掌声)。我1950年就考入这个学校,那个时候不叫辽大,是它的前身。1950年在这上学,毕业就留校了,我没有调转过工作。对于辽大历史我比较清楚。辽大的历史如果今天不给你们讲,是我没有尽到责任。我应该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辽大历史。辽大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掌声,笑声[发呆]!?)13次运动啊,从1950年到1976年13次运动。84年落实政策的时候,3000多人哪!周传儒教授,历史系的周传儒教授,是王国维、梁启超的弟子。1918年北师大毕业,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辑,不满足,又读了清华大学研究院,然后回北师大任教。1931年以全国第一名考取官费留学,入英国剑桥大学,专攻世界史和近代外交史,1936年获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辽大有没有大师?周传儒这样一个人算不算有大学问的?他是中国史学会理事,也是英国史学会理事。他能不能成为与他老师王国维比肩的大师?不能了。因为他在辽大,他经历了那13次政治运动。别提做学问,是做人都有没有资格的问题啊!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被双开除。老年人,老头儿啊,到垃圾箱捡吃的。我想到这儿说到这儿,你们在座儿的都是幸福的一代啊,你们没有经历过啊。今天说这些你们很难想象。</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冯玉忠校长继续讲着,所以啊,今天这个节目,整个的情绪,充分体现了我们辽大新时期的精神。新时期是从80年代开始,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特别是80年代,特别是88级的同学(掌声,欢呼声)!我讲这个88现象,什么精神?我给概括的就是三向精神。三向,一是向上,积极进取,二是向善,三是向爱(掌声,欢呼声)。向上,向善,向爱!(掌声)我可以说,这就是我们辽大的精神(掌声)。我提议,祝我们大连的辽大校友们继续弘扬三向精神(掌声)我们一起说一下这三向。(喝彩)老夫祝大连的辽大校友们继续天天向上!(全体同学呼应:向上!向上!向上!)天天向善!(全体同学呼应:向善!向善!向善!)天天向爱!(全体同学呼应:向爱!向爱!向爱!掌声雷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谢谢各位!(掌声,欢呼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致敬!向我们的老校长冯玉忠先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 中文系89级校友 诗人李大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心里始终有一堵墙,二十五年了,它让我在不安中不忍怀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曾热血沸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曾胸怀非凡的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曾在校园的夜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点燃一支支烛光,祭奠诗人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星空里还有岁月的馨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永远的八十年代,那个穿牛仔裤的少年,与您在落叶缤纷的阶梯教室,探讨中国的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个秋天天空澄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个季节诗意纷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您静静的注视如隔夜的灯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您缓缓的话语如晨曦的曙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是一个符号和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而是一个温暖的称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所有辽大的学子都是您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在你包容的目光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去坚守心底的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心中没有围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走路一路飒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自由与质疑,向来在思索里绽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为我是一个校园诗人而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为和校长的一次相遇而欢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仰望,让人心生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望,让我满眼泪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诗人最终没有把神圣的分行文字,一直写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年在鲁迅像下,那对未来深情的眺望,也变得黯然神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十五年了,不敢去远望心中的校园,不敢把那些如诗般的日子,在放到眼前打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知道,那个时代已成为绝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知道,你伟大的身影,已成为我心灵的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大学,已经被功利和浮躁湮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诗歌,已没有了骨头和脊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校长,在您八十三岁的时节,与您相聚于沈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不得不把时光拉远,再拉近到您的身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切都不可复制,你的犀利和宽容却一如既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您就是学生心底的辽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您就是理想和自由主义精神的回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是八十年代的辽大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是冯校长和我们共同的美好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也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校长老师,您以水滴石穿的努力奉献给我们浩瀚大海的恩泽;您如严父般纠正我们的放纵随意,如慈母般呵护我们的人生轨迹。您是出色的工匠,不仅教授我们知识,更雕刻我们的品格。因为有了您,我们成了各行各业的合格者;因为有了您,我们方能在这万花筒般的世界得以自立。您请看,今天,我们之中有许多同学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风流倜傥,有许多同学以您言传身教之贵重人品在各行各业的社会洪流中纵横捭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校长老师永远是我们最崇敬的人,最可爱的人,我们永远的恩人!校长老师,我们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老师的教导,受益一生;老师的爱,感动一生。谢谢您,校长老师。无论我们是挺拔的大树还是低矮的灌木,都将以生命的翠绿为的您祝福!祝我们的恩厚师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选编自75年外语系俄语专业毕业生江晓洪的《恩师赋》(刋于辽大校友会《学缘》杂志2015年N0.47)</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位大学校长的足迹——祝贺冯玉忠校长从教五十周年华诞七十周年文集》(顾奎相和赵德志主编)前言中这样表述:“冯玉忠有自己的思想。他于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变革,都有源于独自思考的理论洞见;冯玉忠有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理性的、反思的、批判的,他以理性的态度认识历史,以反思的方式检视理论,以批判的精神看待现实;冯玉忠有自己的风骨。他出身于平民家庭,做一介平民是他的人生态度,为平民呐喊是他为自己设定的天职,与平民交往是他最大的社交爱好。缘于这样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使冯玉忠所言所行远远超越辽宁大学校园而影响到全社会,成为一位公众瞩目的人物,成为广受尊敬和爱戴的‘冯校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冯校长,一位有魄力的领导者,一位有前瞻力、谦虚而理性的学者,一位有思想、负责任的理论工作者,一位真挚的朋友,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天天向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天天向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天天向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照片上书法作品为画家宋雨桂先生惠赠。题词为:大潮无音。冯公大学者一笑。玉忠道师,根苦苗青,箸论言真。为民呐喊,捨命无畏,见证历史。大潮撼世,無声胜有声。敬服。雨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潮无音”是校长和宋雨桂一次谈话时,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启发,两人发明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也是宋雨桂写的比较少但价值比较高的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宋雨桂用这四个字形容校长的思想,寓意着校长的思想并不像惊雷那么震耳,而是更低频,可以震撼到身体震撼到心灵。(低频的能量感远超过中高频,人耳只能听到20Hz的低频,低于此的,虽然听不到但身体能感觉到,这就是大音希声的物理学解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宋雨桂写过几次这个字,借校长的光也送了我一幅,但校长的和其他的不同,里面加了很多宋对校长的赞美的内容,同时落款“雨桂”二字也比较特殊。这也是区别宋作品价值的一个小窍门,他的落款有三种写法,代表了他三种作品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摘自校友大剑师2021年11月8日在微信里发的帖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2021年大年初三(2月14日),伦礼同学去冯校长家拜年 。冯校长请伦礼同学给大家带为问好,拜年!冯校长今年八十九岁了,身体尚健,现每天在室内还走六千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聆听冯校长暖心的新春祝福,激励自己继续践行向上向善向爱的新动力,让冯校长倡行的辽大精神发新蕊出新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冯玉忠——辽大永远的老校长。</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辽宁高端人物访谈——冯玉忠(上、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前后一个月时间我编写完本篇。通过用心写作,品赏冯校长的业绩、品格和人生故事。毫不夸张地说:我好像也可能当个好校長啦!但是,这个重要吗?我的回答是,重要的是像冯校长那样为人做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天天向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天天向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天天向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i>2021年3月29日拜访冯校长,拍摄于校长家客厅。</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编辑撰文:赵澄江,网络昵称静如练。1943年生于辽宁锦州,1967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原社长,编审职称,专著有《现代教育时态与走向》《余霞散成绮》等。同时也写了一批生活情趣,同事同窗情缘和文友雅汇的习作文章。现为辽宁省老教授协会人文社科委员会顾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2021.3.25 於沈阳 成绮书屋</b></p>